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娟

作品数:76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8篇甘蔗
  • 19篇基因
  • 8篇育种
  • 8篇克隆
  • 7篇性状
  • 7篇野生
  • 7篇植物
  • 6篇野生种
  • 6篇蔗糖
  • 6篇生物信息
  • 6篇生物信息学
  • 6篇生种
  • 6篇糖分
  • 6篇割手密
  • 5篇蛋白
  • 5篇愈伤
  • 5篇蔗糖磷酸合成...
  • 5篇生物信息学分...
  • 5篇磷酸合成酶
  • 5篇干旱

机构

  • 74篇云南省农业科...
  • 4篇云南省甘蔗遗...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曲靖师范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红河学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生...

作者

  • 76篇李旭娟
  • 65篇刘新龙
  • 58篇刘洪博
  • 56篇徐超华
  • 53篇林秀琴
  • 48篇李纯佳
  • 47篇陆鑫
  • 46篇毛钧
  • 21篇字秋艳
  • 18篇蔡青
  • 14篇吴转娣
  • 13篇马丽
  • 13篇苏火生
  • 11篇范源洪
  • 6篇覃伟
  • 5篇吴才文
  • 5篇赵培方
  • 5篇赵丽萍
  • 4篇刘家勇
  • 4篇应雄美

传媒

  • 10篇中国糖料
  • 9篇植物遗传资源...
  • 5篇作物学报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引进甘蔗热带种的ARMS PCR真实性鉴定
2023年
甘蔗遗传基础狭窄已经极大地阻碍了其育种进程,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创新亲本材料将成为未来甘蔗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PCR体系(ARMS PCR)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美国引进的24份疑似热带种材料进行真实性鉴定。PCR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有‘Green German’、‘Black Fiji’、‘Chittan’、‘IN 84-072’和‘NG 21-002’这5份材料扩增带型与热带种‘拔地拉’(Badila)一致,仅出现428 bp的共有条带和278 bp的热带种特有条带,属于热带种带型;而其它19份材料同时具有278 bp的热带种特有条带和203 bp的割手密特有条带,属于热带种与割手密的杂交种带型。经过上述分子鉴定得出结论,24份美国引进的甘蔗种质中有‘Green German’、‘Black Fiji’、‘Chittan’、‘IN 84-072’和‘NG 21-002’这5份材料为热带种材料,建议后续加强其农艺性状和抗性调查,并作为甘蔗热带种新血缘亲本进行杂交利用。
李旭娟毛钧赵培方刘洪博王晓燕陆鑫
关键词:甘蔗育种
甘蔗TB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以负调控禾本科植物分蘖的关键基因TB1为研究对象,根据水稻、玉米、高粱TB1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使用RT-PCR方法和RACE技术从甘蔗茎尖处克隆到该基因的同源基因Sc TB1。Sc TB1 c DNA全长1 668 bp,包含274 bp的5′UTR,1 149 bp的CDS和245 bp的3′UT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可编码382个氨基酸残基,编码产物含有保守的SP区、TCP区和R区,属于TCP家族转录因子。其分子量为40.7 ku,理论等电点为8.55,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c TB1属于CYC/TB1亚族蛋白,与高粱TB1和玉米TB1聚为一个亚类。根据序列的保守性和预测结果可推测Sc TB1很可能也参与了甘蔗分蘖性状的调控。
李旭娟林秀琴刘洪博李纯佳徐超华刘新龙
关键词:甘蔗分蘖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十倍体割手密资源抗逆功能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整倍体割手密是现代甘蔗品种重要的野生亲本和抗逆性状基因源,为了明确其抗逆相关基因的遗传背景,该研究选用来自脱水绑定因子DREB、水通道蛋白AQP、热激蛋白HSP70、WRKY1转录因子和随机引物组成的5对抗旱和耐高温相关功能标记,以63份甘蔗常用亲本材料和8份甘蔗原种作为对照,对中国保育的50份十倍体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 L.)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5对引物共获得119个扩增片段,其中110个为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2.44%,平均多态信息量为92.53%,十倍体割手密抗旱功能标记多态性最高,甘蔗常用亲本材料耐高温功能标记多态性最高。(2)十倍体割手密在抗旱功能标记上具有较低的平均相似性系数值(0.541)和最大的分布范围(0.347-0.800),且主要集中在0.400-0.600之间,而在耐高温功能标记上甘蔗常用亲本材料虽拥有最大的分布范围(0.238-1.000),但甘蔗原种具有最低的平均相似性系数值(0.481),且相似性系数范围主要集中在0.400-0.600之间。(3)UPGMA聚类可将参试材料划分为较明显的两个大组,十倍体割手密与甘蔗常用亲本和甘蔗原种在聚类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研究表明,十倍体割手密资源无论是在抗旱功能标记DBF、Aqua方面,还是在耐高温功能标记SCB174、SCB190方面都与甘蔗常用亲本和甘蔗原种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而且在抗旱功能标记方面表现出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在后续甘蔗品种抗逆性状改良和亲本创新上应进一步加大十倍体割手密资源的利用。
李旭娟徐超华刘洪博林秀琴马丽刘新龙
关键词:割手密抗逆性
云南八倍体割手密抗逆功能标记遗传多样性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割手密是甘蔗杂交育种中重要的野生血缘供体亲本和抗逆性状基因源。选用根据植物抗旱和耐高温相关基因(DREB,Aquaporin;HSP70,WRKY1)设计的引物对或单条引物与随机引物之一组成的5对功能标记(DBF/Arb1,DBF/Arb2,Aqua/Arb1;SCB174,SCB190)对22份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进行抗逆功能标记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同时选用13份甘蔗骨干亲本和10份近年云南主栽甘蔗品种作为对照。多态性统计显示,5对功能标记引物共获得113个条带,其中106个为多态性条带,17个为群体特异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3.81%,平均多态信息量为0.914 0,八倍体割手密多态性表现最为丰富;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表明,八倍体割手密无论在抗旱还是耐高温标记方面均有较大的相似性系数范围;群体遗传分化分析表明,八倍体割手密在抗旱和耐高温标记方面都与骨干亲本和主栽品种存在较小基因流,多数仅有30%左右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之间;UPGMA聚类结果也表明,云南八倍体割手密材料与骨干亲本和主栽甘蔗品种在5对抗逆功能标记上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差异。以上结果均表明,云南八倍体割手密在耐高温基因HSP70、WRKY和抗旱基因DREB、AQP等4个抗逆基因(尤其是HSP70和AQP)功能标记上较骨干亲本和近年云南主栽甘蔗品种拥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而且八倍体割手密中还有很多抗逆血缘未渗透到现代甘蔗品种中。因此,甘蔗品种改良上应加大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的利用力度。
李旭娟李纯佳陆鑫毛钧刘洪博林秀琴徐超华刘新龙
关键词:割手密八倍体抗逆性
甘蔗ScMOC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瞬时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MOC1属于植物特有的GRAS家族蛋白基因,是调控植物腋芽形成发育的关键基因。启动子对基因转录效率起直接调控作用,其功能分析可以精确定位基因的表达部位、发育阶段和调控机制,克隆甘蔗腋芽形成发育关键基因ScMOC1的启动子序列,研究其功能对该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主栽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基因组步移和巢式PCR技术克隆到ScMOC1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874 bp的启动子序列。PlantCARE在线分析预测表明,该序列包含多个真核生物启动子必需的核心元件TATA-box、CAAT-box以及与光响应、激素响应和分生组织表达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ScMOC1启动子可通过激素诱导调控ScMOC1表达,且该启动子可能通过分生组织表达顺式调控元件CAT-box参与ScMOC1对甘蔗分蘖的调控。将获得的启动子序列替换pBI121质粒中的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游GUS基因表达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启动子片段能驱动GUS基因在甘蔗嫩叶中瞬时表达。5′缺失分析表明该启动子的基础启动子序列在起始密码子ATG上游350~500 bp之间。该结果为后续ScMOC1的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旭娟林秀琴字秋艳李纯佳徐超华吴转娣朱建荣刘洪博方志存刘新龙
关键词:甘蔗克隆瞬时表达分析
一种快速高效的甘蔗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甘蔗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本方法:(1)利用光照培养箱进行甘蔗种茎催芽培养,10‑15天即可获得大量试验材料,与利用愈伤组织或常规桶栽相比,大大缩短了材料培养时间,解决材料培养周期长的问题;(2)利...
田春艳胡鑫边芯刘新龙李纯佳李旭娟孔春艳林秀琴桃联安徐超华
甘蔗开花调控蛋白ScFT‑3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涉及甘蔗开花调控蛋白ScFT‑3及其编码基因,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的甘蔗开花调控蛋白ScFT‑3为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编码基因及基因组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和SE...
林秀琴刘新龙字秋艳毛钧陆鑫刘洪博李旭娟李纯佳徐超华吴转娣
文献传递
融合酰基载体蛋白可增强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和热稳定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前,蛋白质可溶性和热稳定性已成为重组蛋白高效生产、功能应用和长久保存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使用酸性蛋白融合标签可能是其有效解决策略。酰基载体蛋白(ACP)是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必要组分,在大肠杆菌中为一个高度酸性的小分子多肽。将大肠杆菌ACP与几个热不稳定的靶蛋白[如小桐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1(Jc APX1)、大豆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的活化酶2(GmRCA2)、大肠杆菌高丝氨酸O-转琥珀酰酶(EcMetA)]进行基因融合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发现ACP融合能显著增强这些重组靶蛋白的可溶性。另外,对重组蛋白的热处理和酶活性分析发现,融合ACP还能极大提高这三个靶蛋白的热稳定性,并有效保护JcAPX1酶活免遭热失活,使其耐热性提高了至少2℃。ACP的这种效果推测可能与其高酸度特性有关,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功能酸性融合标签。
刘延娟李旭娟袁航刘娴高艳秀龚明邹竹荣
关键词:酰基载体蛋白重组蛋白可溶性热稳定性
甘蔗与滇蔗茅杂交后代F_1、BC_1表型和GISH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滇蔗茅是甘蔗重要的近缘植物资源,在甘蔗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了鉴定甘蔗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BC_1真实性后代种质并探明其遗传物质组成,本研究对远缘杂交组合亲本和后代材料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染色体计数、核型分析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结果:(1)表型鉴定结果显示,F1叶片具父本滇蔗茅特征,BC1后代叶片则趋于甘蔗品种。BC1的节间长度和株高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茎径和锤度则逐渐趋于甘蔗品种(ROC10);(2)细胞学鉴定结果显示:父本云南95-20 2n=30,核型属2B类型。F1云野03-316 2n=54,属2B类型;3个BC1后代材料2n均为110,其中云野06-278属2B类型,云野06-277和云野06-279属2C类型。(3)GISH结果:在F1和3个BC1材料中均检测到15条滇蔗茅野生种外源染色体,但没有检测到重组染色体。以上结果表明F1和BC1是真实的杂交后代种质,杂交过程染色体遗传方式分别为n+n和2n+n。本研究可为滇蔗茅有利基因向甘蔗转移提供细胞学证据,为滇蔗茅在甘蔗杂交创新中利用方式的制定提供参考。
林秀琴陆鑫刘新龙毛钧字秋艳刘洪博李忠磊李旭娟徐超华李纯佳蔡青
关键词:甘蔗杂交后代
一种农杆菌介导甘蔗愈伤组织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甘蔗愈伤组织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属于组织培养领域。本发明通过增强根癌农杆菌Vir基因诱导活化水平和甘蔗愈伤组织的菌液浸染力度,大幅提高了转基因事件发生频率;在后续共培养、筛选和分化培养基中添加抗氧...
李纯佳刘新龙李旭娟吴转娣胡鑫田春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