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杨

作品数:29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农业
  • 4篇银行
  • 4篇企业
  • 3篇洞庭湖
  • 3篇洞庭湖流域
  • 3篇生产率
  • 3篇流域
  • 3篇湖流
  • 3篇互动
  • 2篇动机
  • 2篇灾害
  • 2篇商业银行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水资源
  • 2篇农业技术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自然灾害
  • 2篇乡镇企业

机构

  • 23篇湖南农业大学
  • 8篇国防科学技术...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财政部财政科...
  • 2篇重庆广播电视...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28篇李杨
  • 11篇欧朝敏
  • 3篇金雪军
  • 2篇高鸣
  • 2篇张兴梅
  • 2篇李景保
  • 2篇常疆
  • 1篇郭滕达
  • 1篇周亮
  • 1篇伍贤旭
  • 1篇郭建谱
  • 1篇左杰
  • 1篇喻小红
  • 1篇王良健
  • 1篇覃炳庆
  • 1篇王军辉
  • 1篇侯方玉
  • 1篇尹辉
  • 1篇朱佩娟
  • 1篇李明贤

传媒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乡镇经济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科研管理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世界农业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南方农村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热带地理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资源约束视角下洞庭湖三口河系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14年
随着三口河系从长江干流分流量的不断减少,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凸现。在这一背景下,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洞庭湖三口河系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认为:生态修正模型是粮食生产与饲草家畜养殖相协调的农业生态模式,因为在经济效益、总用水量和每万元经济效益用水量三个指标上都优于传统农业模式,实现了在总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减少了总用水量和每万元经济效益用水量。发展集特色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是该地区在水资源约束下的农业产业优化的方向与重点。
李杨李明贤
关键词:水资源约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特色农业
基于安全系数优化的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
斜拉桥因其受力特性与良好跨越能力已成为大跨径桥梁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桥型之一,而合理成桥状态研究是斜拉桥设计流程中的核心环节。为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不断突破,应该使当前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优化研究的方向不再局限于关注结构受力上,...
李杨
关键词:斜拉桥成桥状态优化设计安全系数
文献传递
技术引进对我国R & D投入总量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总额不断提高,R&D投入也迅速增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探讨技术引进对R&D投入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总量上看,R&D投入促进了技术引进,技术引进却没有有效带动R&D投入的增加,但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结构上看,则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具体分析,技术引进对R&D投入结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金雪军欧朝敏李杨
关键词:技术引进R&D投入
避洪耐涝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案例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退田还湖区发展避洪耐涝生态农业,是提高移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和拓展安置容量的重要途径。根据洞庭湖区的农业优势和退田还湖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将其发展的总体方向确定为实现避洪耐涝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其基本思路是:(1)双退垸行洪区面对洪水渍水重点发展耐涝性强的水生蔬菜、水生饲料及特种名优渔类产业;(2)单退垸区避开洪水重点发展粮油、林草、畜牧业等主导产业;面对洪水、渍水发展耐涝性强的水禽和特种水产养殖业;(3)蓄洪垸区避开特大洪水大力发展粮食、经济作物,突出发展草食牧畜业,积极发展水禽和特种渔类养殖业。通过发展差异性的避洪耐涝生态农业,建设具有支柱产业链特色的粮油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基地、林木、蔬菜生产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最终实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
常疆李杨朱佩娟尹辉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农业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突发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损失,通过物质效应、心理效应和破窗效应等渠道作用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从而影响到经济结构;以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为例,说明自然灾害对湖南省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同时印证所提出的作用机理。
李杨乔李明
关键词:突发性自然灾害
乡镇企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长短期互动的定量分析
2011年
只有在乡镇企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乡镇企业融资难这一顽疾。我们将两者之间的互动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ECM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带动了乡镇企业的成长,但乡镇企业却没有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从长期看,两者之间存在且只有一个均衡关系。一旦偏离这一均衡,就存在着自我修正机制,使其从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发展。只有有针对性地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才能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李杨欧朝敏郭滕达
关键词:乡镇企业股份制商业银行ECM模型
湖南省农业水灾演变特征及预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湖南省1950-2013年农业水灾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移动平均法等方法,分析了农业水灾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64年来以农业轻灾频率最高,重灾和特大水灾多发生在1982-2005年间,约4-5年一次。农业受灾率异常指数于1955-1963年、1965-1968年、1970-1979年、2004-2013年出现4个低谷值,分别为-0.773 6、-0.751 9、-0.817 2、-0.793 7;于1980-1984年、1987-1999年、2001-2004年出现3个高峰值,分别为0.845 0、2.150 4、2.316 5。农业成灾率异常指数于1950-1953年、1955-1987年、1988-1990年、1996-1998年、2000-2001年、2008-2013年出现6个低谷值,分别为-0.657 1、-0.747 8、-0.262 3、-0.600 9、-0.324 8、-0.327 6;于1953-1955年、1987-1989年、1990-1995年、1996-1998年、2001-2004年出现5个高峰值,分别为0.757 8、1.888 2、1.100 7、2.730 1、2.862 4。2005至2013年受灾率和成灾率两异常指数呈同步下降趋势。并运用最优气候均态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8年和2023年可能发生农业重水灾,其余年份的受灾和成灾情况均为轻灾。
李杨王琴王丹阳
评价地方政府信用的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根据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文章首先提出较为完整的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特尔菲法确定了各单项指标的权数和定性指标的标准值;最后在得出单项指标评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确定评价总值,能够比较正确地评估地方政府信用状况。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李杨王良健欧朝敏
关键词: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特尔菲法
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与调控措施被引量:8
2017年
在选择表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的5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DEA模型和GIS技术,评价湖南省14个市州2011—2013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有效性的时空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13年全省14个市州中有7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有效,7个市州相对无效。2在相对无效的7市州中,存在农业耗能、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农业年供水量过剩,以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收入和粮食单产产出不足的问题;在相对有效的7市州中,投入指标值减少幅度不大,产出指标值增加幅度不显著,其主要是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投入要素组合比例不合理、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科技含量不高等原因所致。3必须建立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设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研发和推广运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集资金、法律、经济于一体的管理保障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李杨樊雯雯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技术农业投入DEA模型
三峡库区重庆城区段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以三峡库区重庆主城区段水体底泥为研究对象,对其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主城区段底泥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长江段,嘉陵江段污染较轻微,主要污染元素为Cu,Pb、Zn,其含量与背景值相差不大,重金属污染程度综合排序为Cu〉Zn〉Pb,各重金属含量都是在70—90cm深度之间达到最大值,主要污染河段为珊瑚坝、磁器口和广阳坝河段;与前人研究的五大湖区的结论进行对比表明,由于Cu的浓度很高致使研究区域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高于五大湖。
张兴梅刘艳艳郭建谱李杨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长江三峡水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