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秉海

作品数:184 被引量:957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57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4篇根际
  • 46篇芽孢
  • 46篇促生
  • 42篇微生物
  • 41篇芽孢杆菌
  • 34篇土壤
  • 24篇杆菌
  • 18篇铁载体
  • 15篇拮抗菌
  • 14篇拮抗
  • 14篇基因
  • 13篇蛋白
  • 13篇PGPR
  • 13篇促生菌
  • 11篇单胞菌
  • 11篇烟草
  • 10篇假单胞菌
  • 10篇根际土
  • 10篇根际土壤
  • 9篇盐碱

机构

  • 159篇山东农业大学
  • 38篇山东省林业科...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泰安市农业局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济宁学院
  • 2篇广东中烟工业...
  • 2篇湖南中烟工业...
  • 2篇金正大生态工...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菏泽金正大生...
  • 1篇青岛明月蓝海...

作者

  • 184篇杜秉海
  • 138篇丁延芹
  • 91篇姚良同
  • 35篇刘凯
  • 33篇马海林
  • 32篇刘方春
  • 31篇汪城墙
  • 27篇刘凯
  • 18篇马丙尧
  • 17篇杜振宇
  • 15篇邢尚军
  • 14篇陈波
  • 10篇李丽
  • 7篇侯启会
  • 7篇李俊
  • 7篇丁延琴
  • 6篇杜志兵
  • 6篇靳奉理
  • 6篇路晓萌
  • 6篇刘虎

传媒

  • 17篇山东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技术通报
  • 10篇第十二届全国...
  • 9篇微生物学报
  • 9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土壤肥料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烟草科学
  • 2篇山东林业科技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4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17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16篇2014
  • 15篇2013
  • 12篇2012
  • 21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GPR多抗菌剂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本实验将烟草根际黑胫病和青枯病拮抗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YD0 136、烟草根际黑胫病拮抗菌多粘类芽孢杆菌YD0573(P.polymyxa)和烟草根际青枯病拮抗菌短短芽孢杆菌(...
南龙刘虎王君汪城墙刘凯丁延芹杜秉海
关键词:烟田土壤
文献传递
假单胞菌YT3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定殖规律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研究了假单胞茵(Pseudomonassp.)YT3的标记茵YT3-gfP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gfP基因可以在YT3中稳定表达,且质粒在无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可以随YT3稳定遗传。YT3主要定殖于樱桃根际土壤中,根际土壤中YT3的数量是非根际土壤中的8.75~28.77倍。YT3在樱桃根际土壤中经历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后(0~20d),在第20~40d数量有所上升,第40~80d数量保持平稳,第80~120d缓慢下降。以上分析认为,YT3能够成功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主要是定殖在樱桃的根际土壤中,且能长期稳定的定殖。
刘方春邢尚军丁延琴杜秉海马海林马丙尧杜振宇
关键词:假单胞菌绿色荧光蛋白定殖
基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青县苹果再植障碍园与丰产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分析比较青县苹果再植障碍园与丰产园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利用Quantity One软件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对DGGE图谱上的条带切胶测序,以分析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图谱各泳带中的条带数目相差不大,但其亮度有一定差异;DGGE图谱的峰图中,代表丰产园土壤样品的峰具有较大的峰面积;再植障碍园与丰产园土壤中的主要菌群都属于γ变形菌亚门(γ-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亚门(α-Proteobacteria);仅存在于再植障碍园样品中的细菌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γ变形菌亚门(γ-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可见,环渤海湾苹果产区丰产园土壤中的细菌群落与再植障碍园相比拥有较高的丰富度,两种果园有着相似的细菌群落多样性,造成两种果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细菌具有多样性。
张一王凤忠杜秉海靳志刚李妍韩明渠周波毛志泉
关键词:DGGE技术土壤细菌多样性再植障碍
耕种模式对三江平原黑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2016年
本试验使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选取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的大田黑土、菜园黑土和森林黑土3种样本,对不同耕种黑土表层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田土、菜园土和森林土的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差异。大田土的群落丰富度明显低于菜园土和森林土,后两者相似度较高。大田土的OTU数比菜园土和森林土分别少13.3%和7.6%。菜园土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种类最为丰富,森林土中硝化螺旋菌门含量最高,大田土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外源性物质降解相关基因相对丰度较高。可见,三江平原大田黑土的退化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改变有关,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将有助于东北大田黑土的修复。
汪城墙黄峤璟吕刚胡文豪朱瑞敏丁延芹杜秉海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黑土地
一种具有保水抗旱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水抗旱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包含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E3;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E3保...
刘幸红马海林刘方春丁延芹杜秉海刘丙花马丙尧杜振宇彭琳李丽井大炜吕雷昌张文馨
文献传递
生姜根际姜瘟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从生姜根际土样分离获得了65个细菌分离物和42个放线菌分离物,通过离体拮抗试验,筛选出对姜瘟病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细菌一株,放线菌两株,编号分别为H16-8、WF1和JW02-6。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H16-8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WF1为弗雷德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JW02-6为劳伦链霉菌(Streptomyces laurentii)。H16-8、WF1和JW02-6的16S rDNA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812754,FJ972686和FJ972687。
徐莹莹杜秉海丁延芹王翠翠王璇姚良同
关键词:姜瘟病拮抗菌
种植年限对牡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为了探究牡丹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从菏泽牡丹园采集种植年限分别为3、5、8、12、20年的牡丹根际土壤样品,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了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牡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不显著,而真菌多样性水平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菌群结构趋于简单,种类大量减少。通过戴斯系数法对牡丹根际土壤的细菌与真菌DGGE图谱分析表明,各样品间细菌种群结构相似度均在76.9%以上,而牡丹根际土壤样品真菌种群结构相似度最低仅为58.3%,说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牡丹根际细菌种群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根际真菌种群结构变化显著。牡丹连作后真菌种群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引发牡丹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
王雪山杜秉海姚良同王善林徐峥丁延芹
关键词:DGGE细菌多样性真菌多样性
一种产蛋白酶、解钾的萎缩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蛋白酶、解钾的萎缩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得到的耐盐萎缩芽孢杆菌,该菌株已于2021年7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22...
汪城墙丁延芹杜秉海王欣刘凯姚良同王朝丽
文献传递
一株景天根际促生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株景天根际促生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JWP7,该菌株已于2016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969。该菌株...
刘方春马海林丁延芹杜秉海马丙尧杜振宇姚良同李丽单连娟
文献传递
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和Streptomyces albofavus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链霉菌是抗生素研发的重要源泉,其种类繁多并且代谢产物活性广泛。目前发现的1000多种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中,由链霉菌属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得到的抑菌活性物质约占2/3。白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 MDJK11和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avus MDJK44是从牡丹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潜在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两株链霉菌具有丰富新颖的次生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为深入研究两者的次生代谢产物,本文对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和Streptomyces albofavus链霉菌中已分离和基于基因组信息预测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两类微生物提供参考。
张琳常恺莉姚感杜秉海梅显贵
关键词:次生代谢产物生物活性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