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谊

作品数:56 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波速
  • 15篇地壳
  • 12篇噪声
  • 11篇地幔
  • 11篇背景噪声
  • 10篇地震
  • 10篇青藏高原
  • 10篇S波
  • 10篇S波速度
  • 10篇S波速度结构
  • 9篇上地幔
  • 8篇面波
  • 8篇各向异性
  • 7篇成像
  • 7篇成像研究
  • 6篇反演
  • 6篇层析成像
  • 5篇地壳上地幔
  • 5篇东北缘
  • 5篇双平面

机构

  • 5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中国地震局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作者

  • 56篇李红谊
  • 14篇李信富
  • 11篇郑丹
  • 7篇谭静
  • 7篇周铭
  • 7篇黄忠贤
  • 7篇张冰
  • 5篇刘福田
  • 5篇郑月军
  • 4篇彭艳菊
  • 3篇刘敏
  • 3篇宫猛
  • 3篇江国明
  • 3篇徐小明
  • 3篇李佳鹏
  • 2篇姚硕
  • 2篇钟卫星
  • 2篇孙三健
  • 2篇蒋长胜
  • 2篇钱荣毅

传媒

  • 8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学报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2014年中...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资源导刊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壳构造与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5中国...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1
  • 5篇200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密集流动台阵的多种地震学方法研究龙门山中央断裂带结构
李红谊黄雅芬张玉婷陈辛平葛慧颖卫志杰
夏威夷瓦胡岛地区接收函数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壳幔间断面转换波信息的接收函数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我们采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对夏威夷瓦胡岛地区布设的一个宽频带地震台站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该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的特征,并对所得到的径向接收函数进行时深转换处理,得到该地区410 km间断面的深度信息。结果表明:该台站的西北方和西南方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介质,且该地区410 km间断面的深度变浅,大约为390 km,反映了瓦胡岛下方存在热的地幔熔融物质。
李信富李红谊孙三健周铭谭静
关键词:接收函数
地球科学类新生研讨课的设计与组织形式探讨
2020年
面对大一学生,如何将"教—学"模式转变为"问—答"模式,如何通过研讨实现兴趣建立、基础启蒙和前沿介绍,是新生研讨课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地球科学领域新生研讨课"空间天气与灾害"开设4年来的困难、反馈和改进,从内容筛选、问题设计、组织管理形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任务是提升兴趣、引导方向、明确标准和监督执行,清晰的主题、难易适度的任务和明确的讨论引导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姚硕李红谊江国明
关键词:地球科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
塔里木盆地及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
<正>中国西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及其邻区,由重要的含油气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以及大型造山带(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造山带)组成。塔里木盆地主体是陆壳克拉通,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后又经历了多次沉积过...
张冰周铭李红谊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基于噪声的面波群速度层析成像研究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来研究该区域的面波群速度分布特征,从而为探讨青藏高原地区壳幔结构的不均匀性、青藏高原隆升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和探索地震的孕育、发生的动力学等科学问题提供一些依据。通过收集青海...
宫猛李红谊徐小明李信富贾晋生
关键词:地震学
文献传递
普遍存在的俯冲带下的下地幔各向异性
2019年
2019 年3 月,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Geoscience刊发了文章《俯冲带下无处不在的下地幔各向异性》(Ubiquitous lower-mantle anisotropybeneath subduction zones),该文认为不仅上地幔存在各向异性,下地幔也存在各向异性,但下地幔中的各向异性多局限于约660—1 200 km 深度范围内。该研究为下地幔存在位错蠕变这一论断提供了证据。
陈辛平李红谊Ana M.G.FerreiraManuele FaccendaWilliam Sturgeon
关键词:各向异性下地幔俯冲带上地幔
塔里木盆地及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
塔里木盆地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垂向和横向的不均匀性。横向的不均匀性表现在盆地和造山带的差别,垂向上表现为上地壳和中下地壳的不同。在上地壳,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显示了低速的特征,而天山造山带显示了高速的特征,且塔里...
张冰周铭李红谊
关键词:地壳构造沉积层
文献传递
利用P波接收函数和瑞利面波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北缘S波速度结构
<正>青藏高原是研究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高原隆升机制及亚洲构造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的区域包括秦岭、祁连、东昆仑造山带,柴达木盆地,阿拉善、松潘甘孜以及羌塘地块。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地震局区域数字地震台网、A...
郑丹李红谊谭静欧阳龙斌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
本文收集了安徽、江西、浙江、江苏、湖北和河南六个省的区域地震台网138个宽频地震台站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布设的19个流动宽频地震台站的三分量背景噪声数据,利用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长江中下...
欧阳龙斌李红谊李信富
文献传递
基于噪声成像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塔里木径向各向异性分析
<正>具有复杂地形和构造特征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阐述高原隆升构造变形和探讨壳幔变形耦合机制的理想场所,而具有稳定结构的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和复杂地形的天山地区是研究陆内造山带隆起机制及动力来源的场所。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地震局区...
谭静周铭李红谊李信富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