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浩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槲皮素抑制P38 MAPK通路介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
-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等三大特征。其中的高致残率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DR的发生发展不但与血浆葡萄糖水平相关...
- 李永浩
- 关键词:槲皮素视网膜血管神经病变
- 文献传递
- 蚕食式膜切除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蚕食式膜切除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了行普通撕膜技术的31例(34只眼)和行蚕食式膜切除术的52例(58只眼)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蚕食式膜切除术组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只眼,普通手术组7例(P<0.05);蚕食式膜切除术组术中出血4只眼,普通手术组15只眼(P<0.01);蚕食式膜切除术组术后有6只眼发生Ⅲ级反应,普通手术组有5只眼(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使用蚕食式膜切除术剥膜比较安全,能减少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
- 张静琳吕林吕秀兰李永浩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 降低吲哚青绿着染内界膜对黄斑区毒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可降低吲哚青绿着染内界膜对黄斑区毒性的一种新手术技术。方法对不同原因导致的15例(15只眼)黄斑裂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离联合C3F2填充术。术中在使用吲哚青绿溶液染色内界膜之前,为阻止吲哚青绿与黄斑区及黄斑裂孔底部裸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直接接触,我们用一定量粘弹剂暂时封闭黄斑区及黄斑裂孔。结果术后随访1~6月,平均3.37±1.49月。3只眼(20%)黄斑裂孔未完全闭合,其余12只眼(80%)黄斑裂孔完全闭合,10只眼(67%)术后视力提高。无一例患眼原黄斑裂孔相应区域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结论本手术技术可有效地降低ICG对黄斑裂孔附近视网膜的毒性,有效地保护了黄斑区视网膜。
- 宋志杰吕林张静琳李永浩陈凌燕马静
- 关键词:内界膜黄斑吲哚青绿毒性
- 视网膜特异性Rho启动子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2005年
- 目的:获取视网膜特异性表达Rho启动子基因,为实现外源基因在视网膜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做准备。方法:用酚氯仿异戊醇抽提BLAB/c鼠全基因组DNA;设计引物,从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获得视网膜特异性表达的Rho启动子基因;克隆入PcDNA3.1+载体,酶切、PCR鉴定,上海博亚生物技术公司测序;序列分析。结果:从BLAB/c鼠全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启动子片段;构建重组PcDNA3.1+-Rho载体具有与目标片段长度相符的插入片段,插入方向正确;测序结果分析显示,视网膜特异性Rho启动子高度保守,所获得的BLAB/c鼠Rho启动子与Genebank报道的序列一致。结论:成功获得BLAB/c鼠Rho视网膜特异性启动子,为下一步研究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基因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 吕秀兰吕林李永浩张静琳李石毅
- 关键词:克隆与序列分析RHOPCDNA3视网膜组织PCR鉴定
- 高度近视CNV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的影像特征
- 目的:描述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m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的形态特征,比较mCNV在OCT-A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A)影像特点的不同,评价OCT-A在mCNV的检测能力。
- 李永浩吕林马进迟玮杨秋芬
-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动静脉鞘膜切开术 (arteriovenoussheathotomy)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 ,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1 9例行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患者的术中所见 ,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彩照、眼底荧光造影 (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 ,mERG)等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 ,动静脉鞘膜切开后均可见近端视网膜静脉充盈增加。随访期间术前确诊BRVO的患者有 5例 (5 /1 0 )视力提高 ,术前为玻璃体出血的患者术后有8(8/9)例视力提高。眼底彩照、FFA发现视网膜出血明显吸收 ,血管变直 ,但有新的无灌注区出现。OCT显示黄斑水肿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mERG显示黄斑区反应振幅明显高于术前。 1例患者因反复玻璃体出血再行手术。2例患者因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填充。 2例患者出现黄斑前膜。结论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 ,但仍不是彻底的病因治疗。
- 张静琳吕林李永浩吕秀兰李石毅
- 关键词:外科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手术方法
-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辅助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梁小玲杨诚周焕娇李永浩黄永盛吕林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SDF-1和VEGF的含量研究
- 目的:检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含量,以分析它们与 PDR 新生血管之间的关
- 陈凌燕吕林李永浩
- 文献传递
- 改良式巩膜环扎带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恢复因素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使用一种改良式巩膜外环扎带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了60例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使用改良式巩膜外环扎带及传统环扎带进行了巩膜外环扎术.改良式巩膜外环扎带改变了传统环扎带用硅胶...
- 余曦灵吕林李永浩赵秀娟李石毅
- 卵磷脂络合碘联合糖皮质激素减轻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混浊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卵磷脂络合碘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非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40例(40眼),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及C3F8填充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卵磷脂络合碘,第2组仅应用糖皮质激素。分别于术后2、3、4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患眼玻璃体混浊的等级。结果玻璃体切割术后2、3、4周,第1组与第2组之间玻璃体混浊的等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组低于第2组。结论卵磷脂络合碘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玻璃体混浊的吸收。
- 宋志杰李永浩黄新华吕林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混浊卵磷脂络合碘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