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高峰

作品数:28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周围神经
  • 6篇桡神经
  • 6篇桡神经浅支
  • 5篇缺损
  • 5篇解剖学
  • 5篇分米波
  • 4篇神经卡压
  • 4篇周围神经卡压
  • 4篇外科
  • 3篇端侧
  • 3篇端侧吻合
  • 3篇松解
  • 3篇皮瓣
  • 3篇外科皮瓣
  • 3篇康复
  • 2篇电刺激
  • 2篇雪旺细胞
  • 2篇腰椎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机构

  • 14篇保定市第三医...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省保定市...
  • 6篇保定市第二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李高峰
  • 13篇田德虎
  • 9篇于昆仑
  • 7篇于光辉
  • 7篇韩久卉
  • 7篇张英泽
  • 5篇赵峰
  • 5篇刁雪鸥
  • 4篇张继春
  • 3篇赵民
  • 3篇李跃华
  • 3篇田跃
  • 2篇韩金豹
  • 2篇张昊
  • 2篇杨永明
  • 2篇于建丽
  • 2篇马敬哲
  • 1篇宋文革
  • 1篇庞杰
  • 1篇李文芝

传媒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11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于光辉李高峰李跃华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应用改良第一趾蹼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第一趾蹼皮瓣修复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方法,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对22例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患者进行此手术.患者均表现为虎口瘢痕挛缩,拇指内收畸形,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明显受限,同时多伴有手背大面积瘢痕挛缩.在彻底切除虎口处瘢痕及粘连带后,设计改良第一趾蹼皮瓣修复虎口组织缺损,并用弓形针固定拇指于外展、对掌位.结果 本组2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虎口宽度平均增加35 mm,虎口角度平均增加5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虎口角、虎口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侧虎口角、虎口宽度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两点辨别觉为6~9 mm,平均7 mm.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出现,足部行走正常.结论 应用改良第一趾蹼皮瓣治疗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术后虎口外形、皮肤质地及功能均较满意,能恢复一定感觉,且供区位置隐蔽,是治疗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的有效方法.
田德虎于昆仑张英泽李高峰张继春韩久卉韩金豹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挛缩
桡神经浅支作为供体神经功能重建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为桡神经浅支切取后供区功能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前臂防腐标本30侧,测量桡神经浅支分支点与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缘的垂直距离;取6侧新鲜尸体与此水平分别将上述神经作病理切片,观察神经束数目。结果桡神经浅支浅段分支点到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的垂直距离分别为(6.0±1.5)mm及(35.7±2.8)mm。其在此平面附近桡神经浅支内有6~10个神经束;前臂外侧皮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3束;正中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9~27束。结论可通过端侧吻合的方式将桡神经浅支远断端与正中神经或前臂外侧皮神经吻合,以重建供区的感觉功能。
李高峰田德虎董海涛刁雪鸥于光辉梁立伟
关键词:桡神经浅支端侧吻合解剖学
臀下动脉股后分支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以臀下动脉股后分支为蒂的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从2008年7月—2010年9月应用臀下动脉股后分支皮瓣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皮瓣最大19cm×11cm。结果本组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感觉、外形、质地良好。结论此皮瓣动脉血供恒定,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能重建局部感觉,可顺、逆行移位,损伤较小,是一种修复臀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于光辉李高峰董海涛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
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及供区功能重建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观察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同时应用端侧吻合的方式重建供区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同时应用端侧吻合的方式重建供区功能34例,观察供区及受区的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12~24个月随访,受体桡神经功能恢复,优23例,良5例,可6例,优良率82.53%;供体神经感觉恢复,优2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12%.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神经缺损的较好选择.
李高峰田德虎董海涛刁雪鸥于光辉梁立伟
关键词:桡神经浅支端侧吻合
腕掌侧切割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腕掌侧切割伤术后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43例腕掌侧切割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手术修复,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于术后24—48h内开始被动屈曲指间关节并辅以主动伸指练习,训练幅度循序渐进,并依次给予分米波、等幅中频电、蜡疗等理疗干预;于3—5周后去除石膏托进行功能训练;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继续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经3个月治疗后进行功能评定。患者手指屈伸功能采用TAM法进行评定。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采用基本功能对比评价法进行评定,患部皮肤感觉功能采用英国医学研讨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手指屈伸、拇指外展和对掌以及患部皮肤感觉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加速腕掌侧切割伤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同时还能促进其感觉功能进一步改善。
田德虎李高峰张英泽韩久卉于昆仑
关键词:肌腱切割伤
物理因子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神经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A组)、分米波组(B组)、电刺激+分米波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各31例,均给予功能锻炼指导及相应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A、B及C组优良率均优于D组,C组优于A、B组(均P<0.05)。结论:分米波及电刺激综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明显缩短周围神经恢复的时间。
庞艳青玉树敬李高峰
关键词:电刺激分米波物理因子
多因子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的基础与临床
李高峰庞彦青宋文革李文芝于建立张雯萍陈靖王瑞敏田德虎刘亚力
周围神经卡压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多以手术松解治疗,但术后的康复常常被人们忽视。微波、电刺激等物理因子可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但以往的实验多为单因子治疗。本实验通过对大鼠受损神经采用分米波照射、经皮电刺激及复合物理因子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周围神经卡压
周围神经卡压术后的康复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周围神经卡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以手术松解治疗.但术后康复治疗常被忽视。为了提高疗效,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5月对126例周围神经卡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分米波及电刺激等康复治疗,经追踪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李高峰田德虎张英泽韩久卉于昆仑
关键词:术后康复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疗效满意松解治疗追踪随访多发病
分米波促进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康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分米波对大鼠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为200~250g的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分米波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于右侧大腿制备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至术后8周,损伤局部行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不行分米波治疗。分别于术后不同时相对2组的损伤神经进行大体、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轴突图像分析及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形态学观察术后不同时相内治疗组损伤神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轴突图像分析治疗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8周神经电生理检测治疗组比对照组潜伏期短,波幅高,神经传导速度快(P〈0.05)。结论分米波能明显促进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后再生。
田德虎于昆仑张英泽韩久卉李高峰赵峰
关键词:分米波周围神经损伤免疫组织化学雪旺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