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寿

作品数:35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包虫
  • 12篇包虫病
  • 12篇虫病
  • 10篇穿刺
  • 8篇棘球蚴
  • 8篇棘球蚴病
  • 5篇手术
  • 5篇皮穿刺
  • 5篇经皮穿刺
  • 5篇肝包虫
  • 4篇引流
  • 4篇泡球蚴
  • 4篇泡球蚴病
  • 4篇泡型
  • 4篇泡型包虫病
  • 4篇切除
  • 4篇吸刮
  • 4篇肝包虫病
  • 4篇肝泡球蚴病
  • 4篇穿刺引流

机构

  • 27篇解放军第四医...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青海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 2篇解放军536...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青海医学院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青海医学院附...

作者

  • 33篇李永寿
  • 20篇唐群科
  • 13篇张瑛
  • 11篇王校智
  • 5篇张冬天
  • 5篇冯胜利
  • 4篇冯霖
  • 4篇谭洪亮
  • 3篇袁春萍
  • 2篇刘昌
  • 2篇李人立
  • 2篇邵翔龙
  • 2篇王志鑫
  • 2篇樊海宁
  • 2篇魏文辉
  • 1篇张靖垚
  • 1篇郭远明
  • 1篇倪玲芬
  • 1篇刘睿年
  • 1篇周庆

传媒

  • 6篇青海医药杂志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航空医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普外临床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外加压应用于门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腹腔内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外加压应用于门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腹腔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6年11月普外科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腹内出血患者采用腹外加压止血,观察患者休克指数、腹腔...
李永寿谢莉白鹏
关键词:门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经皮穿刺引流与吸刮治疗肝及腹腔包虫囊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1
1994年
长期以来,包虫病经皮穿刺无论作为治疗或其它目的被看作禁忌。1986年始我们用经皮穿刺引流,吸刮囊腔,结合局部和全身用药对302例(361个囊肿)患者进行了治疗,仅1例出现明显过敏反应。对218例进行了随访,最长者已达5年。穿刺后6月,B超显示囊肿缩小停止生长者97.2%(212/218)。1年后随访,B超显示84.4%(130/154)囊肿已消失。5年后随访18例,14例囊肿消失。除2例因脱管导致复发外,均恢复顺利。随访未见异位复发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
王校智李永寿冯胜利
关键词:包虫病穿刺术吸刮引流术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避免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分析本院从2002年—2008年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420例。结果:胆管损伤2例,胆囊管残端瘘1例,胆囊动脉后支撕脱出血转开腹止血术1例。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大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谭洪亮李永寿倪玲芬周庆冯霖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Ⅲ型肝囊性包虫病经皮粗管穿刺治疗450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经皮粗管穿刺治疗肝囊性包虫病(Ⅲ)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皮粗管穿刺治疗肝囊性包虫病(Ⅲ)4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均获成功。未发生肝包虫内囊液溢出及过敏性休克。20例术后出现胆瘘,10例残腔感染。2例出血均获治愈。结论经皮粗管穿刺治疗肝囊性包虫病(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效果与开腹手术一致。同时包虫病穿刺治疗要有选择性。
李永寿唐群科
关键词:肝脏包虫
肝腹腔包虫囊肿经皮穿刺引流与吸刮治疗1106例报告被引量:17
1999年
经皮穿刺治疗包虫病多为单纯的抽吸囊波与向囊内注入无水乙醇与高渗盐水的方法,通称PAIR(PercutaneousPuncture-Aspiration-InjectionReasplration)。这种方法仅对直径小于5cm无明显胆瘘的单囊型包虫病较为合适,而对大多数包虫病患者来讲并不能解决治疗的根本问题。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与研究的专用器械一扩张型多功能套管式穿刺针DMFT(DilataNe-Multy-FunctionTrocar)对肝腹腔包虫病采用经皮穿刺引流与吸刮治疗的方法(PPDC,PercutaneousPunctureDrainageandCurettage)成功地对大部分的包虫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包括对并发症型包虫囊肿、单囊多房型及多子囊型包虫囊肿治疗。采用这种方法可同时移除包虫内囊、子囊及囊内坏死组织,乃至对囊腔胆瘘进行简单的处理等。临床治疗1106(1262个囊肿)例,穿刺后经1~3年随访,结果显示:穿刺后B超下囊肿缩小与不能辨认者在穿刺后6月为95%(923/971),一年为94%(725/773),3年时囊肿在B超下完全消失、无法辨认、缩小或停止生长者总计达93%(416?
王校智鱼昌民冯胜利陈金生李永寿李淑芳唐群科王俊刘庭善顾再芦荆强满堂宝王金铭阿依都
关键词:棘球蚴病外科治疗经皮穿刺
肝棘球蚴病致梗阻性黄疸2例
2000年
唐群科张瑛王校智李永寿王俊李淑芳
关键词:肝棘球蚴病并发症梗阻性黄疸
包虫原头蚴沉降速率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为肝与腹腔包虫病外科临床手术及经皮穿刺治疗的需要,对人及牛羊来源的包虫原头蚴的沉降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排除体内生理条件下对原头蚴沉降速率的影响,又采用穿刺时分层取液计数原头蚴。结果表明:无论牛羊或人包虫原头蚴在包虫原液中或生理盐水中或在体内均沉降很快,平均113.4 mm/10分钟、156.5mm/15分钟。为此,在穿刺治疗前患者只要平卧15分钟,经囊肿上方行穿刺,即使针道有少许上清液漏出,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有活性的原头蚴,待大部分囊液抽完,注入杀灭原头蚴药物后,再拔针时,即使有个别原头蚴漏入针道,有口服药物及机体免疫的多重保护作用,已不会给患者造成更大威胁。手术中只要稍加注意,在减少复发率上有指导意义。
王校智李永寿冯胜利
关键词:包虫原头蚴沉降速率
盆腔包虫囊肿经肛直肠穿刺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
1998年
临床上囊性包虫病好发于肝、肺等脏器,腹腔及盆腔包虫病占第3位[1]。由于肝及腹腔包虫位置高、加之周围一般无脏器覆盖,易于穿刺治疗。但盆脏包虫囊肿位置低,腹面有膀胱(子宫),无法从腹面穿刺治疗。自1990年始我科经肛直肠前壁在B超引导下行盆腔包虫囊肿穿...
李永寿王校智唐群科王俊李淑芳
肝泡球蚴病的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探索对肝泡球蚴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4-07/2004-07收治的62例肝泡球蚴病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62例中有6例实施了根治性肝叶切除。21例患者实施了姑息性切除术,28例液化坏死型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引流治疗。7例不能手术及穿刺治疗的患者应用单纯抗泡球蚴化疗。除单纯抗泡球蚴化疗外,余穿刺及手术患者均结合术前3~7d及术后3~7年应用阿苯哒唑。术后3年随访4组治愈率分别为100.00%,31.25%,22.73%,0.00%。好转率分别为0.00%,37.50%,54.55%,25.00%。稳定率分别为0.00%,25.00%,18.18%,50.00%。无效率分别为0.00%,6.25%,4.55%,25.00%。结论 穿刺及手术+阿苯哒唑治疗是对泡球蚴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较单纯手术治疗相比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对于不能进行手术或穿刺的病例。单纯药物治疗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唐群科张瑛李永寿袁春萍张冬天
关键词:肝泡球蚴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90例高海拔地区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探讨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研究高海拔 (2 2 6 0 m )地区严重创伤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诊断标准。方法 :观察连续收治的 90例高海拔地区 ARDS的临床特征、动脉血气变化、X线胸片改变 ;并与平原 ARDS的诊断标准比较。结果 :高海拔地区创伤性 ARDS患者临床特征是 :1严重呼吸困难或窘迫 ,本组呼吸频率 38~74次 / min,平均 41次 / m in。 2严重紫绀 ,本组血氧饱和度 0 .2 3~ 0 .5 7(平均 0 .34)。 3严重低氧血症 ,Pa O2 2 .2~ 6 .0 k Pa(平均 3.6 k Pa,1k Pa=7.5 mm Hg)。4早期呼碱 ,Pa CO2 <1.5 k Pa,晚期呼酸 ,Pa CO2 >10 .0 k Pa。5氧合指数 (Pa O2 / Fi O2 ) 10 .6~ 2 5 .0 k Pa(平均 13.7k Pa)。6肺泡动脉氧压差 (PA a O2 ) 6 0~ 6 3k Pa(平均 5 8k Pa)。7双肺闻及大量的湿性口罗音和广泛性支气管哮鸣音。 8X线胸片示双肺大片状或云雾状渗出阴影。本组死亡2 3例 ,病死率 2 5 .6 %。结论 :高海拔地区 ARDS患者临床上有它特殊的症状体征 ,特殊的动脉血气变化与 X线胸片的改变。与平原 ARDS相比 ,差异显著。因此 ,建议应尽快建立合理实用的高海拔
郭远明王秀端李永寿叶海利李君王涛张世范高炜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创伤性低氧血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