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光

作品数:116 被引量:814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种群
  • 17篇海豚
  • 15篇鲸类
  • 14篇中华白海豚
  • 14篇进化
  • 13篇基因
  • 11篇江豚
  • 9篇自然保护
  • 9篇自然保护区
  • 9篇微卫星
  • 9篇保护区
  • 8篇育种
  • 8篇种质
  • 8篇种质资源
  • 8篇微卫星DNA...
  • 8篇棘胸蛙
  • 8篇核苷酸
  • 8篇辅助育种
  • 8篇哺乳动物
  • 6篇中国水域

机构

  • 98篇南京师范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浙江师范大学
  • 9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山东大学(威...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116篇杨光
  • 35篇周开亚
  • 24篇陈炳耀
  • 22篇魏辅文
  • 18篇徐信荣
  • 12篇任文华
  • 12篇徐士霞
  • 9篇胡锦矗
  • 9篇郑荣泉
  • 8篇叶容晖
  • 8篇成斌
  • 5篇刘海
  • 5篇季国庆
  • 5篇李明
  • 4篇王加连
  • 4篇孙红英
  • 4篇刘珊
  • 3篇李树珍
  • 3篇徐珞珊
  • 3篇李保国

传媒

  • 31篇兽类学报
  • 7篇Curren...
  • 6篇第十三届全国...
  • 5篇动物学杂志
  • 5篇南京师大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四川动物
  • 2篇第八届全国野...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遗传
  • 1篇水产学报
  • 1篇Zoolog...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9篇2003
  • 11篇2002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湖口段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特点被引量:6
1998年
长江南京~湖口间421km长的江段有江豚约697头,其中以华阳至湖口一带密度最高.江豚的分布为聚集分布.此外,江豚还具有很强的趋岸性,88.8%的江豚出现在离岸500m的范围内.长江江豚的数量近年来有所下降.以本文中的平均密度粗略估计江阴至武汉段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为1481头,比张先锋等(1993)报道的该江段江豚的数量低171头.
周开亚杨光高安利孙江徐信荣
关键词:江豚种群数量长江
白鱀豚MHC基因类DQB1座位第二外元的序列变异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测定了 4 5个克隆的白豚 (Lipotesvexillifer)MHCⅡ类基因DQB座位第二外元 172bp的核苷酸序列 ,共获得 15种序列 ,发现了 2 2个变异位点。核苷酸的非同义替换明显多于同义替换 ,并造成了 15个氨基酸的改变。氨基酸的替换趋于集中在假定的与抗原的选择性识别相关的位点附近。白豚DQB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白鲸 (Delphinapterusleucas)和一角鲸 (Monodonmonoceros)DQB1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不具备人及其它一些灵长类动物DQB2基因所共有的基序 (Motif) ,而与牛DQB1基因的基序相近 ,说明本研究得到的白豚MHC序列应属于类DQB1基因。同一个体出现了多种序列的情况 ,提示白豚的DQB基因可能存在着座位重复。白豚的类DQB1座位的序列中存在多种基序的不同组合 ,推测是由于基因转换造成的.
严洁杨光周开亚魏辅文
关键词:MHC基因序列变异分析基因重复基因转换
中国水域江豚种群遗传变异的研究被引量:47
1997年
运用PCR产物的银染测序技术,测定了中国水域江豚长江种群、黄海种群和南海种群共12头个体的2个长度分别为317bp和245bp的mtDNA控制区序列,并以此分析了江豚种群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中国水域江豚各种群的控制区序列所定义的单倍型互不相同,无共有的单倍型。以2个mtDNA控制区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把2个片段合并后产生的较大片段的序列,用MEGA软件中的UPGMA法构建的系统树把江豚聚类为三个分支,分别代表3个地理种群。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程度远远低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提示江豚不同种群之间可能已经有了显著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缺乏基因交流。各种群在距今58~108万年以前有一个共同祖先。3个江豚种群之间显著的遗传分化提示它们之间不大可能发生海江或江海迁移,同时也提示在进行江豚资源管理和物种保护时需要把它们作为不同的种群单元分别对待。
杨光周开亚
关键词:江豚种群
中国大陆绒螯蟹线粒体16S rDNA序列变异与分子鉴定标记被引量:43
2002年
选取了中国大陆东部6个水系合计110个绒螯蟹个体,通过DNA序列测定和PCR/RFLP分析,对线粒体16S rDNA部分片段的序列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01 bp的16S rDNA片段中,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 hepuensis)与中华绒螯蟹(E.j.sinensis)之间存在3~4个固定的碱基替代;合浦绒螯蟹的闽江、九龙江和南流江种群之间未发现碱基变异,表现为1种单元型(C型);中华绒螯蟹长江和辽河的种群中,有1个固定的碱基替代,表现为A,B两种单元型.单元型之间的碱基变异反映了绒螯蟹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歧异.经DraⅠ酶切形成的16S rDNA酶切片段差异,为2个亚种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简捷的DNA分子标记.对长江水系部分水域绒螯蟹的分子鉴定提示,长江下游至长江口以中华绒螯蟹的2个单元型为主,但已混有合浦绒螯蟹的单元型.在江苏、安徽渔场中的饲养种群分别属于单元型A型和B型.16S rDNA的PCR/RFLP差异可作为正确鉴定中华绒螯蟹和合浦绒螯蟹的分子鉴定标记;16S rDNA片段中1个固定位点的碱基替代可作为区分中华绒螯蟹两种单元型的分子鉴定标记.
孙红英周开亚陆健健杨光
关键词:中华绒鳌蟹PCR/RFLP
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PCR/RFLP分子鉴定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中河蟹苗种和种蟹鉴定的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鉴别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的PCR/RFLP分子鉴定方法及该方法所使用的试剂盒。鉴定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反应和电泳检测。试剂盒中包括一对聚合酶链反应...
周开亚孙红英杨光
文献传递
厦门水域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One hundred and eighty-one boat surveys were conducted within 150 days between February and December, 2004 in Xiamen waters, which covered an area about 700 km2. A total of 102 separate sightings were recorded. Habitat selection (i.e., water depth, tidal conditions, and distance offshor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election frequency and x2-test. The results showed high level of selection for water depth under 20 meters and distance offshore within 1 000 meters, whereas no significant selection was found for tide level, water temperature or tide direction. In addi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sections of Xiamen waters was discussed. Furthermore, Xiamen west harbour and waters from Jiyu to Wuyu were identified as the ‘key habitats’ and Dadeng waters may serve as a ‘sanctuary’ for the Xiamen population.
陈炳耀翟飞飞徐信荣杨光
关键词: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选择
微卫星标记分析乌龟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7个乌龟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检测。结果显示,7个养殖群体都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8个位点共检测出130个等位基因,范围在9~26,平均16.25;其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57~0.92,平均值为0.71;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0~0.87和0.60~0.93。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遗传变异5.91%来自群体间,84.29%来自群体内部,两两群体间FST值在0.0143~0.1127,其中57.14%的两两群体间无分化,42.86%的两两群体间出现了中等程度的分化。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表明,8个位点中有5个位点显著或极显著的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推测各群体中出现了近交繁殖的现象。7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1066~0.6468,UPGMA聚类分析表明,湖北荆州群体单独聚为一支,其余6个群体聚为另一支。另外,7个群体都存在特有等位基因,提示群体间等位基因扩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在育种上,可以作为亲本选育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章芸俞丹娜杜卫国郑荣泉杨光
关键词:乌龟微卫星
PCR扩增Sry基因进行鲸类动物性别的鉴定被引量:8
2005年
哺乳动物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决定雄性发育方向。本研究参照哺乳动物Sry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 ,以非性别特异性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作为阳性对照 ,用PCR扩增江豚、长喙真海豚等鲸类动物的Sry基因片断并对其进行凝胶电泳分析来鉴定鲸类动物的性别。通过此方法对 87个已知性别鲸类动物标本的检验 ,结果完全正确 ,并进一步应用此方法成功地完成了另外 33个未知性别鲸类标本的性别鉴定。由此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
王加连杨光周开亚魏辅文严洁
关键词:SRY基因性别鉴定性发育PCR扩增鲸类动物哺乳动物
马边小熊猫对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8
1998年
1991年和1992年作者在马边自然保护区设点对与小熊猫生存有关的生态因子(植被型、竹子密度、郁闭度、坡向、坡位、水源和人为干扰)进行了调查统计。利用数量化理论分析后发现:影响小熊猫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植被类型、水源和人为干扰,其次是郁闭度和竹子密度,而坡位和坡向的影响不明显。小熊猫的最适生境为离水源较近(<250m)、人为干扰较远(>1000m)和郁闭度及竹子密度适中的常绿落阔混交林。
王维魏辅文胡锦矗冯祚建杨光
关键词:小熊猫生境选择
中菊头蝠和折翼蝠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中菊头蝠(Rhinolophusaffinis)和折翼蝠(Miniopterusschreibersi)的心脏、肝、胃、肾脏、骨骼肌和脑等6种组织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同工酶.结果显示:①LDH同工酶在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中表达各异;②出现了骨骼肌中B亚基含量显著高于A亚基的异常现象。
任文华杨光储诚艮
关键词:中菊头蝠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