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晨光

作品数:161 被引量:73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脊柱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 27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2篇椎间盘
  • 30篇益气
  • 30篇颈椎
  • 30篇化瘀
  • 28篇益气化瘀
  • 25篇退变
  • 25篇补肾
  • 24篇骨质
  • 24篇骨质疏松
  • 21篇细胞
  • 20篇椎间盘退变
  • 19篇肾方
  • 19篇颈椎病
  • 19篇补肾方
  • 18篇益气化瘀补肾...
  • 18篇化瘀补肾
  • 17篇骨质疏松症
  • 16篇制剂
  • 16篇软骨
  • 15篇动物

机构

  • 161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教育部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上海市杨浦区...
  • 3篇西安市红十字...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上海市中医老...
  • 1篇常州市武进中...

作者

  • 161篇李晨光
  • 134篇王拥军
  • 127篇施杞
  • 71篇周泉
  • 62篇周重建
  • 54篇梁倩倩
  • 53篇崔学军
  • 46篇卢盛
  • 43篇舒冰
  • 37篇赵永见
  • 37篇唐德志
  • 34篇卞琴
  • 29篇刘梅
  • 29篇胡志俊
  • 29篇王晶
  • 21篇赵东峰
  • 19篇唐占英
  • 14篇侯炜
  • 13篇杨燕萍
  • 12篇刘书芬

传媒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骨伤...
  • 6篇中西医结合学...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中医杂志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3篇全国第二届中...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第三届全国脊...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第十二届国际...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2010中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2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26篇2008
  • 18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4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调衡筋骨法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施杞教授提出筋骨病"脏腑气血失和,筋骨失衡"的发病病机,临证中"法宗调衡",通过调衡筋骨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形成了"气血为纲,脏腑兼顾,筋骨并重"的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筋骨病理论与治法研究体系",创立了退变性筋骨病系列防治方法,形成了系列调衡筋骨的手法和功法,并在颈椎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等疾病的康复临床中广泛应用。
胡志俊唐占英叶秀兰卞琴梁倩倩钱雪华赵光复李晓锋李晨光王拥军施杞
一种快速检测中药复方制剂中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质量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检测中药复方制剂中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尤其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防己黄芪汤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50%甲醇超声提取,应用HPIC-DAD法一次性同时测定防己黄...
王拥军施杞刘书芬隋璐梁倩倩李晨光崔学军杨燕萍唐德志王成龙舒冰王晶贾友冀王洪伸李晓峰陈岩李金龙卢盛赵永见杨龙薛纯纯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制剂,由补肾中药与药物辅料制备而成,所述补肾中药的组成及其重量份为:淫羊藿30~9、骨碎补30~9、女贞子30~9、牛膝30~9、独活25~6。本发明遵循温补肾阳的治疗法则,...
王拥军唐德志张宁舒冰李晨光赵永见笪巍伟李强王强赵东峰王晶刘书芬杨铸卞琴杨锋施杞
文献传递
维生素D结合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1959年,Hirschfeld等1]首次在人体血浆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根据其免疫学特性命名为簇特异性成分(group-specific component),简称为GC蛋白;同年,Thomas等也在人体血浆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因其能与维生素D相结合而被称为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直至1974年,经Daiger等[2]验证GC蛋白也能特异性结合维生素D,从而认定两者为同一蛋白。DBP作为多基因簇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的转运、巨噬细胞活化、肌动蛋白清除和脂肪酸的结合等[3]。
杨骏杰张岩李晨光王晶赵永见赵东峰张浩王拥军施杞舒冰
关键词:DBP糖尿病患者等位基因基因多态性结合蛋白
左归丸、右归丸改善骨密度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唐德志李晨光崔学军杨峰赵东峰杨铸高翔梁兴伦曾玉红李晓锋卞琴舒冰王晶笪巍伟莫文吴弢施杞王拥军
关键词:左归丸右归丸骨密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随机对照试验
抗Fas抗体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其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抗Fas抗体诱导大鼠终板软骨细胞凋亡模型,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否有延缓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软骨细胞中整合素βl和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的表达情况。方法取大鼠颈椎软骨终板软骨细胞行体外培养,应用抗Fas抗体(500ng/ml)和人重组IGF—l(50ng/ml)处理。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TUNEL法观察软骨细胞凋亡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Bcl-2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整合素βl和FAK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培养出软骨细胞并维持其表型。抗Fas抗体诱导软骨细胞发生凋亡,TUNEL染色证明软骨细胞凋亡率升高,透射电镜检查发现典型凋亡小体。与正常组比较,诱导凋亡组Bcl-2表达降低而Bax表达升高,整合素βl和FAK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下调;抗Fas抗体与IGF-I联合干预后,Bcl-2表达升高而Bax表达降低,整合素βl和FAK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抗Fas抗体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终板软骨细胞凋亡,抗Fas抗体与IGF-I联合应用,能延缓软骨细胞凋亡的过程,维持软骨细胞的功能。
王拥军施杞周泉孙鹏李晨光周重建吕维加梁智仁
关键词:软骨细胞细胞凋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痛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剂由药材黄芪、淫羊藿、墨旱莲、丹参、怀牛膝、青风藤的水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制粒、压片制成。所述药材通过水浸泡,水煎煮后,合并煎煮液浓缩至密度约为...
王拥军施杞张宁唐得志江雪琴崔学军周泉李晨光周重建卢盛段晓堃舒冰卞琴梁倩倩侯炜徐浩杨铸
文献传递
Smad3基因敲除小鼠椎间盘退变的动态观察
目的:动态观察 Smad3基因敲除小鼠颈椎间盘胶原的变化,探讨 TGF β/smad3触发退变的机制。方法:繁殖 Smad3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以同龄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病理组织学染色法观察颈椎间盘形态及Ⅰ、Ⅱ和Ⅲ型胶...
李晨光施杞王拥军
文献传递
一种拱形可调式诱导大鼠脊柱侧凸模型支具
一种拱形可调式诱导大鼠脊柱侧凸模型支具,由两个纵梁、两个横梁、4个螺栓、4个螺帽、4个垫圈共同组成主架,以及可调孔、梁杆内衬、颈部内衬、肩部粘扣、肩部搭扣、髂腰部粘扣、髂腰部搭扣、上肢套口、纵梁顶角构成。可根据大鼠个体生...
王拥军李具宝赵永见张宇周泉赵红云唐德志卞琴梁倩倩崔学军李晨光杨燕萍卢盛施杞
文献传递
大鼠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采用病、证模型复合的方法建立大鼠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颈椎病模型组和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制造的气虚模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法制造的血瘀模型及去卵巢肾虚模型而制成。通过对大鼠行为体征观察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CD62p)、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含量等检测,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验证气虚、血瘀、肾虚证;通过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椎间盘组织中Ⅱ型、Ⅹ型胶原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颈椎间盘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Agc1)、Ⅱ型前胶原基因(typeⅡprocollagen gene,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 MP-1)的基因表达等评判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出现精神萎靡、倦怠、舌质瘀紫、尾色瘀青,体质量下降等气虚、血瘀证的表现,cAMP/cGMP降低,低切还原黏度增高,CD62p表达增高,血清E2含量降低。病理提示颈椎间盘组织结构发生退变,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Ⅹ型胶原表达增高,Agc1、Col2a1和TI MP-1的基因表达降低,MMP-13表达增高。结论:建立了大鼠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气虚血瘀肾虚加重了颈椎间盘退变。
王拥军施杞江建春梁倩倩卞琴李晨光周泉崔学军黄敏刘清高卢盛周重建
关键词:气虚血瘀肾虚颈椎病病证结合动物疾病模型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