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个二次触发型太阳耀斑的射电时间轮廓及其日冕磁结构
- 2006年
- 利用国家天文台(北京和昆明)的射电频谱仪(频段为0.65~7.6GHz)和相关的NORH/17GHz射电以及TRACE/171^°A EUV和Yohkoh/SXT的观测资料,分析了2001/04/10和10/19的2个共生精细时间结构的稀有事件,这2个事件的射电爆发时间轮廓和观测特征相似,通过这2个事件的微波(17GHz)偏振观测资料的比较,发现这2个射电爆发均由包含多重(4极)磁结构的复杂活动区引起,特别指出这2个耀斑最后都导致了耀斑后相的分米波射电爆发(第二次触发耀斑),这可能是后环引起的射电爆发。它们都分别对应于双极磁位形,表明这两次触发耀斑是由相似的耀斑模型产生。2个分米波爆发可能是相似(homologous)耀斑的射电表现,可以推测这两次耀斑的驱动器可能皆是磁流浮现或对消(因为源区有新的单或双极出现或消失),而它们的触发器皆是由双极反向Y型位形(具有一个双极拱的单磁流系统)的磁重联,耀斑后环的演化是导致耀斑后相分米波射电爆发的必要条件。我们认为,这双带耀斑对应的宽带射电爆发辐射机制是回旋同步加速辐射过程,而耀斑后相的窄带分米波爆发的辐射机制是等离子体辐射过程.
- 谢瑞祥郝龙飞颜毅华许春刘玉英施硕彪李维华
- 关键词:太阳射电辐射
- 2003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CME事件的射电初步分析
- 2005年
- 基于我国的太阳射电宽带频谱仪(0.625~7.600GHz)在2003年10月22日~11月3日观测到8个伴生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太阳射电爆发,结合NobeyamaRadioPolarimeter(NORP)的单频观测、NobeyamaRadioheliograph(NORH)、SiberianSolarRadioTelescope(SSRT)的成像观测以及Culgoora和WAVE/WIND的低频射电频谱观测,对8个射电爆发的射电辐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试图从中寻找与CME伴生的射电爆发的特征。
- 姚映波邵承文施硕彪李维华许春刘玉英
- 关键词:太阳射电爆发日冕物质抛射
- 日冕微波辐射甚长周期脉动的观测证据
- 2003年
- 利用国家天文台微波(1.0-2.0 GHz和2.6-3.8GHz)射电频谱仪于1998年9月23日观测到了一个稀少事件,它是一个伴生多重周期脉动、Ⅲ型爆发和类I型噪暴的复杂射电Ⅳ型爆发,着重介绍该爆发所具有的多重长周期(约7.3、4.9、3.7、1.2和0.4分钟)脉动成分。这个长周期脉动可能是归因于在封闭环中的驻波模式,由于光球层速度场驱动的MHD的Alfven驻波横穿磁场,导致了对射电辐射的调制。此外,由于这些脉动存在向下的运动,也不排除在一个封闭环或开放场结构中传播的扰动引起振荡的可能性。因为Alfven波的共振与光球层5分钟振荡模式相联系,所以甚长周期的脉动可能来自光球层驱动源的假设,可以说明日冕磁环和光球层之间存在一个互相耦合的可能性。
- 谢瑞祥汪敏施硕彪许春李维华颜毅华R.A.SychA.T.Altyntsev
- 关键词:日冕微波辐射射电频谱仪磁环
- 一个复杂太阳射电爆发及其微波源区特征的初步研究
- 2004年
- 我国"太阳射电宽带频谱仪(0.7~7.6GHz)"于2001年10月19日观测到的复杂太阳射电大爆发,呈现许多有趣的特征。本文结合NoRH的高空分辨率成像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爆发的微波射电源区的演化特征及与射电辐射特征的关系。还发现微波源的缓慢运动,这可能与爆发所伴随的CME的形成有关。
- 汪敏王昆山谢瑞祥施硕彪王霖刘玉英李维华
- 关键词:射电爆发射电辐射微波源CME
- 太阳分米波尖峰辐射最小带宽的探讨
- 2003年
- 云南天文台0.6~1.5GHz太阳射电快速动态频谱仪,在2001年6月24日的射电爆发中观测到大量尖峰。由于观测仪器有相当高的频率分辨率,使我们可以对尖峰的绝对带宽进行更精细的统计分析。由于尖峰数量很大,特别编制了识别尖峰并测量其带宽的软件来进行统计工作。结果发现76%的尖峰的绝对带宽达到仪器频率分辨率1.4MHz,其相对带宽达到0.1%。这比以前关于尖峰辐射带宽的统计结果要小很多。统计结果支持用ECM机制解释尖峰辐射。
- 汪敏王昆山许春施硕彪李维华
- 关键词:太阳射电爆发
- 太阳短分米波连续辐射中的Ⅰ型噪爆
- 2003年
- 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射电动态频谱仪(1.0~2.0GHz和2.6~3.8GHz)在1998年9月23日观测到伴生Ⅲ型爆发群和Ⅰ型噪爆的分米波Ⅳ型爆发,着重讨论在Ⅳ型爆发衰减相产生的Ⅰ型噪爆,这个噪爆由许多Ⅰ型爆发组成,每个Ⅰ型爆的寿命约为100~300ms,总持续时间大于11min。噪爆辐射的圆偏振度大于Ⅳ型连续辐射爆发,平均偏振度约为64%。这个Ⅰ型噪爆可能类似于高偏振的Ⅲ型噪爆,其辐射机制可能归因于基波等离子体辐射。
- 谢瑞祥施硕彪许春汪敏李维华颜毅华
- 关键词:太阳射电爆发
- 日冕分米波射电甚短周期脉动的观测证据
- 2003年
- 利用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分米波(700—1500 MHz)射电频谱仪”和“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分别于2001年6月24日和1990年7月30日观测到了两个稀少事件,前者是一个小射电爆发,其上升相伴随有短周期(约29、40和100毫秒)的脉动,后者是一个射电大爆发,在2840 MHz上产生了周期约30毫秒的射电脉动。还着重讨论其甚短周期(如29—40毫秒)的脉动现象,甚短周期脉动可能是归因干起源在日冕深处不稳定区域的哨声波束周期链对射电辐射的凋制,或沉降电子束驱动的静电高混杂波,经由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甚短周期的射电脉动。
- 谢瑞祥汪敏施硕彪许春李维华颜毅华
- 关键词:日冕射电辐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