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风华

作品数:80 被引量:70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纤维化
  • 39篇肝纤维化
  • 17篇虫草
  • 16篇肝硬化
  • 13篇鼠肝
  • 13篇甲基
  • 13篇二甲基亚硝胺
  • 13篇虫草菌
  • 11篇脂肪
  • 10篇胆汁
  • 10篇大鼠肝
  • 9篇中药
  • 9篇扶正化瘀
  • 9篇虫草菌丝
  • 8篇细胞
  • 8篇肝炎
  • 8篇CCL
  • 8篇大鼠肝纤维化
  • 7篇化瘀
  • 7篇扶正

机构

  • 6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0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市中医药...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80篇李风华
  • 60篇刘平
  • 29篇刘成海
  • 27篇胡义扬
  • 25篇刘成
  • 20篇徐列明
  • 19篇顾宏图
  • 14篇都广礼
  • 14篇慕永平
  • 11篇龙爱华
  • 11篇薛惠明
  • 11篇王磊
  • 10篇熊卫国
  • 7篇徐光福
  • 6篇陆雄
  • 6篇陈高峰
  • 6篇周丽利
  • 5篇孙保木
  • 5篇宣红萍
  • 5篇胡义杨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肝脏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第十六次全国...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1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虫草菌丝提取物抗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提取物对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 方法: CCl4皮下注射加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制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虫草菌丝提取物干预组与扶正...
孙保木宣红萍刘成海李风华刘平
关键词:肝纤维化冬虫夏草虫草菌丝提取物羟脯氨酸三酰甘油脂质过氧化
文献传递
以麦门冬汤为例探讨经方古今使用剂量情况
2023年
金匮麦门冬汤是临床常用方剂。汉代以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方麦门冬汤的记载有断代的现象。宋金元时期,随着戥秤的出现及“煮散剂型”的流行,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麦门冬汤处方用量降低,每服用量48 g,不计大枣重量,但每服用量较原方几乎持平而略有增加。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兴起,麦门冬汤的临床使用进一步被推广,运用于中医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各领域,据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记载,每剂使用量为46.625 g,不计大枣重量。宋清对比,每服用药总量差异不大。但药味炮制及煎煮剂型完全不同。日本汉方医家认为本方中麦门冬与半夏用量应为七比一。临床使用应根据药品炮制工艺及剂型选择合适的剂量。
陈侣华倪文婷李风华
关键词:麦门冬汤
扶正化瘀胶囊干预肝纤维化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等许多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病理过程,是肝病治疗中的一大难点.本课题组在既往工作(包括国家"八五"攻关)基础上,重点开展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
刘平胡义扬刘成刘成海薛惠明徐列明李风华顾宏图赵长青周利丽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肝纤维化中药制剂肝窦毛细血管化
养阴方对实验性肝癌诱癌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1
1995年
以DEN与AFB_1诱发大鼠肝癌为模型,通过病理形态与生化指标的观察,发现养阴方能减少模型鼠肝细胞异型性增生灶,降低肝组织GGT、GST与血清ALP活性升高的幅度,提示药物对癌前期病变形成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王晓素刘成刘平徐列明胡义杨朱剑亮梁新敏李风华
关键词:养阴肝癌癌前病变
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与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34
2008年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影响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及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当归补血汤组(14只);另设正常组(10只)。自造模之日起,当归补血汤组以6 g/kg的大鼠体重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6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以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脂肪变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法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含量。生化法测定肝组织甘油三脂(TG)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Jamall氏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明显升高,Alb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沉积明显,TG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均P<0.05)。当归补血汤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显著改善;血清ALT、AST水平及TBil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升高;肝组织Hyp、TG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陈园陶艳艳李风华陈高峰周滔刘成海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肝纤维化肝脏脂质过氧化
基于均匀设计分析黄芪汤活性组分抗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的配伍作用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筛选古典方剂黄芪汤抗肝纤维化的有效组分及配伍作用。方法 (1)4周内给大鼠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12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3周首日开始给药干预至4周末。采用均匀设计对黄芪汤中4种组分(分别为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甘草酸、甘草总黄酮)以4因素8水平安排给药;以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为观测指标,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其抗肝纤维化效应的最优组方。(2)组分复方的再验证:模型制备及给药方法同上,采用上述实验获得的组分复方,与原方对照,观测大鼠肝组织胶原染色、Hyp含量及血清肝功能等变化。结果通过均匀设计研究,确定最优组方为组分复方(黄芪总皂苷、甘草酸的配伍比例为164:48),并得到有效验证。与模型组比较,组分复方及黄芪汤均可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病理组织学变化,显著降低肝组织Hyp含量、血清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组分复方在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及降低血清ALT活性方面均优于其分别单用组(P<0.05),降低血清ALT活性的作用优于黄芪汤原方(P<0.05)。结论黄芪总皂苷和甘草酸是黄芪汤发挥抗DMN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有效组分;两个组分配伍在降低肝组织胶原沉积及降低血清ALT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仝欣陈高峰陆雁宁冰冰刘佳李风华李医明郑青山孙明瑜刘成海胡义扬徐列明刘平
关键词:肝纤维化均匀设计黄芪汤
脂质过氧化在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8
2001年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损伤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4wk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连续每周动态观察染毒4wk及染毒停止后4wk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ST,清蛋白、总胆红素)、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SOD、GSH与GSH-PX活性、MDA含量等变化,连续同步观察大鼠肝组织炎症坏死与胶原沉积等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明显异常,ALT自2wk开始升高,4wk达高峰,以后维持较高水平;总胆红素自2wk出现异常;清蛋白含量自1wk开始下降,5wk时为最低,4wk时肝组织HE染色见汇管区肝细胞浸润及较广泛出血坏死,胶原染色显示有宽大纤维间隔形成,至8wk时仍较明显,肝组织Hyp含量2wk时轻微增加,4wk时达高峰。而后持续较高水平,2wk 3wk时,大鼠肝组织SOD与GSH-PX活性下降、GSH含量下降、MDA含量上升,并达到高峰,相关分析发现,肝脏Hyp含量与SOD活性明显负相关,而与MDA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脂质过氧化显著损伤出现在肝脏胶原沉积之前,两者之间明显相关,脂质过氧化损伤是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机制。
陈文慧刘平徐光福陆雄熊卫国李风华刘成海
关键词:肝纤维化脂质过氧化胶原二甲基亚硝胺
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血清元素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血清元素含量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Wistar大鼠、,28只,0.5%二甲基亚硝胺(DMN)—生理盐水2ml.kg腹腔注射,4周12次,分别于...
张叶青刘平都广礼王宪波李风华顾宏图陈高峰周丽利
文献传递
虫草多糖抗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研究证明,虫草菌丝有一定抗肝纤维化作用,虫草多糖为虫草菌丝的有效成份之一,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但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尚未见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通过虫草多糖对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中肝羟脯氨酸与Ⅲ型胶原的影响,观察了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材料1.1 动物 Wistar雌性大鼠25只,体重100~130g;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步武刘平徐列明李风华顾宏图王海南胡义杨刘成
关键词:虫草多糖牛血清白蛋白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虫草多糖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0
1998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及其受体1(TGFβR1)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虫草多糖对其影响。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制备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攻击注射8周后给予虫草多糖(60mg/kg)保护,继续攻击注射4次,用药至末次注射3周后(共34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TGFβR1、肝星状细胞及Ⅰ、Ⅲ型胶原的变化。结果攻击注射BSA8月后,大鼠已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纤维隔中TGFβ1及TGFβR1阳染增强,后者阳染强度与胶原增生程度有相关性;肝星状细胞显著增多,Ⅰ、Ⅲ型胶原及肝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虫草多糖组对应指标的变化均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TGFβ1与TGFβR1表达的增加是BSA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虫草多糖可显著改善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变化。
刘平方步武刘成徐列明胡义杨刘成海李风华顾宏图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虫草多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