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倩

作品数:26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教学
  • 5篇教学方法
  • 4篇药剂学
  • 3篇制剂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2篇多媒体
  • 2篇多媒体课件
  • 2篇药物
  • 2篇药学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正交
  • 2篇生化
  • 2篇生化汤
  • 2篇水合氯醛
  • 2篇皮素
  • 2篇槲皮素
  • 2篇课件
  • 2篇糊精

机构

  • 23篇徐州医学院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市产品质...

作者

  • 26篇杜倩
  • 10篇刘晓
  • 9篇汤道权
  • 8篇印晓星
  • 7篇宋亚玲
  • 6篇杨宜华
  • 6篇赵子明
  • 2篇胡玲玲
  • 2篇潘金火
  • 2篇丁芬
  • 2篇任瑾
  • 2篇倪璐卿
  • 2篇陈永刚
  • 2篇张彦卓
  • 2篇李瑾
  • 1篇马传学
  • 1篇魏雅芹
  • 1篇吴铭
  • 1篇艾凤伟
  • 1篇胡晓文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科技信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 1篇药学教育
  • 1篇科技咨询导报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元教学方法促进《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改革被引量:2
2015年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是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不易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实物和模象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基于问题学习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张彦卓杨宜华赵子明杜倩李瑾刘晓宋亚玲
关键词:教学方法
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的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需求,作者对徐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制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专业特点,在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校企合作",以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培养药物制剂人才是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举措。
杜倩汤道权印晓星赵子明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药物制剂
基于Authorware药剂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2013年
以Authorware软件为平台,制作药剂学多媒体课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杨宜华印晓星杜倩赵子明宋亚玲
关键词:药剂学多媒体课件
药学本科生实践创新培养体系的建立被引量:5
2014年
将研究性实验教学与开放式科研创新活动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药学创新实验平台,并对构建和完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学本科生实践创新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开放性实验平台及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汤道权杜倩徐红岩高军红印晓星
关键词:药学本科创新能力培养
综合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就本校药学专业开设的以药剂学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实验的意义、实验内容和方法以及具体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
杜倩刘晓宋亚玲杨宜华
关键词:药剂学
复方止痛膏的药学研究
复方止痛膏是选取有数十年临床基础的名医验方,根据中药、天然药物6 (2)类的要求,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传统针疗理念开发而成的新一代外用制剂,其特点是制备工艺先进,质量标准完整,药理作用明确,临床疗效确切。研究内容主要包...
杜倩
关键词:中试药效学
文献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制备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漂浮时间、起漂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缓释骨架材料、起漂剂、十八醇用量及HMPC用量;以累积释放率、起漂时间及漂浮时间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取HPMC K4M,PVPP,泡腾剂、十八醇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机制。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 K4M,PVPP,银杏叶提取物、十八醇及泡腾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2%,20%,48%,4%;MCC为稀释剂以补足质量。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释药动力学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胃滞留漂浮片外观及可压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释药机制为扩散和溶蚀的双重作用。
杜倩印晓星汤道权王永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片体外释放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
水合氯醛β-环糊精包合物干糖浆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制备水合氯醛β-环糊精包合物干糖浆剂并建立测定该制剂中水合氯醛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水合氯醛β-环糊精包合物,湿法制粒法制备干糖浆剂;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正己烷)法测定制剂中水合氯醛含量,色谱柱为Rtx-1毛细管柱,氢离子火焰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结果:所制制剂为白色颗粒,其鉴别和检查等符合相关规定;水合氯醛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5~25mg.mL-1(r=0.9990),回收率为99.24%,RSD=1.14%(n=6)。结论: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杜倩吴铭倪璐卿丁芬范先鹏胡玲玲
关键词:水合氯醛Β-环糊精包合物气相色谱法
槲皮素液体型前体脂质体的处方筛选及质量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槲皮素液体型前体脂质体的处方影响因素并考察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液体型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槲皮素前体脂质体。以槲皮素脂质体的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槲皮素脂质体的处方。利用Zetasizer 3000HS型粒径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透析法分离槲皮素脂质体和游离槲皮素,通过HPLC测定槲皮素的含量,检测波长360 n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55∶45),考察该制剂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选择卵磷脂为脂质膜材,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药脂比1∶20,cremophor RH40按磷脂和主药总量的20%加入,制剂中槲皮素质量浓度10.0 g·L-1。该处方下前体脂质体水合后的粒径(228.7±2.61)nm,Zeta电位(-21.2±1.47)m V,包封率(93.12±1.18)%,有较好的重复性,且水合后脂质体在12 h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合口服给药。结论:制备的槲皮素液体型前体脂质体具有良好体外性质。该制剂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粒径略大于在水中的粒径,但无论是在哪种水性介质中,12 h内其粒径变化不显著。
任瑾方正杰魏雅芹杜倩
关键词:槲皮素前体脂质体表面活性剂包封率
配伍对生化汤中阿魏酸溶出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化汤各配伍组合中的阿魏酸的含量,研究不同配伍对阿魏酸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法,以HPLC法测定各配伍样品中阿魏酸含量。结果川芎和甘草对生化汤中阿魏酸的溶出量具极显著的影响作用(P<0.01);川芎和桃仁、川芎和甘草的交互效应对阿魏酸的溶出量则具显著的影响作用(P<0.05);而桃仁、桃仁和甘草的交互效应、炮姜对阿魏酸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生化汤中川芎明显增加生化汤中阿魏酸的溶出量,甘草及川芎和桃仁、川芎和甘草的两两交互效应可显著降低阿魏酸的含量。
杜倩汤道权陈永刚刘晓高媛媛
关键词:生化汤配伍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