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113 被引量:764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细胞
  • 32篇骨细胞
  • 26篇软骨
  • 25篇龟鹿二仙胶
  • 21篇软骨细胞
  • 19篇关节
  • 18篇关节炎
  • 17篇血清
  • 16篇合剂
  • 16篇补骨合剂
  • 15篇含药
  • 15篇含药血清
  • 14篇基质
  • 13篇骨髓基质
  • 12篇蛋白
  • 12篇中医
  • 11篇基质细胞
  • 11篇骨髓
  • 10篇骨关节
  • 10篇骨关节炎

机构

  • 67篇福建中医药大...
  • 44篇福建中医学院
  • 12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福建省级机关...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教育部
  • 3篇山东中医药高...
  • 3篇山东省文登整...
  • 2篇福建省中医药...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通市中医院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华中理工...

作者

  • 112篇李楠
  • 67篇王和鸣
  • 13篇张俐
  • 13篇张燕
  • 11篇郑良朴
  • 11篇牛素生
  • 10篇杜江
  • 10篇魏迎辰
  • 9篇李奕修
  • 9篇刘俊宁
  • 9篇黄远鹏
  • 9篇陈泽华
  • 7篇潘在兴
  • 7篇王力
  • 7篇林建华
  • 6篇余添赐
  • 6篇谢丹榕
  • 6篇林一萍
  • 6篇林旭
  • 6篇叶起清

传媒

  • 18篇中国中医骨伤...
  • 12篇中华中医药杂...
  • 8篇福建中医学院...
  • 8篇中医正骨
  • 5篇中国骨伤
  • 5篇风湿病与关节...
  • 4篇中国口腔种植...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第十届中国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福建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骨合剂调节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细胞,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补骨合剂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补骨合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通过形态学、碱性磷酸酶、细胞内骨钙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等指标,对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下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程度进行探讨。结果:一定浓度的补骨合剂可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增强rhBMP2的活性,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补骨合剂的这种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作用与密钙息基本相同。结论:补骨合剂不仅可以增强rhBMP2的活性,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大量分泌Ⅰ型胶原,以利于钙盐沉积;还可以促进rhBMP2诱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从而促进钙、磷在骨表面沉积。
李楠王和鸣林旭郑良朴林一萍沈霖苏友新陈伯仪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补骨合剂RHBMP2骨钙素分化机制
肾虚模型造模方法及相关指标被引量:56
2010年
背景:临床上与肾虚相关的疾病较多,肾虚动物模型往往在这类疾病的实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制造肾虚模型必然会对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目的:全面归纳肾虚模型的各种造模方法、其造模的理论依据、肾虚类型和检测方法及指标意义。方法:电子检索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4/2009收录的肾虚模型相关期刊、会议论文和综述,根据文章的参考文献,对有价值的文献另行检索阅读,分析其造模方法和相关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肾虚模型相关文献46篇。其造模方法主要分为药物干预、手术切除和模拟中医病因病机等3大类;其模型主要分为肾阳虚模型和肾阴虚模型两类;主要通过肉眼和镜下观察、测量相关数据和生化检测的方法来观察动物内分泌、免疫、生殖系统等变化进行判断。目前对肾虚模型中DNA,RNA,蛋白的变化的研究和探讨有增多的趋势,但目前的指标都不是"金指标"。虽然有学者试图找出肾虚的物质基础,但结论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杜江李楠王和鸣
关键词:肾虚模型肾阳虚肾阴虚动物模型激素水平
中医骨伤科常用名词术语(三)
2005年
王和鸣张俐刘献祥林燕萍赖雷成李楠谭远超黄相杰丛海波杨茂清蒋琬君张恩忠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疼痛加重新骨形成关节周围绝经期后
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李楠王和鸣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作用
南少林优化方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短期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南少林优化方案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和附属国医堂医院2017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31肘)与对照组(29例,30肘)。治疗组采用南少林理筋手法、中药外敷、自我推拿及主动功能锻炼的优化方案治疗,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限制活动及肱骨外上髁扶他林外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MEPS),及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MEP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肘关节MEPS、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少林优化方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短期效果佳,该方案具备统一和规范的标准,有利于基层医生和患者的选择及基层医院的推广。
赵常云蕾刘俊宁张燕张燕牛素生
关键词:南少林肱骨外上髁炎
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0
2004年
为探讨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采用含药血清的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 ,分 A组 (巴戟天水提物组 )、B组 (巴戟天醇提物组 )、C组 (对照组 )、D组 (经典成骨诱导组 )、E组 (巴戟天水提物 +经典成骨诱导组 )、F组 (巴戟天醇提物 +经典成骨诱导组 ) ,观察各组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比活性及骨钙素含量 ,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反应强弱的顺序为 F组 >E组 >D组>B组 >A组 ,C组为阴性 ;碱性磷酸酶比活性和骨钙素 ( BGP)含量测定结果为 :A、B、D、E、F组在同一时间点均高于 C组 ( P<0 .0 5 ) ,E组、F组在同一时间点均高于 D组 ( P<0 .0 5 )。说明巴戟天水提物及醇提物均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
王和鸣王力李楠
关键词:巴戟天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BMSCS骨钙素
补骨合剂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为观察补骨合剂对骨髓基质细胞 ( MSC)增殖的影响 ,采用贴壁分离筛选法对 MSC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分析 ,用 MTT法检测补骨合剂对 MSC增殖的影响 ,结果发现补骨合剂刺激 MSC增殖与药物浓度有关 ,浓度为 1 0 0 μg/ml时达到最大效应 ,说明补骨合剂可以直接刺激 MSC增殖 ,使成骨细胞转化的数量增加 。
李楠王和鸣郑良朴林一萍陈玉春
关键词:补骨合剂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MSC中医
中药对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雒焕生李楠王和鸣
关键词:中药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
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RANKL/RANK/OPG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RANKL/RANK/OPG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干预8周后运用Western-blot检测OPG、RANK、RANKL蛋白表达。结果:中药各剂量组OPG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而RANK、RANKL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1)。随用药剂量的增加,OPG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RANK、RANKL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温阳补肾方能激活RANKL/RANK/OPG通路,提高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股骨头组织中OPG的表达,抑制RANK、RANKL的表达,从而刺激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功能及活性,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机制之一。
宋红梅魏迎辰吴斌李楠王和鸣
中医骨伤科教材建设结硕果
2007年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于1981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中医骨伤专业,办学初期张安桢、王和鸣教授自编教材《中医伤科学基础》、《中医正骨学》,并于1986年由厦门大学海外学院出版,198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年福建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首批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福建省“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张俐李楠高弘建
关键词:手外伤高压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