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道新

作品数:196 被引量:1,126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7篇艺术
  • 12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7篇电影
  • 74篇中国电影
  • 34篇电影史
  • 21篇中国电影史
  • 21篇文化
  • 16篇早期电影
  • 14篇叙事
  • 12篇中国早期电影
  • 11篇新中国
  • 11篇艺术
  • 11篇影片
  • 10篇电影研究
  • 10篇历史叙述
  • 8篇导演
  • 8篇电影批评
  • 8篇中国电影史研...
  • 7篇新中国建立
  • 6篇学术
  • 6篇情感
  • 6篇民国

机构

  • 182篇北京大学
  • 13篇北京电影学院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中国艺术研究...
  • 7篇中国电影艺术...
  • 6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上海戏剧学院
  • 2篇中央戏剧学院

作者

  • 190篇李道新
  • 7篇陈旭光
  • 6篇王一川
  • 6篇陈晓云
  • 5篇杨远婴
  • 4篇张颐武
  • 4篇贾磊磊
  • 3篇张会军
  • 3篇尹鸿
  • 3篇车琳
  • 3篇陈山
  • 2篇周安华
  • 2篇胡克
  • 2篇黄会林
  • 2篇颜纯钧
  • 2篇周星
  • 2篇章柏青
  • 2篇路海波
  • 2篇郦苏元
  • 2篇檀秋文

传媒

  • 63篇当代电影
  • 31篇电影艺术
  • 11篇艺术评论
  • 8篇文艺研究
  • 8篇北京电影学院...
  • 5篇上海大学学报...
  • 4篇大众电影
  • 4篇电影评介
  • 4篇海南师范学院...
  • 4篇浙江传媒学院...
  • 3篇文艺争鸣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中国文艺评论
  • 2篇创作与评论
  • 2篇艺术学研究(...
  • 1篇当代电视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电影文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美术观察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13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港电影的中国化阐释——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观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台港电影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台港电影研究在文本分析、作者论和类型研究以及产业探讨、文化批评和影史写作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三十年间,台港电影的中国化阐释,从最初的起点到令人瞩目的跨越,凝聚着几代电影学者的家国之梦和文化理想。与其说这样的努力是对台港电影的身份追寻;不如说台港电影的中国化阐释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坚守着中国电影的精神气质,捍卫着民族文化的完整性。
李道新
关键词:文化身份
中国电影:历史撰述的开端被引量:8
2008年
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影业从萌芽走向初兴,中国电影人也开始了针对中国电影的历史撰述。深入分析这一时期专业性电影报刊上发表的相关文字,以及1927年出版印行的《中华影业年鉴》与《中国影戏大观》,可以看出:在开放的心态与比较的视野中,通过影戏溯源考、影业发展论与电影进化史等撰述形式,在把电影当作一种集社会改良、民众娱乐、艺术追求与商业竞争于一体的新兴实业的前提下,秉持着一种民族主义立场与历史进化观念,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历史撰述,拥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起点与较高水平的开端。
李道新
关键词:中国电影历史撰述
以光影追寻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被引量:3
2005年
把摄影机当成一支表情达意、阐幽发微的笔,直指专断的统治与黑暗的现实,是沈浮早期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正是在以光影追寻光明的过程中,沈浮将中国电影的艺术探索与编导内心的人文关怀较为成功地联结在一起,并为中国早期电影留下了不可多得的个性气质和经典话语。在认真分析沈浮编剧(或参与编剧)、编导或导演的主要影片的基础上,从“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所秉持的“打破黑暗追求光明”的思维模式出发,重新体验沈浮电影以无限悲悯刻画的人伦至情及以博大襟怀描绘的浮世烦忧,深入阐释“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中国的现实处境与历史功绩,努力彰显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不仅是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必经之路,而且是推动中国电影文化不断走向深广之境的重要环节。
李道新
关键词:电影导演现实主义文化含义
内外相应 言行相称——田方的电影事业与人生历程
2011年
《辞源》释"方",第一义即为"方圆之方",指"形体正直者";作"正直"解时,则引《韩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1)人的性格和命运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跟自己的姓名相关,似乎总有某种所谓姓名学的理路给予预测和阐释;但撇开其中所含方术与迷信的成分,可以发现,人的性格和命运确实并非与其姓名完全无关。
李道新
关键词:电影事业表演艺术
《立春》被引量:17
2008年
杨:有评论指出,《立春》表现的是1984至1994年间,包头的一些热恋艺术的青年人的生存困境。看过影片之后,我倒觉得对时间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1984-1994年的十年间。《立春》的主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外省与首都。这样的主题在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被无数次地书写。到了21世纪,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顾长卫杨远婴梁明李道新杨晓云
关键词:《立春》现实主义青年人
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2004年以来,以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为契机,中国电影史研究在"重写"口号下一度出现了颇为繁荣热闹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最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影视学院、影视系或影视专业,中国电影史成为这些教学机构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中国电影史学研究获得了一个富有生气的发展新契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以100周年的电影史写作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史学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全国高校的电影史教学与研究也亟待突破瓶颈。如何既要摆脱应景浮躁的心态、安于寂寞做扎扎实实的史学研究,又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破除因循守旧的体学藩篱,使"重写"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术精神与追求,进而全面提升中国电影史学研究水平,成为摆在电影史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邀请目前活跃在电影史学研究领域的一批老中青学者,就中国电影史研究的重构与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希望这些探讨与分析能为当前的电影史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李道新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史学范式《中国电影发展史》现当代文学史中华民国史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西部电影生态系统构建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与西部文化的发展共识,一种正视历史与现实格局,尊重宗教与民族风习,善待语言及其生活方式,并能广泛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电影受众的期待心理,在全球化话语与地方性知识之间交流互动,在社会公益与文化市场之间达成平衡的西部电影生态,也迫切需要纳入各方视野,并在政策引导、文化认同与产业发展的层面上予以高度整合和系统构建。
李道新
关键词:中国西部电影文化多样性生态西部大开发新媒介环境地方性知识
民国电影:概念认定与历史建构被引量:2
2013年
只有在对中华民国史与民国文化文学研究以及中国早期电影研究与中国电影通史观念等进行不断讨论与反复观照的过程中,才能为民国电影的概念认定与历史建构获取相应的合法性并发挥预期的有效性。同样,只有充分尊重民国历史与民国电影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延展性,通过对历史现场的回归与电影生态的还原,才能发见民国电影自身的多重张力,寻求理论与历史话语的创新。一条可能的路径的是:将此前的党派之争与革命史观转向更加宽容的国族体验与民国想象,在汗牛充栋的史实与事实中重建基本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民国电影史。
李道新
关键词:历史建构中华民国史中国电影
《致青春》与赵薇的“我们”被引量:7
2013年
看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总会联想起“九把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不仅是因为大约相似的“九零年代怀旧”及其“暧伤青春”和“小清新”,而且是因为男主角饰演者赵又廷总是在《致青春》中说着不应该的台湾国语,两部影片又都应了《那些年》的一句台词:“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胖子。”
李道新
关键词:青春男主角
银幕的在场与生命的庄严——媒介更迭时代重析电影本体的理论尝试被引量:3
2022年
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人文、人工智能与技术哲学、媒介考古学等研究领域的兴起,电影研究也面临着令人瞩目的思维转向、范式转换与学术转型。伴随着计算机程序与虚拟摄影机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电影理论”陷入了围绕算法控制面板构成的博弈场。然而,如果从最普遍而非最准确的意义上理解“电影”的话,相对不会引起太多争议的说法是:“电影”仍然必须与“银幕”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讨论“电影”的时候,无论在物质、技术的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的维度,有且只有“银幕”能够作为一种存在和存在的证据,用以表明“电影”曾经的样貌和特性。将媒介考古学的研究结论与当下对流媒体的某些研究结论做对比,更是可以发现“前电影”与“后电影”在许多方面的“殊途同归”,区隔它们的仍旧是作为电影物质基础的“银幕”。“银幕”不仅成为目光凝聚与身心所归之焦点,而且使“生命”在其独特的仪式性活动中超越凡俗获得特殊的表达,银幕的在场即生命的庄严。
李道新
关键词:银幕电影生命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