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湘
-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WT1基因表达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 :了解 WT1基因在各造血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筑巢式 RT- PCR检测 63例血液系肿瘤 WT1基因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初诊时 WT1基因的表达率 81.9% ,完全缓解期的表达率 60 .0 % ;慢性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并不表达 WT1基因 ,但慢粒进展至原始细胞危象期 ,均表达 WT1基因。造血系统的其它恶性病 ,如恶性组织细胞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率分别为60 .0 %和 58.3%。正常人外周血并不表达 WT1基因 ,造血系统非肿瘤性疾病的骨髓有核细胞 WT1基因表达率极低 ( 1/ 10 )。结论 :WT1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有关。WT1基因的 RT- PCR检测可作用白血病残留细胞病检测的一个有用的辅助指标。
- 王嵘郁知非张洹李菊湘波西雁
- 关键词:WT1基因恶性肿瘤
- 以Chelex^R100作为介质、一步法从贮存骨髓涂片中提取DNA作PCR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利用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Chelex~R100作为介质、一步法从已贮存数年的骨髓细胞涂片中提取用作PCR分析的DNA。共提取已经或未经瑞氏染色的骨髓涂片20张,平均每片DNA收获率1.2±0.4μg。DNA分子量为2~6kb大小,适合用于PCR分析,但不能用于SouthernEp迹分析。本法具有简便、省时、明显减少因操作引起的标本间DNA交叉污染的机会。此法有利于临床上收集大量的、不同病期的血液病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回顾性诊断。
- 王嵘郁知非汪明春李菊湘李岱宗顾建人曹宇清
- 关键词:骨髓涂片DNA提取离子交换树脂
- 以PCR-SSCP分析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技术检测人类白血病p53基因点突变被引量:4
- 1995年
- 以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研究)36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p53抗癌基因点突变,结果在14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3例有p53基因片段的泳动变位。进一步对其中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显示在第7外显子的257位编码子核昔酸由CTG突变为CAG、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缀氨酸。22例髓系白血病未发现有p53基因的点突变。结果提示p53抗癌基因点突变导致功能失活在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王嵘郁知非顾建人李岱宗曹宇清汪明春李菊湘
- 关键词:多聚酶链反应核苷酸白血病P53基因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40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黄国武李菊湘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 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被引量:4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标记法检测74例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细胞水平(0.24±0.10)明显下降,CD8+细胞水平(0.40±0.12)显著上升,CD4+/CD8+比值(0.85±0.25)严重倒置,CD3+细胞水平(0.45±0.08)大多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变化不明显。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免疫异常,根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有一些临床意义。
- 江虹李菊湘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血浆交换治疗:Ⅱ.血浆成分的动态改变
- 1989年
- 用间歇流动型血细胞分离机对21例病人进行36例次血浆交换(PE)。平均每次换出原血浆的50.3%。对其血液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相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认为 PE 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措施。
- 郁知非汪明春魏素芳李小胡徐乃衍姚敏李菊湘樊淑芬
- 关键词:血浆成分血浆交换血细胞分离机冰冻血浆新鲜血浆
- 以VNTR多态性分析检测人类白血病RB基因的杂合子性缺失
- 1995年
- 对30个正常个体进行RB1.20 PCR-VNTR分析,其多态性为86.7%。28例白血病的VNTR多态性为64.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以各种不同类型白血病分组分析,发现其中急淋组仅为37.5%,显著低于正常(P<0.05),其它各型白血病与正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对24例急性白血病病例作发作期和完全缓解期的配对VNTR分析,发现其中1例急淋在完全缓解期是多态性,但发作期呈均一性。提示一些急淋病例有RB基因杂合子性缺失。RB基因功能失活在急淋的发病中可能也起一定的作用。
- 王嵘郁知非李岱宗顾建人汪明春曹宇清李菊湘
- 关键词:白血病RB基因VNTR多态性分析
- 血清铁蛋白与骨髓可染色铁的相互关系
- 1990年
-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78名健康成人的血清铁蛋白(SF)浓度,其中44个男性的SF为88.7±41.0μg/L,34个女性的SF为49.0±24.7μg/L.78个各种不同原因所致贫血病人的SF浓度为1.5~399μg/L,骨髓穿刺物的涂片中可染色铁的含量可划分为5个等级(0~4+).这两项检测所得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等级相关系数rs=0.79,P<0.005,但各组间SF浓度有交叉重叠,个别病例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相差悬殊.铁粒幼细胞百分数与SF亦呈正相关,rs=0.67,P<0.001.SF浓度反映体内铁贮存量比骨髓可染色铁含量更加准确,更有价值.对SF浓度测定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 郁知非廖继东樊淑芬李菊湘
- 关键词:放射免疫法血清铁蛋白铁染色正常人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