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智渝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动力学
  • 5篇合金
  • 5篇非晶
  • 4篇纳米
  • 4篇非晶合金
  • 4篇催化
  • 3篇纳米镍
  • 3篇纳米镍粉
  • 3篇超细粒子
  • 2篇水合
  • 2篇水合肼
  • 2篇硼氢化
  • 2篇硼氢化钠
  • 2篇氢化
  • 2篇氢化钠
  • 2篇微观动力学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镍
  • 2篇糊状
  • 2篇化学法制备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 6篇江苏广播电视...
  • 1篇江苏城市职业...
  • 1篇淮阴市广播电...

作者

  • 14篇李智渝
  • 10篇沈俭一
  • 4篇韩承辉
  • 3篇陈懿
  • 1篇冯国刚
  • 1篇王益
  • 1篇胡征
  • 1篇杨丽筠
  • 1篇张庆红

传媒

  • 4篇江苏广播电视...
  • 3篇化学学报
  • 2篇化学通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纳米金属镍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金属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少量的硼氢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镍的醇水溶液中,诱导反应发生,再加入氢氧化钠与水合肼糊状混合物。反应后,产物经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可制得纳米镍粉;硼氢化钠质量是镍盐的0.2‰-...
沈俭一李智渝韩承辉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金属镍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金属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少量的硼氢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镍的醇水溶液中,诱导反应发生,再加入氢氧化钠与水合肼糊状混合物。反应后,产物经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可制得纳米镍粉;硼氢化钠质量是镍盐的0.2‰-...
沈俭一李智渝韩承辉
文献传递
表面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
1998年
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表面反应动力学机理的新方法——多相催化微观动力学分析,通过对表面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的估计,估算出基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从而描述催化反应的特征。
李智渝王益沈俭一
关键词:微观动力学
纳米TiO_2-Cu_2O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采用钛酸丁酯水解和肼还原醋酸铜的方法制备出TiO2-Cu2O复合氧化物,研究了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催化剂投加量、溶解氧、H2O2等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探讨了Cu2O及TiO2-Cu2O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TiO2和Cu2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使得复合氧化物的活性比单一的Cu2O高。Cu2O光催化的氧化物种为·OH和光生空穴。光生电子(e-)还原吸附在Cu2O表面上的氧,产生超氧阴离子,然后再进一步生成·OH,光生空穴(h+)无法直接将吸附在Cu2O表面的OH-氧化成·OH。
韩承辉李智渝沈俭一
关键词:活性艳红X-3B光催化
溶液中肼还原钴离子制备纳米金属钴的反应动力学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加入NaBH4作为诱导剂,可在室温下引发肼与Co2+在水-乙醇体系中的还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金属钴粉.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分二段进行:第一段主要发生Co2+被N2H4还原的反应(2Co2++N2H4+4OH-=2Co↓+N2↑+4H2O),第二段主要为金属Co催化的肼分解反应(N2H4=N2↑+2H2↑)和歧化反应(3N2H4=N2↑+4NH3↑).Co2+被N2H4还原是典型的自催化过程,因此,加入少量NaBH4即可在288K下启动反应.通过测量气体产物的生成速率,获得了Co2+还原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发现Co2+,N2H4和产物Co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0和1,反应活化能约为89kJ/mol.调节Co2+的浓度,纳米金属钴的表面积可从11增加到25m2/g.
李智渝韩承辉沈俭一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自催化反应
肼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以肼作还原剂在水-乙醇体系中能够制备出高纯度的纳米镍粉。该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NiCl_2与N_2H_4的反应分两段进行,且在第一阶段反应中,对反应物Ni^(2+)、N_2H_4和产物Ni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0和1级。此外,对N_2H_4和Ni^(2+)的不同摩尔比对反应也存在影响。
冯国刚李智渝
关键词:纳米镍粉反应动力学
超细非晶镍合金的化学制备及类金属元素对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9
1995年
常温下分别使用KBH_4和NaH_2PO_2在水溶液中还原Ni^(2+)制得了Ni_(65)B_(35)和Ni_(89)P_(11)超细非晶合金(UFAAP),同时使用KBH_4和NaH_2PO_2还原Ni^(2+)制得了Ni_(73)P_(13)B_(14)UFAAP.Ni—P的粒径较大,约为110nm,Ni—B的粒径较小,约为20nm,Ni—P—B的粒径居其之间,约为40nm.XPS表明,Ni—P间的相互作用强于Ni—B间的相互作用,Ni—P—B中P的电子状态与Ni—P中的相似.Ni—P—B比Ni—P的比表面积高得多,Ni—P—B比Ni—B和Ni—P具有更好的非晶态稳定性,在573K热处理,它的非晶态保持完好.晶化结果也表明Ni—P—B中Ni—P间的相互作用比Ni—B间的强.
沈俭一张庆红李智渝陈懿
关键词:镍催化剂非晶合金超细粒子晶化
诱导自催化法制备Ni-P超细非晶合金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7
1994年
加入诱导剂(如KBH_4)可使Ni^(2+)与H_2PO_2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便于测量反应中放出的H_2体积,有利于研究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反应为二级自催化反应,反应活化能约60kJ·mol^(-1).pH值不影响反应速率常数,但pH值越大,反应诱导期越长,一般可在40min内完成.由于加入诱导剂能一次成核,生成的Ni-P非晶合金为均匀的球形颗粒.
沈俭一李智渝胡征洪建明陈懿
关键词:镍-磷非晶态合金
Ni-B超细非晶合金的化学制备、反应机理及性质研究被引量:36
1995年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NiCl2与KBH4的反应及其产物Ni-B超细非晶合金的性质,详细探讨了反应的电化学基础和反应过程及机理.发现Ni(2+)与的反应由三个独立的基本反应组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分解即与H2O的反应,Ni-B则产生于Ni(2+)的还原(被)和离子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反应液的pH值可自动恒定在3.18左右.在总包反应中,完全还原1molNi(2+)需要消耗1.84mol,其中的分解反应约占48%.根据反应机理可计算产物的组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测定值完全一致.电镜测定表明,反应产物呈非晶态,粒径约400.
沈俭一李智渝陈懿
关键词:金属玻璃超细粒子反应机理
Fischer-Tropsch合成
1992年
用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烃类的方法称为Fischer-Tropsch(F-T)法。它起源于20年代的德国,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曾发展到年产70万吨燃料油的规模。50年代,南非的Sasol-I投入运行,年处理煤达350万吨。此后由于石油化工的蓬勃发展。
李智渝沈俭一
关键词:F-T合成热力学动力学催化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