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杰

作品数:23 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油层
  • 10篇盆地
  • 10篇成藏
  • 9篇松辽盆地
  • 6篇松辽盆地北部
  • 6篇扶余油层
  • 6篇北部
  • 5篇扶杨油层
  • 4篇油田
  • 4篇圈闭
  • 4篇主控因素
  • 4篇勘探
  • 3篇油气
  • 3篇油气成藏
  • 3篇勘探潜力
  • 2篇地质
  • 2篇压裂
  • 2篇岩性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北地质研究...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23篇杨庆杰
  • 10篇林景晔
  • 5篇张革
  • 2篇黄勇
  • 2篇夏丹
  • 2篇徐立恒
  • 2篇杨会东
  • 2篇尹大庆
  • 2篇李君文
  • 2篇张顺
  • 2篇夏丹
  • 1篇李艳春
  • 1篇孙先达
  • 1篇张庆石
  • 1篇韩维哲
  • 1篇孙国昕
  • 1篇张恒发
  • 1篇刘立
  • 1篇梁江平
  • 1篇蔡东梅

传媒

  • 8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第二届非常规...
  • 1篇2011改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扶余油层源下致密油富集模式及主控因素
2024年
基于地球化学、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地质特征、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泉头组上覆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环凹鼻状构造发育,沉积砂体大面积连续分布,储层整体致密;②优质烃源岩、储层、断裂、超压和构造等多要素配置联合控制扶余油层致密油富集。源储匹配关系控制致密油分布格局;源储压差为致密油富集提供充注动力;断砂输导体系决定油气运移和富集;正向构造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场所,断垒带是向斜区致密油勘探重点突破区带;③基于源储关系、输导方式、富集动力等要素建立扶余油层致密油3种富集模式,一是源储对接油气垂向或侧向直排式:“源储紧邻、超压驱动、油气垂向倒灌或源储侧向对接运聚”;二是源储分离断裂输导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油气通过断层向下运移到砂体富集”;三是源储分离断砂匹配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砂体调整、油气下排后通过砂体侧向运移富集”;④油源条件、充注动力、断裂分布、砂体以及储层物性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扶余油层致密油的差异富集,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具有较好富集条件,勘探程度低,是未来致密油探索重要新区带。
王小军王小军李军辉白雪峰王贵文李军辉金之钧王贵文杨庆杰李杰郑强蔡俣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扶余油层主控因素
小孔剩余油理论及提高注水开发采收率方法
注水开发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整体高度分散,除了赋存在注入水冲刷过孔道中,还有相当数量赋在注入水没有冲刷的小孔隙中,即小孔剩余油.为了将其经济有效开采出来,可以先期通过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等水动力学方法,或热采、气驱,最...
林景晔杨庆杰夏丹
关键词: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原油采收率
文献传递
反演约束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以大庆长垣陆相油田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陆相油田沉积横向变化快、砂体规模小、剩余油分布零散难题,采用地震反演约束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实现砂体空间三维精准表征,指导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具体步骤为:首先,建立了河流—三角洲相的3种分流河道砂体、2种非河道砂体平面组合模式的“训练图像”;其次,明确了不同沉积微相的纵波阻抗特征,即纵波阻抗低值反映了河道砂体,高值反映了河间泥,而河间砂的纵波阻抗值介于河道砂体和河间泥之间,并采用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得到了纵波阻抗数据体;最后,利用训练图像替代变差函数进行模式引导,以纵波阻抗反演数据体控制井间趋势,实现多点地质统计学沉积微相精细建模。结果显示: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与常规建模方法相比)能够清晰地描述河道的几何形态、宽度及砂体接触关系,砂体间连通关系更明确、无效网格更少,河道砂体平均预测精度由79.6%提高至86.1%;基于建模结果,确定了研究区剩余油潜力部位,指导挖潜措施显现较好效果。因此,地震反演约束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能够满足陆相油田储层精细描述及剩余油精准挖潜需求。
黄勇徐立恒杨会东何秋丽何宇航杨庆杰
关键词:多点地质统计学地震反演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4
2014年
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其资源潜力大,扶余油层是下步重点勘探层位.依据烃源岩、运移通道和圈闭以及相互匹配关系,对扶余油层油藏进行精细评价.研究认为:长垣扶余油层三级构造对油气运聚具有诱导作用,北西向断裂带控制油气富集,河道砂体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储层,油气富集受油源、构造、断裂、河道砂体等要素的匹配关系控制;青一段油气通过输导断层下排至扶余油层,在势能和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北西向张性断裂与河道砂体组成的复合输导系统进行侧向运移,并在侧向运移过程中遇到油气圈闭聚集成藏;依据各油气圈闭的富集程度,将长垣扶余油层划分为4类勘探潜力区块。
张革杨庆杰戴国威梁晓东王始波李杰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成藏体系勘探潜力
大庆长垣扶杨油层试油产能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在高台子、杏树岗、太东及葡萄花地区的局部井区提交了石油探明和控制储量约1×10^8t,但总体认识和勘探程度仍然较低。该区现有探井253口,通过增产改造,有52口井获工业油流。由于受增产改造、试油工艺及施工条件的影响,还有201口井未试油或已试油未获工业油流。建立一套试油产能预测方法,针对目前还未达到工业油流的井进行试油产油能力的预测,提出有潜力井的增产和试油建议使其达到工业油流,对合理圈定含油面积及探井部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试油产能流体的弹性能流动特点,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水力压裂后试油产能预测方法——比尔-麦圭尔法,并对老井进行复查,认为杏树岗-高台子地区有5口井重新试油可望达到工业油流。
夏丹杨庆杰吴海波林景晔尹大庆
关键词:扶杨油层
页岩气成藏与纳米油气基本理论问题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深入认识页岩气形成过程及纳米油气资源,通过对页岩气藏成藏机理及水力压裂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无形圈闭的概念。页岩气最有利的聚集部位是无形圈闭,它的形成与构造应力、区域构造背景及岩石性质密切相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页岩层及低渗透砂岩层未发生明显形变,仅在岩层内部产生破裂,形成构造裂缝,其中张开度在微米级以上且相互连通的裂缝和孔隙可作为储集空间形成油气藏。页岩气藏是浮力在微米级以上孔隙中作用的结果,纳米孔隙不连通,不能聚集成藏,并且无法压裂改造。非常规油气藏的聚集原理与常规油气藏相同,油气在储层孔隙中聚集的动力都是流体密度差产生的浮力。
杨庆杰张恒发张革林景晔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水力压裂
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泉头组三、四段浅水三角洲体系发育特征
杨庆杰张顺王涛
关键词:松辽盆地岩性圈闭
页岩气成藏与纳米油气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为了深入认识页岩气形成过程及纳米油气资源,通过对页岩气藏形藏机理及水力压裂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无形圈闭的概念。页岩气最有利的聚集部位是无形圈闭,它的形成与构造应力、区域构造背景及岩石性质密切相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页岩层...
林景晔杨庆杰张革夏丹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水力压裂
对成藏期定量分析中自生矿物定年的探讨被引量:10
2005年
简要介绍了传统的主要成藏期分析方法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定量成藏期分析新方法。结合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及周边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实例,详细分析了自生矿物定年基本原理,指出了自生伊利石的同位素年龄仅能代表烃类大量充填储层的时间,有时可代表储层最早形成油气藏的时间,它并不代表保存到现今的油气藏的形成时间。一般来讲,储层最早形成的油气藏与保存到现今的油气藏在时间上是有区别的,研究保存到现今的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对勘探找油的意义更大。提出了在成藏期定量分析中,包括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等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都不具有“指纹”效应。油气成藏期研究应该是地球化学技术与地质背景相结合,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成果。
林景晔杨庆杰尹大庆陈萍
关键词:成藏年代自生伊利石
油层最小含油喉道半径确定方法及应用——以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由于工程条件及施工费用等因素,最准确求取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油基泥浆或密闭取心方法不能普遍使用,一般采用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方法间接确定,而最小含油喉道半径是间接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关键参数。所以,确定砂岩油藏的储层最小喉道半径对于间接计算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认识油藏的油水分布及评价油藏和研究成藏动力等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采用实际密闭取心样品分析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资料,反求最小含油喉道半径的方法,其可靠性、实用性要好于其他方法。指出了过去用毛管压力曲线间接求取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3种常用方法存在的不足。计算了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最小含油喉道半径主要在0.11~0.21μm。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对储层孔隙中原油形态观察,提供了最小含油喉道的直接证据,最后利用最小含油喉道半径研究了成藏动力。
杨庆杰林景晔孙先达王飞宇夏丹
关键词:松辽盆地扶杨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