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杨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后现代
  • 2篇证法
  • 2篇体育
  • 2篇体育记者
  • 2篇主义
  • 2篇总体性
  • 2篇现代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记者
  • 2篇白人
  • 2篇辩证
  • 2篇辩证法
  • 1篇代文
  • 1篇颠覆
  • 1篇信条
  • 1篇性别
  • 1篇叙事
  • 1篇异化
  • 1篇身份

机构

  • 11篇同济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李杨
  • 2篇韩晓丽
  • 1篇刘羽涵
  • 1篇张坤

传媒

  • 3篇英美文学研究...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理论学刊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外国文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历史观被引量:3
2012年
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历史情结而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福克纳、沃伦、泰特等"南方文艺复兴"代表作家执着地回望、沉思南方的历史,努力从中发掘、揭示出过去的意义与价值,阐发他们对历史的本质与功能的独特认识与理解。历史被认为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庞大有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延伸到现在以至于未来,历史由于其特殊的本质不仅对个人定位自我、获得身份认同至关重要,也是人获取知识和力量的源泉。这一历史观构成了"南方文艺复兴"的一个标志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统摄了作品的主题、结构和人物命运。
李杨张寅佩
关键词:历史观身份认同启迪
后现代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20世纪下半叶的后现代时期,以詹姆逊为代表的晚期马克思主义学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生产方式"理论为主导符码、"总体性"范畴为终极视域、"辩证法"为评判范式解析后现代文化现象,形成了一个虽具体表述不一但基本立场相同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阐释话语,迥异于利奥塔、福柯、德里达等对后现代的论述。这些观点在世界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蕴涵普遍性规律、具有跨越时空的特质,对现实依然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李杨韩晓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总体性辩证法
巴瑞·汉纳的小说对美国内战的去神圣化
2022年
“内战”是美国南方历史上至关重要一页,也是内战后南方文学,尤其是“南方文艺复兴”的经典主题之一。以叛逆、颠覆著称的当代南方作家巴瑞·汉纳的小说批判性重返“内战”,以后现代质疑精神祛除其神圣外衣,解构其英雄形象,消解其正当性,揭露其野蛮性,显示“内战”历史人为建构性及可能掩盖的谬误、虚假、阴暗,为全面客观再审视内战、南方文学和美国历史提供了新向度。
李杨陈梦
关键词:内战后现代
“庶民翻天”:论当代美国南方穷白人文学的崛起被引量:1
2018年
过去40年,美国南方穷白人作家冲出长期深陷的边缘地带强势崛起,突破对他们这一阶级根深蒂固的认知偏见,认领穷白人身份,阐述其生存至上价值观,解构其被模式化的形象,展示真实自我,使穷白人以局内人讲述的故事从几乎零起点迅速成长为南方文学的一个重要类型,重塑了南方叙事的母题及内容,推动南方文学从高雅贵族传统向贫民大众视域转变,当仁不让代表当代南方白人文学主流,书写着南方文学新经典。
李杨于诚
梅森对南方男性的重塑被引量:1
2017年
美国当代南方作家鲍比·安·梅森以开放、去中心、质疑权威的精神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当今南方男性气质的衰变,男性为此做出的徒劳捍卫以及对女性气质的吸纳,挑战了旧南方绅士的经典形象,颠覆了传统南方文化二元对立的性别规范和思维模式以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父权制霸权。梅森否定性别身份生物决定论,认为社会因素在其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性别身份不应是一个僵化、封闭的概念,应赋予其流动、交融性。她笔下与传统模式大相径庭的男性群体是她为与时俱进,重塑男性角色,再造性别关系做出的大胆探索,也揭示了南方生活、价值观的嬗变及其在当今语境中的新形态。
李杨张坤
消费视域下《体育记者》对“南方文艺复兴”价值观的颠覆
2014年
《体育记者》讲述了消费视域下南方人巴斯克姆怎样漂泊异乡,借助商品消费获得感官满足和心灵依托,定位身份,在精彩纷呈的世界里触摸生活的质感和希望,以他的行为及所奉行的浅表思维、物质崇拜、享乐主义和活在当下的信条颠覆了"南方文艺复兴"注重历史的教育、启迪、身份定位作用,将故乡、家庭奉为精神皈依的价值观,彰显了其在新时代的陈旧与虚幻及被摈弃的必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变迁的深刻,重塑了南方文学,使其从"南方文艺复兴"及以前崇尚精神、传统、真理的种植园、乡下、小镇话语转向强调物质、即时、浅表的城市、商品消费叙事。
李杨
关键词:颠覆价值观
现代与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影迷》和《体育记者》主题比较
2010年
本文以《影迷》和《体育记者》对普通生活的不同认知为切入点,结合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其中所折射的现代与后现代价值取向的差异,认为《影迷》的主人公波令不甘于沉溺普通生活而进行精神求索,《体育记者》的巴斯克姆尽情享受普通生活而怡然自得,具有象征意义,正是他们对精神与物质这类人生基本命题给出的时代回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不同历史、文化时期人们对普遍准则、原理构建的宏大叙事的遵守或摒弃。
李杨
关键词:异化后现代宏大叙事
论《小镇》里“穷白人”斯诺普斯形象的模式化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探讨了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小镇》中南方"穷白人"形象的塑造,将其与"南方文艺复兴"之前及同时期的南方文学作品进行了纵向与横向比较,认为这是一种沿循了旧南方上流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模式化现象,显示了这一社会群体对南方穷人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对他们在新时代变革中的崛起流露出了焦虑与恐惧,对旧秩序的衰落显示了惆怅与不舍,是其阶级、意识形态立场与情感的告白。
李杨刘羽涵
关键词:《小镇》斯诺普斯
作为阶级反话语的美国南方穷白人“粗悍文学”被引量:1
2020年
20世纪80代以来,美国南方“粗悍文学”崛起,重塑穷白人在南方的社会、历史定位,置换其被旧南方主导话语规训的他者身份;诉说其冷峻灰暗的乡村生活及向城而生的人生抉择,拆穿留恋农业社会,忌惮工业文明的田园叙事;打造其多维、人性化形象,消解模式化形象对人们贬低、歧视穷白人的认知归导;形成了对抗、解构上层社会“南方神话”的劳动阶级反话语,助力穷白人摆脱边缘、弱势地位,推动南方文坛权力格局演变及文学视角的大众转向。
李杨于诚李英华
关键词:阶级权力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后现代文化阐释被引量:3
2017年
以詹姆逊、哈维、伊格尔顿、德里克等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探讨后现代文化现象,将"生产方式"界定为后现代文化的生成机理,基于"总体性"对其进行解析,强调在所谓碎片化、微小化、断裂感的后现代文化里追求宏大历史叙事与真理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以"辩证法"为审视范式,希冀从正反两面对后现代文化做出更为客观真实的评价,继而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属性的后现代阐释话语,在世界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是蕴涵普适性价值的思想体系,具有跨时代征候,即使在后现代语境中对现实依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阐释力。
李杨韩晓丽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总体性辩证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