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波

作品数:29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蛋白
  • 6篇血管
  • 6篇海马
  • 5篇缺血
  • 5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雷公藤
  • 4篇雷公藤甲素
  • 4篇甲素
  • 3篇神经元
  • 3篇皮质
  • 3篇微管
  • 3篇微管相关蛋白
  • 3篇微管相关蛋白...
  • 3篇细胞外
  • 3篇细胞外基质
  • 3篇相关蛋白
  • 3篇模型小鼠
  • 3篇基质
  • 3篇海马内

机构

  • 28篇中南大学
  • 12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大理学院临床...

作者

  • 29篇李明波
  • 14篇罗学港
  • 11篇蔡维君
  • 9篇吴松
  • 9篇黄良
  • 9篇伍校琼
  • 8篇罗明英
  • 6篇刘正清
  • 6篇朱武
  • 5篇文晓丹
  • 5篇马志健
  • 4篇雷德亮
  • 3篇张朝跃
  • 3篇李昌琪
  • 2篇易西南
  • 2篇詹瑞森
  • 2篇廖丽民
  • 2篇简小红
  • 2篇王淼
  • 2篇邓小华

传媒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五届全国雷...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4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眼高压后大鼠视网膜GLT-1的表达变化
2007年
目的:检测急性眼高压后大鼠视网膜GLT-1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大鼠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60min。实验动物分别存活1、3、7或14d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GLT-1的表达变化,尼氏染色检测节细胞的变化。结果:急性眼高压后视网膜随着再灌时间的延长,内层视网膜厚度逐渐变薄,节细胞层细胞数目进行性下降。GLT-1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OPL和IPL。急性HIOP后再灌1天时,与正常组相比,此时GLT-1表达增加(P<0.05)。再灌3天时, GLT-1表达量继续增加。第7天时GLT-1表达开始下调,至14天时,GLT-1表达明显低于3天组,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眼高压可导致视网膜GLT-1表达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其自身的保护反应有关。
李明波胡生发黄良黄菊芳罗学港
关键词:急性高眼压GLT-1视网膜
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杏仁核中Parvalbumin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杏仁核中Parvalbumin(PV)的表达变化,为其功能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大鼠腹膜腔注射吗啡,2次/d,起始剂量为5 mg/kg,逐日递增5mg,至第10d为50mg/kg;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末次注射后动物分别存活3h、3 d和14d。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相对平均灰度值检测杏仁核内PV的表达。结果:在生理盐水处理组各存活时间点,杏仁核内PV的表达相同。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3h时杏仁核内PV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第3d时,杏仁核内PV的表达减少,明显低于第3 h组(P<0.05)。至第14d时,PV的表达又开始增加,明显高于第3 d组(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杏仁核PV的表达具有时相特异性;这种变化在戒断早期可能主要与躯体依赖相关,而戒断晚期主要与精神依赖相关。
李明波黄良蒋丽珠丁四清
关键词:吗啡成瘾小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侧支血管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对其表达的调节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侧支血管生成过程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及细胞外基质对其表达的调节。方法:结扎大鼠股动脉,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侧支血管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并在体外实验中检测不同细胞外基质成分对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结果:侧支血管整合素αvβ3表达明显增强,为正常血管的3.47倍;种植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上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最高,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上次之,三维Matrigel基膜成分胶里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相对于正常血管,侧支血管生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显著上调;不同细胞外基质成分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不同。
朱武伍校琼罗明英黄良李明波蔡维君罗学港
关键词:侧支血管整合素ΑVΒ3细胞外基质
衰老和年轻脑GFAP和Neun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人脑老化过程中GFAP和Neun的表达变化。方法两例人脑标本用于研究。标本一:64岁,女性,生前诊断有血管性淀粉样病变。标本二:16岁,男性,死于急性心肌炎。两例样本均于死后12小时取脑,切成1厘米厚的脑片,4%...
罗明英伍校琼李明波王淼李昌琪罗学港蔡维君
关键词:GFAPNEUN
文献传递
雷公藤甲素对APP/PSl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海马内Aβ沉积和老年斑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对APP/PSl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APP/PSl doubletransgenic mice,APP/PSl dtg)Aβ沉积与SP形成的影响。 方法:取...
雷德亮廖丽民简小红李明波罗学港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
文献传递
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后脊髓钙结合蛋白PV的表达变化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结扎模型钙结合蛋白Parvalbumin(PV)在脊髓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讨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实验组结扎后分别存活1,3,7,14或21d,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PV在脊髓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对照组,PV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Ⅱ层,Ⅲ~Ⅵ层只观察到少量散在分布的PV样阳性神经元,脊髓前角Ⅷ层和Ⅸ层内也可见少量多极的大型阳性神经元。术后各时间点PV样阳性神经元表达下降,14d下降最显著,21d表达有所上升,但还是低于7d组。脊髓后角PV免疫阳性产物灰度值测定结果显示:术后14d后角PV表达最低,与对侧和对照组以及1、3d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结扎后PV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为进一步揭示PV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吴松于晓杰黄良李明波
关键词:脊髓结扎
雷公藤甲素对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海马内Aβ沉积和老年斑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对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APP/PS1 double transgenic mice,APP/PS1 dtg)Aβ沉积与SP形成的影响。方法取18只4.5月...
雷德亮廖丽民简小红李明波罗学港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Β-淀粉样蛋白老年斑
文献传递
肩关节手术人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测肩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结构的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资料。方法:解剖观察20具成人肩关节周围肌肉及其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结果:三角肌外侧部深面主要有横过骨肌肉之间的腋神经前支和旋肱后血管,后侧深部主要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回边孔、三边孔及其内部结构。(2)冈上肌肌腱密切粘着于肩关节囊例上部肌腱表面,于肩峰深面有肩峰下深液囊,有时与三角肌下滑液囊相通。(3)肩关节的血液供应主要靠旋肱前动脉及肩胛后动脉.肩关节靠近大血管主干,血供丰富、血流速度快。(4)神经界面,肩关节周围的界面有三角肌冈下肌间隙,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三角肌与喙肱肌、肱二头肌间隙、冈下肌小圆肌间隙。结论:肩关节结构极为复杂,解剖肩关节时应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吴松张彦于晓杰罗成群李明波
关键词:肩关节解剖学手术入路
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2012年
目的:以粪肠球菌为研究对象,探讨粪肠球菌基因srtA(转肽酶A编码基因)、esp(肠球菌表面蛋白)与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的相关性。方法:用逆转录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组细菌srtA、esp两种与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相关的基因其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rtA、esp基因与粪肠球生物被膜菌早期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菌组srtA、esp表达量分别是浮游菌组的7.9与13.5倍。结论:srtA、esp基因与粪肠球生物被膜菌形成早期密切相关,可能是生物被膜早期形成的上调因子。
卜倩倩黄利华李明波伍勇
关键词:粪肠球菌生物被膜逆转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关基因
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Parvalbumin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观察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中parvalbumin(PV)的表达变化,为其功能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本实验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大鼠腹膜腔注射吗啡,2次/d,起始剂量为5mg/kg,逐日递增5mg,至第10d为50mg/kg;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末次注射后动物分别存活3h、3d和14d。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相对平均灰度值检测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生理盐水处理组各存活时间点,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相同。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3h时海马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前额皮质内PV的表达减少。第3d时,海马CA1、CA3、CA4、齿状回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减少,但CA2区PV表达继续增加,而前额皮质的表达开始恢复。至第14d时,CA2区PV的表达开始恢复,但CA1、CA4和杏仁核内PV的表达又开始增加,明显高于第3d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PV的表达具有区域特异性和时相特异性;这种变化在戒断早期可能主要与躯体依赖相关,而戒断晚期主要与精神依赖相关。
李明波童建斌黄良吴松卢若煌安如俊罗学港
关键词:吗啡成瘾小白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