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装置对远端血管抽吸处理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相关血管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TIMI≤1级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支架植入前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并且均成功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均发生无复流,其中试验组无复流发生后应用血栓抽吸装置行抽吸处理,对照组应用血栓抽吸装置在血管远端推注替罗非班与硝普钠,比较两组无复流处理后TIMI血流分级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急诊行PCI术中无复流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梗死区域的心肌再灌注,减少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 李永忠杨宝平于妍崔文建
- 关键词:血栓抽吸导管无复流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Ⅲ型前胶原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以及血清IGF-1与PCⅢ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8例正常人的血清IGF-1、PCⅢ水平。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各项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EH)组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LVMII、GF-1和PCⅢ差别,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清IGF-1和PCⅢ与LVMI的相关性。结果 EH组血清IGF-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HLVH组血清IGF-1显著高于EH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GF-1与LVMI存在正相关(r=0.640,P<0.01)。EH组血清PC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HLVH组血清PCⅢ显著高于EH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PCⅢ与LVMI存在正相关(r=0.423,P<0.01),但在EH组与EH-LVH组各组中血清IGF-1与PCⅢ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①循环血IGF-1、PCⅢ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LVH密切相关,表明其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且可能在高血压心肌重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②IGF-1与PCⅢ之间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高血压心肌重构中没有相关性,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时,IGF-1、PCⅢ这两种体液因子是独立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发挥其作用。
- 李永忠徐义先杨宝平崔文建杨阿妮
-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扩大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PCI术早期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波立维、阿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极化液;治疗组除将硝酸甘油改为丹红注射液外,其余用药与对照组相同。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少。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疗效满意。
- 李永忠徐义先杨阿妮杨宝平崔文健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绞痛丹红注射液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患者预后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2005年1月到2007年5月住院的AMI患者130例,根据入院时有无合并新发RBBB分为AMI不伴发RBB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情况与心血管事件,并随访平均20.8±7.37月,观察各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结果:AMI伴新发RBBB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AMI而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88%,不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18%。在AMI新发BBB患者中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86%,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5.5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随访期间的临床心血管事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期间,AMI伴新发RBBB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发RBBB,QRS的宽度又会增加其临床心血管事件。因此,AMI伴新发RBBB的患者可从早期再灌注治疗中获益最大。
- 李永忠徐义先汪卫东杨宝平包海军杨阿妮崔文建
- 关键词:预后
- 血钾危急值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析患者的血钾检验危急值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今我院心内科门诊与住院患者112例所检测血钾危急值报告时间、内容及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2例血钾危急值中其中高钾患者24例,易并发患慢性心律失常,有98例患者发生低血钾,易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结论血钾危急值处理报告可从制度上确保患者更加安全,应注重危急值在临床中的应用。
- 杨巧林李永忠李国铎徐德萍
- 关键词:血钾危急值检验科
-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6例的临床诊治体会
- 2010年
- 杨阿妮徐义先李永忠杨宝平
-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肌疾病导管消融
-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联合单根环状导管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临床观察
- 2011年
-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中发病率高达0.9%-2.5%,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上升,是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最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的总体效果差。
- 杨宝平徐义先秦立军杨莉杨阿妮李永忠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电解剖标测
- 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分析不同部位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和消融效果。方法经心脏彩超、X线胸片、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后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选择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患者52例,其中右心室流出道起源37例。右心室室间隔前基底段深部肌层起源1例,左冠状动脉窦内起源4例,右冠状动脉窦内起源1例。左心室心内膜希氏束旁起源1例。左后分支起源5例,左前分支起源1例,邻近二尖瓣环前侧壁起源2例。采用起搏标测和或激动标测,1例采用Carto系统标测。射频消融术除1例使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外其余均使用温控导管消融。结果手术成功50例,失败2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复发3例,1例再次消融成功,2例保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杨宝平徐义先秦立军杨莉杨阿妮李永忠李栋崔文建杨成悌
- 关键词: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血浆脑钠肽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血浆脑钠肽(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I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住院的STEMI急诊PIC患者80例,根据术前血浆BNP水平,分为≥296 ng/L组(H-BNP组)40例及<296 ng/L组(L-BNP组)40例,急诊PIC后随访(20.8±7.4)个月,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H-BNP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7.5%,高于L-BNP组的10.0%(χ^2=4.02,P<O.05);随访期间H-BNP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0%,高于L-BNP组的5.0%(χ^2 =4.11,P<0.05).结论 STEMI急诊PIC患者术前血浆BNP水平高,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血浆BNP可作为STEMI急诊PIC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 马富强李永忠杨巧林
- 关键词:心肌梗塞预后
- 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杨宝平徐义先李永忠秦立军杨莉杨阿妮
-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导管消融术心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