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肢
  • 2篇疗效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康复
  • 2篇梗死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治疗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治疗带状疱疹...
  • 1篇上肢功能
  • 1篇上肢功能恢复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李文锋
  • 3篇余秋华
  • 2篇林科宇
  • 2篇韩秀兰
  • 2篇张洲
  • 1篇孙菊香
  • 1篇梁振文

传媒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离心肌力训练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离心肌力训练在网球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网球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揉擦合并磁贴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离心肌力训练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肘关节旋转前后ROM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ROM角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OM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球肘患者采用离心肌力训练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张洲李文锋
关键词:网球肘
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在足底筋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跟腱、足底筋膜拉伸),观察组采用冲击波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底筋膜炎患者采用冲击波治疗效果理想,能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李文锋张洲
关键词:足底筋膜炎冲击波疗效
基于Kinect的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Kinect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作用。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住院时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的基于Kinect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每天治疗30min,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使用Fugl-Meyer下肢功能评估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the Berg Balance Scale,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he Timed Up and Go test,TUG)、10 m步行测试(the 10-meter Walk Test,10mWT)以及三维步态分析,比较评估干预前后下肢功能、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BS、TUG和10mWT得分以及左右步长差、步速和步频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MA、BBS、TUG、10mWT的结果以及左右步长差、步速和步频均有改善(P<0.05)。实验组在治疗前后BBS、TUG、10mWT、左右步长差、步速和步频的变化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物理训练疗法的基础上,加上Kinect虚拟现实的游戏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步行功能。
李文锋余秋华李雪宜梁振文
关键词:脑卒中虚拟现实技术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早期神经康复对其脑功能重塑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效果。方法:将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配合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MES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早期神经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各项能力的恢复及脑功能重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文锋余秋华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脑功能重塑疗效
上肢骨折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改善制动期手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上肢骨折后手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52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骨科处理后即接受康复治疗介入,对照组只做常规骨科护理,不作康复处理。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表在研究开始时和制动期结束时分别测试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结果: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上肢骨折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制动期手功能改善有很大意义。
韩秀兰林科宇李文锋孙菊香
关键词:上肢骨折康复治疗
超声透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超声透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试验组应用超声透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常用的物理治疗,如He-Ne激光照射、中频电治疗、红外线照射等进行治疗(两组全身用药情况相同)。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应用超声透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
韩秀兰林科宇李文锋
关键词:神经痛超声疗法
外骨骼机械手臂对脑梗死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外骨骼机械手臂对脑梗死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发病时间≤1个月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外骨骼机械手臂辅助患肢进行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随访3个月对所有患者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量表(FMA-UE)、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手臂动作调查测试量表(ARAT)、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Barthel指数(BI)评定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和随访3个月MAS评分、AR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和随访3个月FMA-UE评分分别为(31.3±15.0)、(48.9±13.9)、(57.7±13.2)分, FIM评分分别为(86.6±8.2)、(107.4±8.4)、(117.2±4.9)分, BI评分分别为(62.3±10.6)、(71.1±11.5)、(84.6±12.7)分;治疗第4周末和随访3个月FMA-UE评分、FIM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骨骼机械手臂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控制功能,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李文锋余秋华
关键词:脑梗死上肢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