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欣

作品数:56 被引量:59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土壤
  • 15篇硝态氮
  • 13篇玉米
  • 12篇农田
  • 11篇淋失
  • 10篇氮素
  • 9篇华北平原
  • 8篇小麦
  • 7篇农田生态
  • 7篇农田生态系统
  • 6篇污染
  • 5篇山前
  • 5篇山前平原
  • 5篇太行山前平原
  • 5篇土壤硝态氮
  • 5篇
  • 4篇氮累积
  • 4篇水量平衡
  • 4篇作物
  • 4篇硝态氮累积

机构

  • 47篇中国科学院遗...
  • 15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石家庄市环境...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6篇李晓欣
  • 49篇胡春胜
  • 31篇张玉铭
  • 30篇董文旭
  • 15篇王玉英
  • 13篇陈素英
  • 6篇秦树平
  • 5篇程一松
  • 5篇刘秀萍
  • 5篇雷玉平
  • 4篇曹建生
  • 4篇马林
  • 3篇张丽娟
  • 3篇王殿武
  • 3篇马洪斌
  • 2篇张佳宝
  • 2篇王仕琴
  • 2篇沈会涛
  • 2篇何红波
  • 2篇张芮华

传媒

  • 1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1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Agricu...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 1篇中国生态学会...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制下土壤硝态氮运移及淋失研究
本文选择华北平原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不同肥料施用量和配比下土壤硝态氮的运移规律与淋失通量研究。首先利用土壤溶液取样器、中子仪进行土体0~220cm的分层原位土壤溶液采集与土壤水分含...
李晓欣
关键词:硝态氮水量平衡氮素损失
文献传递
一种农田雨水集蓄、排水及节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雨水集蓄、排水及节灌系统,适用于农田水循环土层厚度较薄、旱涝频繁、土壤有效水含量偏低、降雨再分配以填洼与地表径流为主的农田地区,包括集蓄装置、排水装置、节灌装置及太阳能供电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天然...
曹建生沈会涛胡春胜陈素英李晓欣董文旭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通量研究
<正>氮素损失是造成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揭示太行山前平原高产区农田氮素循环转化规律,定量“土壤-大气”、“土壤-水体”、“土壤-作物”界面氮素迁移通量,评价不同界面氮素损失途径的相对重要性,为制定减少氮肥损...
胡春胜张玉铭程一松李晓欣董文旭
文献传递
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比较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为改善白洋淀及周边地区农业耕作施肥习惯和减轻白洋淀污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5种肥料在白洋淀地区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释放淋溶情况。[结果]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在试验前期淋溶液中铵态氮含量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98.5%和98.7%,在试验中期分别减少了96.5%和97.4%,在试验后期分别减少了38.7%和76.7%;而硝态氮含量在试验前期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59.1%和81.7%,在试验中期分别增加了414.7%和40.7%,在试验后期分别增加了1702.8%和642.3%。[结论]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明显减少了易挥发的铵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作物易吸收利用的硝态氮在前期的释放,并增加了在中后期易吸收氮的供应。
陆乐峰王殿武李晓欣张芮华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氮淋失
肯尼亚雨水集流利用现状及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雨水集流作为一项古老技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干旱缺水和缺乏天然的储水介质,雨水集流在肯尼亚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本文从庭院集雨、农田集雨、流域集雨及集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对肯尼亚的雨水集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角度,探讨了降雨、入渗、径流及蒸发的关系。最后指出,通过不同形式的雨水集流,减少无效蒸发,特别是无效的水面蒸发,是增加水资源总量的关键;而科学利用天然的储水介质与合理开发人工的储水介质,是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关键。雨水集流利用在肯尼亚生活用水方面已相当普遍,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在年降雨量不足500 mm的旱区农业生产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旱区降雨集流效率偏低,以及有限降雨资源的合理储蓄与高效利用。鉴于农田土壤对降雨再分配调蓄能力较低的缘故,通过在农田内开挖沟槽,进行降雨资源的短期储蓄与调控,将生育期前段多余的降雨资源留到无降雨的后段使用,是实现作物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的关键。本研究为充分发挥雨水集流在肯尼亚旱区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参考。
曹建生董文旭李晓欣陈素英胡春胜
关键词:季节性干旱雨水资源化雨水集流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施肥播种除草一体化机具
本发明涉及玉米和豆科作物间作播种,特别是常规种植玉米垄间种植豆科作物除草技术领域,提出了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施肥播种除草一体化机具,包括机架和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耕机构、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旋耕机构包括中空转轴、旋耕片、旋...
张玉铭何红波张旭东张西群胡春胜李晓欣
控制灌水对华北高产区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在长期水分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灌溉处理下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收获后的土壤含水量和剖面硝态氮的累积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量对小麦季0~200 cm土层含水量产生明显影响,而玉米季和深层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差异.相同的肥料施入水平下,不同灌溉量会造成土壤NO-3-N的累积差异,硝态氮的累积量随着灌溉降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灌溉量的多少决定了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分布,高灌水量使得各土层硝态氮的含量均低于15 mg/kg,且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中等程度灌溉水平下,260 cm以下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低的灌溉量使得土壤硝态氮大量累积在0~260 cm土层.
李晓欣胡春胜陈素英
关键词:硝态氮土壤剖面土壤含水量
中国北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被引量:9
2021年
突破厚包气带农田根层氮磷淋溶与地下水污染复杂定量关系和阻控机理是国际研究难点。本文系统梳理了重点研发专项"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项目包括以下4方面研究内容:1)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根层氮磷淋溶时空规律;2)根层-深层包气带氮磷淋溶机制和主控因子;3)黑土、潮土和褐土氮磷淋溶阻控机制及其效果;4)典型农区氮磷淋溶风险与区域消减途径。主要科学发现包括:1)受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埋深、包气带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黑土区、潮土区和褐土区根层氮磷淋溶规律与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体现出空间不一致和较大差异性。黑土区虽然根层淋溶较小,然而受地形地貌影响,地下水水质对淋溶响应更强烈,应该进一步研究黑土区地下水水质对淋溶的响应机制。华北潮土区和褐土区厚包气带具有明显氮阻控能力,应该进一步加强厚包气带对氮磷淋溶减排机理与途径研究。2)基于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和12 m深观测井对包气带农田土壤氮盈余累积特征和淋失规律的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区的环境安全施氮量约为200kg(N)·hm-2·a-1,超过环境安全阈值的多投入氮肥中有51%淋失到1m根层以下,不合理灌溉、强降水、大孔隙和裂隙是造成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主要因素,对包气带累积硝态氮的淋失作用可影响至6m以下土层。3)利用深层取样和生物学方法结合,对厚包气带0~10.5m原位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是微生物进行反硝化的主要场所,深层土壤中反硝化作用显著减弱,"碳饥饿"是限制底层土壤反硝化微生物丰度与活性的关键因素;室内培养试验证实添加碳源可有效激活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活性,为"根层截氮包气带脱氮"的淋溶阻控机理找到了突破口。4)利用黑土、潮土和褐土区氮磷�
马林王洪媛王洪媛胡克林梁超梁超杜连凤郭胜利柏兆海李晓欣李晓欣王仕琴
关键词:包气带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白洋淀水污染防治对策及治理技术探讨
白洋淀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北纬38°43'~39°02',东经115°38'~ll6°07'。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近年来面临着水资源...
王玉英胡春胜李晓欣
关键词:水污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土壤水分动态与氮素的淋溶损失被引量:65
2006年
通过采集土壤溶液并分析其硝态氮(NO3^--N)含量,结合水量平衡方法,研究了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在当前农民普遍采用的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NO3^--N迁移、累积特征,计算了深层土壤水分渗漏与NO3^--N淋溶损失量。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渗漏、NO3^--N的分布及其淋溶损失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土壤水分的深层渗漏和NO3^--N的淋溶损失发生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灌水或降雨之后。在1998/1999和1999/2000两个作物轮作年中,土壤水分的深层渗漏损失分别为33~48mm(平均39mm)和90~92mm(平均90.7mm),分别占降水+灌溉总量的10%和19%;淋溶到根区之下的NO3^--N量(包括来自土壤和肥料的N)分别为N12kg hm^-2(范围N6~17kg hm^-2)和N61 kg hm^-2(范围N30~84kg hm^-2),分别占施入肥料量的1.4%~4.1%和7.3%~20.3%。在玉米生长期间有较大潜力可调控灌溉与肥料用量,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张玉铭张佳宝胡春胜李晓欣朱安宁
关键词:水分渗漏土壤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