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丽

作品数:99 被引量:244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30篇生物学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克隆
  • 27篇基因
  • 25篇生物信息
  • 25篇生物信息学
  • 23篇原核表达
  • 22篇生物信息学分...
  • 18篇细胞
  • 16篇杆菌
  • 13篇蛋白
  • 13篇CDNA
  • 13篇病毒
  • 12篇多杀性
  • 12篇多杀性巴氏杆...
  • 12篇巴氏杆菌
  • 10篇水牛
  • 10篇戊型
  • 10篇戊型肝炎
  • 10篇肝炎
  • 9篇戊型肝炎病毒
  • 9篇肝炎病毒

机构

  • 98篇海南大学
  • 16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海南大田国家...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海南省动物疫...
  • 2篇海南省畜牧兽...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海南省畜牧技...

作者

  • 98篇杜丽
  • 92篇王凤阳
  • 40篇成鹰
  • 29篇满初日嘎
  • 23篇焦寒伟
  • 22篇刘涛
  • 19篇雷明
  • 15篇张冬琳
  • 14篇朱华培
  • 14篇史巧芸
  • 13篇贾晓晓
  • 13篇郝永昌
  • 13篇荣辉
  • 13篇祁超
  • 12篇张珈宁
  • 12篇郭莳雨
  • 12篇吴科榜
  • 12篇庞峰
  • 10篇聂鑫
  • 10篇李国华

传媒

  • 18篇中国畜牧兽医
  • 12篇动物医学进展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中国兽医科学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生物技术
  • 3篇中国家禽
  • 3篇海南大学学报...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兽类学报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草食家畜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贝类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8年
贝类动物细胞免疫主要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完成。溶酶体酶、凝集素、抗菌肽等体液免疫因子以杀菌、促进吞噬等方式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阿片样活性肽、细胞因子、细胞激酶等是贝类免疫通信中的化学递质。化学递质通过介导免疫信号传导参与贝类的免疫防御,也是近年贝类的免疫研究的新热点。贝类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子能显著改变贝类的免疫机能,贝类对生态因子的敏感性使贝类的生态学研究成为人类等高等动物的生态免疫学研究模式。现代养殖业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手段来提高贝类的免疫力以适应养殖业的发展。
杜丽张巍陆逵王凤阳王爱民
关键词:贝类免疫机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羊布鲁菌外膜蛋白Bp-26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应用PCR扩增羊布鲁菌M5-90株基因组DNA,得到大小为753bp的Bp-26基因,将其克隆入pMD20-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p-26,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其表达,用Western blot鉴定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ET-28a-Bp-26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Bp-26基因,为开展羊布鲁菌Bp-26目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史巧芸荣辉郭莳雨贾晓晓张珈宁朱华培杜丽成鹰焦寒伟王凤阳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
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参考GenBank中公布的Pasteurella multocida基因组中toxA毒素基因,利用信息分析软件获取保守序列cstoxA,通过PCR、构建阳性...
王凤阳黄海峰杜丽
文献传递
2018年三亚雪古丽牛羊布鲁氏菌病及口蹄疫监测与风险评估
2018年
为持续性确保三亚雪古丽牛羊口蹄疫无疫及处于布鲁氏菌净化状态,雪古丽对自有及引进羊群进行了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及病原学检测,同时对羊群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应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口蹄疫病原学检测采用多重RT-PCR;布鲁氏菌病用虎红平板方法检测。检测结果:未检测到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动物,牛羊中目前不存在口蹄疫病畜或健康带毒畜,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未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应及时补免。2018年三亚雪古丽牛羊布鲁氏菌病及口蹄疫监测结果表明,雪古丽的羊场目前不存在布鲁氏菌感染情况;牛羊中仅牛O型口蹄疫群体免疫水平达到国家重大动物疫病规定标准,免疫抗体不合格动物应及时给予补免,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雪古丽的牛羊及引进羊未被口蹄疫病毒感染。
易忠赵华林林奕全王运俅杜丽储岳峰朱建明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口蹄疫
HSF、HSPs与热应激被引量:4
2008年
王凤阳杜丽张莉娜成鹰
羊种布鲁氏菌Omp10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8
2014年
根据GenBank公布的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M5-90株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其全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对其进行扩增,得到381bp的目的片段,连接入pMD20-T载体,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测序正确后,构建pET-28a-Omp10原核表达质粒,再将该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His-Omp10,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Omp1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了Omp10基因,诱导得到的融合蛋白经鉴定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证明Omp10得到成功表达。该试验为布鲁氏菌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徐开莲朱华培赵天靖贾晓晓郭莳雨庞峰焦寒伟成鹰杜丽史巧芸荣辉张珈宁王凤阳
关键词:布鲁氏菌原核表达克隆
流式细胞仪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08年
随着现代激光技术、电子检测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流式细胞仪(FCM)在免疫学、生物学、遗传学、血液学、临床检验等领域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免疫学研究领域,FCM以快速、灵活及定量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结合,使其在免疫分型、分选、免疫监测、免疫细胞的系统发生及特性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该文对近年来流式细胞仪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刘涛张巍王凤阳杜丽成鹰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免疫学
胰岛素受体底物PH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PHIP是一种与胰腺β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根据小鼠PHIP(mPHIP)mRNA翻译的不同起始位点,除全长的PHIP1外,mPHIP基因还编码其他3种不同变异体。在胰岛素诱导的信号途径中,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的PHIP1和IRS-1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介导IRS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IRS-2和PHIP1的共表达能诱导IRS在细胞膜上的定位,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向细胞质膜的转移。PHIP1的表达能提高β-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β细胞的生长。PHIP1的表达活化蛋白激酶B(PKB),活化的PKB能明显抑制β细胞的凋亡。PHIP与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中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张巍杜丽王凤阳祁超
关键词:PH结构域胰岛素受体底物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16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成功克隆外膜蛋白16(outer membrane proteins 16,Omp16)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试验根据GenBank中羊布鲁氏菌M5-90株外膜蛋白Omp16基因序列(登录号:JF918760.1)设计1对引物,从布鲁氏菌基因组中扩增出大小约为507bp的目的基因片段,凝胶回收纯化目的片段,连接入pMD20-T质粒,转化E.coli DH5α并测序,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Omp16,转化入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其表达,最后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方法鉴定诱导得到的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ET-Omp16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了Omp16基因,诱导得到的蛋白经鉴定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证明成功表达了目的基因。
贾晓晓焦寒伟郭莳雨史巧芸荣辉张珈宁朱华培杜丽成鹰王凤阳
关键词:布鲁氏菌克隆原核表达
海南原鸡PDCD10的克隆、表达及其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克隆、表达海南原鸡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10,PDCD10)基因,对其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海南原鸡PDCD10基因CDS区,将扩增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2a连接,构建pET42a-PDCD10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获得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等。克隆获得了PDCD10639bp的CDS区核苷酸序列,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57ku,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DCD10CDS区包括1个639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12个氨基酸。该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二级结构中存在大量α-螺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南原鸡PDCD10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欢陈品林杜丽曹献英成鹰刘涛雷明吴科榜王学梅胡日查王凤阳
关键词: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