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期斌

作品数:32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动力学
  • 9篇分子
  • 8篇分子动力学
  • 6篇动力学模拟
  • 6篇分子动力学模...
  • 4篇动力学研究
  • 4篇有机朗肯循环
  • 4篇朗肯循环
  • 3篇烟气
  • 3篇烟气处理
  • 3篇烟气处理系统
  • 3篇侦测
  • 3篇制冷
  • 3篇全程控制
  • 3篇热水器
  • 3篇主系统
  • 3篇控制系统
  • 3篇回收
  • 3篇回收过程
  • 3篇教学

机构

  • 32篇重庆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32篇李期斌
  • 26篇刘朝
  • 10篇徐肖肖
  • 3篇张诚
  • 2篇刘浪
  • 2篇洪光
  • 2篇张路
  • 1篇余伟
  • 1篇张亚
  • 1篇张晓敏
  • 1篇王志华
  • 1篇高虹
  • 1篇黄金保
  • 1篇成庆林
  • 1篇刘扬
  • 1篇张智
  • 1篇彭向和
  • 1篇冯超
  • 1篇付涛
  • 1篇黄橙

传媒

  • 1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黑龙江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_4/H_2S在TiO_2纳米通道中吸附分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18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H_4/H_2S混合流体在TiO_2纳米通道中吸附分离的过程。结果显示,TiO_2纳米通道对H_2S的吸附分离能力大于其对CH_4的吸附分离能力。当体系施加电场时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纳米通道对H_2S的吸附分离能力,但是随着电场增强,分离能力提升不大,表明电场的影响是有限的。而通道内壁TiO_2粒子振动条件下吸附分离效果也比壁面粒子固定不动时的效果好。根据研究,建议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采用TiO_2纳米通道分离吸附CH_4/H_2S混合流体,降低天然气中H_2S的浓度。
李期斌唐启忠胡洁瑶刘朝
关键词:CH4H2S分子动力学
重庆大学“工程热力学”全英文授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1年
重庆大学工程热力学课程教研组针对本课程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这一主要问题,对工程热力学课程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工程热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实现新的教育理念和以学术型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能源动力类相关课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抓住热力学理论的内核和新形势的发展趋势,探索了卓越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李期斌刘朝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全英文教学个性化教学
HFO-1336mzz(Z)氧化分解机理的DFT研究
2019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HFO-1336mzz(Z)(CF_3CH=CHCF_3)的氧化分解机理进行研究,对可能的反应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FO-1336mzz(Z)氧化分解的起始反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质自身的热分解,另一类是工质与氧气碰撞产生的分解。研究发现工质与氧气碰撞发生的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比工质自身的热分解要低,因此HFO-1336mzz(Z)更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在随后的链式反应中,各反应路径的反应能垒普遍低于起始反应,说明自由基与工质分子的碰撞会加快工质的分解;并且大部分的链式反应是放热反应,可以为体系提供能量,促进反应的进行。本文从分子的角度对HFO-1336mzz(Z)的氧化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为HFO类工质的氧化分解研究提供了参考。
霍二光刘朝徐肖肖李期斌
铜/金纳米涂层在温度梯度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溅射制备和理想化建模得到调制周期为1.8 nm铜/3.6 nm金的纳米涂层样本,并研究涂层结构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纳米涂层在过渡界面处均存在共格生长界面层结构,其中溅射制备得到的涂层中存在一定的空位缺陷。这些缺陷将阻碍纳米涂层中的能量传递。同时共格生长界面层中的晶格失配和空位缺陷使得过渡界面层中粒子的活动能力增大,可能造成涂层在热应力作用下的失效。涂层中粒子运动功率图谱表明声子传递无明显规律。
李期斌唐启忠刘朝彭铁锋张晓敏彭向和黄橙付涛赵胤伯冯超
关键词:温度梯度分子动力学
一种新型吸附式压缩储能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吸附式压缩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内循环流动有工作流体;储能器;热压缩部件;第二换热器;膨胀机,膨胀机连接有发电机;预冷器,预冷器转化工作流体状态至热压缩部件;其中,工作流体依次流经热压缩部件...
李期斌王鹏来刘朝吴闯
工程热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7
2021年
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工程热力学课程中,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祖国建设、科研精神、建设成就、科技前沿相结合,有效契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紧迫感,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进而实现了学生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水平双发展,学生考核成绩稳步提高,精神风貌大为改观,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李逍霄李期斌刘朝吴闯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教学方法
管输含蜡原油多相体系析蜡胶凝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8
2020年
为从微纳尺度探究含蜡原油多相体系相变析蜡和核化胶凝过程的微观动力学机制,建立表征分子动力学体系模型和力场模型,提出移热强度法,实现含蜡原油多相体系的同步降温。结果表明:初始蜡晶在多相体系中首先溶解并扩散,形成无规则分布;然后在盒子四周各自团聚,形成体积较小的蜡质晶体并析出;蜡质晶体作为核化中心,与体系中的游离分子发生异质成核作用而形成团簇;团簇可提供更多键合点,彼此之间相互交联、聚集、生长,形成三维空间网络,在宏观表象上形成稳定的胶凝结构,堆积在管壁上,影响含蜡原油的安全经济输送。该结果为含蜡原油生产过程清防蜡及生产管理提供支持。
成庆林甘亦凡王志华刘朝李期斌刘扬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含蜡原油管输
一种基于热渗透原理的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渗透原理的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包括,能利用低品位热源加热海水的加热装置;基于疏水性多孔膜的热渗透淡化模块,包括淡水侧、海水侧以及位于淡水侧和海水侧间的疏水性多孔膜;水...
刘朝肖婷予刘浪李期斌徐肖肖林志忠
文献传递
一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喷射式制冷复合的空调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喷射式制冷复合的空调系统,包括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单元、太阳能喷射制冷单元和冷却水单元,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单元包括喷射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单元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热端和半导体制冷片冷端...
李期斌邓欣欣刘朝洪光
文献传递
纳米通道壁面晶面结构对吸附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流体在晶面结构为FCC100、FCC110、FCC111壁面上的吸附现象,结果表明壁面结构对粒子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三种晶面结构的吸附区产生的吸附作用力不相同,FCC110结构壁面的吸附粒子更贴近壁面,FCC111结构壁面吸附的粒子最多。在纳米尺度下定义壁面相对光滑度来表征壁面结构对粒子的吸附影响。随着纳米通道壁面的相对光滑度减小,壁面的吸附作用力减小,壁面吸附的粒子数减少,吸附数密度降低,吸附的粒子贴近壁面。最后提出了一种推测纳米通道吸附最优孔径的方法。
李期斌刘朝高虹张智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