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占苗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甘薯
  • 7篇紫色
  • 7篇紫色甘薯
  • 5篇色素
  • 2篇冻干
  • 2篇真空冷冻
  • 2篇真空冷冻干燥
  • 2篇色卡
  • 2篇脱毒
  • 2篇凝固剂
  • 2篇品系
  • 2篇清液
  • 2篇着色
  • 2篇着色效果
  • 2篇紫心甘薯
  • 2篇微胶囊
  • 2篇滤液
  • 2篇囊壁
  • 2篇茎尖
  • 2篇茎尖培养

机构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蚌埠学院

作者

  • 9篇杨占苗
  • 8篇高峰
  • 5篇郭威
  • 4篇郑明珠
  • 3篇杨贤松
  • 2篇房伯平
  • 2篇王永娜
  • 2篇肖娟
  • 2篇任凤仪
  • 2篇陆续
  • 2篇陈景益
  • 2篇张兴春
  • 2篇李婉玲
  • 2篇郭炜绵

传媒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全国“植物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紫心甘薯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心甘薯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紫心甘薯色素作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明胶作为壁材,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2.0~4.0的缓冲体系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凝固剂氯化钙中,经固化、过滤和干燥处理后制备而得。...
高峰郭炜绵郑明珠郭威杨占苗
一种紫心甘薯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心甘薯色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紫心甘薯色素作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明胶作为壁材,将芯材和壁材在pH值2.0~4.0的缓冲体系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凝固剂氯化钙中,经固化、过滤和干燥处理后制备而得。...
高峰郭炜绵郑明珠郭威杨占苗
文献传递
检测紫色甘薯花青素相对含量的色卡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检测紫色甘薯花青素相对含量的色卡。包括有8张色卡,每张色卡上标有若干行及若干列呈矩阵式分布的正方形或等圆形色块,其深浅程度逐次递减,每个色块中央均含有一个小孔。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对不同紫色甘薯品种或品系花青...
高峰郭威杨占苗
文献传递
紫色甘薯色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06年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在块根内,紫色甘薯色素的分布通常为外层的含量高于内层,其生物合成主要决定于甘薯的基因型,而栽培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该色素主要采用酸性溶剂法直接提取,其主要成分为被咖啡酸、阿魏酸或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等花色苷。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贤松杨占苗高峰
关键词:紫色甘薯色素花色苷花青素
紫色甘薯的茎尖培养与脱毒研究
<正>紫色甘薯(purple-colored sweet potato)是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培育成功的甘薯新品种。因其块根富含花色素苷(anthocyanin),块肉呈深紫色而得名。从紫色甘薯的块根中提取花青素类色素...
杨贤松杨占苗高峰房伯平陈景益
文献传递
紫色甘薯色素的提取方法
紫色甘薯色素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将紫色甘薯切片,按质量料液质量比1∶5~1∶20加入水,放入加热容器中加热煮沸1~4.0小时;过滤去渣,将滤液低温冷却至4℃~-20℃,高速离心,将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最后将浓缩提...
高峰杨占苗郑明珠李婉玲郭威肖娟陆续王永娜张兴春任凤仪
文献传递
紫色甘薯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甘薯[Ipomoea batatas (L.)Lam]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紫色甘薯是甘薯的一个重要新品种。从紫色甘薯中提取的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花青素类色素,具有多种生理和保健功能。 本研究利用...
杨占苗
关键词:紫色甘薯ISSR分子标记分光光度法
文献传递
紫色甘薯色素的提取方法
紫色甘薯色素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将紫色甘薯切片,按质量料液质量比1∶5~1∶20加入水,放入加热容器中加热煮沸1~4.0小时;过滤去渣,将滤液低温冷却至4℃~-20℃,高速离心,将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提取液;最后将浓缩提...
高峰杨占苗郑明珠李婉玲郭威肖娟陆续王永娜张兴春任凤仪
文献传递
紫色甘薯的茎尖培养与脱毒被引量:14
2007年
以紫色甘薯品系为试材,研究6-BA和NAA及基因型对紫色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并采用硝酸纤维素膜—酶联免疫法(NCM-ELISA)和症状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学检测。结果表明,培养基中6-BA和NAA浓度和配比对紫色甘薯茎尖培养的愈伤组织、不定根和不定芽的诱导有明显影响。6-BA可促进不定芽的诱导,附加1mg/L6-BA的MS培养基为最佳诱芽培养基。基因型对诱芽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品系B3和B7的诱芽率可达50%。通过病毒学检测,获得12个紫色甘薯品系的脱毒苗,其平均脱毒率为94.7%。
杨贤松杨占苗高峰房伯平陈景益
关键词:茎尖培养病毒脱除病毒检测紫色甘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