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翼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股骨
  • 7篇关节
  • 4篇坏死
  • 4篇骨头
  • 4篇股骨头
  • 3篇头坏死
  • 3篇内固定
  • 3篇骨头坏死
  • 3篇骨折
  • 3篇股骨头坏死
  • 3篇关节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踝关节
  • 2篇脱位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老年
  • 2篇肩锁关节

机构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西澳大学
  • 1篇南通市第六人...

作者

  • 16篇李广翼
  • 7篇张长青
  • 3篇施忠民
  • 2篇李晓林
  • 2篇张增
  • 2篇杨帆
  • 2篇朱振中
  • 2篇马昕
  • 1篇陈宇杰
  • 1篇徐义明
  • 1篇朱奕
  • 1篇薛峰
  • 1篇郑铭豪
  • 1篇陈圣宝
  • 1篇程萌旗
  • 1篇岳华
  • 1篇朱斌
  • 1篇浦少锋
  • 1篇薛剑锋
  • 1篇郑秋坚

传媒

  • 6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二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是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是术后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及进一步发展为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文章报道2例股骨颈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相关讨论。
殷吉旻张长青李广翼朱奕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撞击征骨性关节炎髋臼
带锚钛缆重建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评价并探讨带锚钛缆系统在解剖重建喙锁韧带的基础上增强内固定的固定刚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以10个新鲜成人肩锁关节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完整的喙锁韧带标本和带锚钛缆重建标本进行垂直方向的疲劳实验和最大负荷实验,记录疲劳拉伸长度、最大负荷、失效时拉伸长度及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始喙锁韧带组与带锚钛缆重建组均能承受疲劳实验,两组疲劳拉伸长度和失效时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0.31±0.18)mm对(0.32±0.16)mm、(63.5±15.1)N/mm对(54.3±9.0)N/mm,P均>0.05],但原始喙锁韧带组垂直方向最大负荷和失效时拉伸长度均显著高于带锚钛缆重建组[(459.2±64.9)N对(311.2±53.9)N、(7.6±2.0)mm对(5.9±1.3)mm,P均<0.05]。结论虽然带锚钛缆重建组最大负荷低于原始喙锁韧带组,但仍可承受术后康复时反复锻炼的生理负荷,且两组刚度相似,可减少术后半脱位的发生率。
金翔赟沈一凡李广翼李晓林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生物力学
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比较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和传统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56例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资料。男性119例,女性137例,年龄(59.6±9.5)岁(范围:37~83岁)。其中行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外侧+内侧双入路58例,单纯外侧入路117例)175例;行传统开放式前路螺钉内固定48例(传统开放组);行三维打印导板辅助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33例(三维打印导板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三维打印导板组和传统开放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χ^(2)检验或矫正χ^(2)检验对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三维打印导板组和传统开放组各20例匹配成功,术前基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传统开放组相比,三维打印导板组的手术时间更长[(88.9±5.6)min比(77.9±11.7)min;t=-2.392,P=0.022],但术中透视次数更少[(1.7±0.8)次比(5.2±1.2)次;t=10.604,P<0.01],住院时间更短[(5.5±0.9)d比(6.4±1.5)d;t=2.480,P=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维打印导板组的融合率为95.0%(19/20),传统开放组为85.0%(17/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8,P=0.598);传统开放组的融合时间为(12.1±2.0)周,三维打印导板组为(11.1±1.7)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7,P=0.116)。末次随访时,三维打印导板组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评分为(72.6±5.5)分,传统开放组为(70.5±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3,P=0.322);三维打印导板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M(IQR)]1.50(1.00)分,低于传统开放组的3.00(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7,P<0.01)。传统开放组与三维打印导板组并发症�
李广翼王诚王嘉正吴承霖张解元邹剑薛剑锋苏琰梅国华施忠民马昕
关键词:踝关节踝关节炎踝关节融合术关节镜导板
《第三代微创手术治疗[足母]外翻临床指南》要点解读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针对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基础与矫形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足踝专业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足踝专家委员会于2024年发布的“clinical guideline on the third gener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hallux valgus”(《第三代微创手术治疗[足母]外翻临床指南》)进行要点解读,主要涵盖第三代微创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的定义、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等全方面标准化建议,为规范应用第三代微创技术治疗[足母]外翻提供专业性学术指导。
李广翼施忠民马昕
关键词:[足母]外翻内固定微创手术截骨术
特发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前骨小梁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诱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后骨小梁形态学与骨折后无股骨头坏死的骨小梁差别。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标本18例,其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标本6例(FicatⅡ期,激素组)、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标本6例(FicatⅡ期,特发组),股骨颈骨折无股骨头坏死标本6例(骨折组)。所有标本统一切取相同部位进行显微CT扫描,通过DateView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比较各组骨小梁形态差异,以及整体和局部分段骨计量学参数,包括骨体积分数(BV/TV)、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各向异性程度(DA)。结果显微CT显示,骨折组骨小梁形态规则、方向统一,特发组和激素组骨小梁形态破坏、结构混乱,激素组较特发组形态更为紊乱且Tb.Sp更大。整体骨计量学结果中,特发组(34.72%±5.13%)和激素组(35%±5.35%)BV/TV显著低于骨折组(43.41%±3.99%,P=0.008),同时特发组(0.17±0.49)和激素组(-0.3±0.74)SMI也显著低于骨折组(1.51±0.81,P=0.001)。局部分段比较中,骨折组各段BV/TV和SMI均分别高于激素组和特发组相应各段;骨折组各段Tb.N和Tb.Th较为接近,而激素组和特发组各段Tb.N和Tb.Th波动较大且低于骨折组;骨折组各段Tb.Sp及DA均较为一致,而激素组和特发组Tb.Sp及DA一致性较差且高于骨折组。结论特发性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后骨小梁结构紊乱、骨量丢失,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者更为严重。
杨帆朱振中李广翼张长青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激素性特发性骨小梁
骨肿瘤保肢生物学重建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采用生物学重建各种方法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搜集我院近5年来生物学重建的病例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9-45岁,平均年龄27岁。病理类型包括骨肉瘤21,尤文氏肉瘤2例,恶性...
郑秋坚李广翼张长青郑铭豪
基于三柱结构的股骨头坏死病理和显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患者股骨头内侧、中间和外侧区域的显微结构和组织病理学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0月因ONF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标本,共计23例(男17例,女6例),按病因分为激素性(11例)、酒精性(7例)、创伤性(3例)、原发性(2例)。所有患者均为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Ⅲ期。将股骨头坏死标本进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以主要压力骨小梁为标志,将股骨头分为内侧区、中间区和外侧区。对坏死区和交界反应区内侧、中间和外侧进行骨计量学分析;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比较不同区域的组织病理学差异。结果大体观察示股骨头关节面塌陷,坏死区为淡黄色致密组织,骨小梁形态紊乱;交界反应区可见肉芽组织、纤维组织以及硬化的松质骨;正常区骨小梁形态规则,方向齐整。骨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坏死区不同区域在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与体积比(BS/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各向异性度(DA)、连通性密度(Conn.D)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侧坏死区骨小梁数目(Tb.N)显著低于中间坏死区和外侧坏死区,结构模型指数(SMI)显著高于中间坏死区和外侧坏死区(P<0.05);内侧交界区BV/TV显著低于中间交界区和外侧交界区,BS/BV、SMI显著高于外侧交界区,Tb.Th显著低于外侧交界区(P<0.05),而交界反应不同区域Tb.Sp、Tb.N、DA、Conn.D无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显示,在外侧交界反应区可见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在纤维组织周围;与内侧交界区相比,外侧交界区的血管生成更加丰富。结论ONFH中,坏死区的显微结构相似,而交界区的显微结构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与内侧区域相比,外侧交界区表现出更致密的显微结构;在组织病理学方面,外侧交界区的血管浸润也更为丰富。
陈逸炜缪语朱斌刘可心薛峰李广翼张长青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组织学
新型科普干预改善社区中老年人群骨健康认知程度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社区中老年人群进行新型科普方式的干预,评价认知程度的变化。方法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50岁及以上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100例(男女各50例)为干预组接受新型科普方式干预;100例(男女各50例)为对照组。在研究干预前及为期1年干预后,对两组中老年人进行骨健康认知基线评估及随访评估。并对公众号不同科普文章的表现形式的偏好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评分效果前后差异进行比较;对影响量表评分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组第二次得分(29.4±11.4)稍高于第一次得分(27.9±10.1)(P<0.001)。干预组前后评分变化比对照组前后评分变化大(P<0.001)。首次评分、分组、既往饮酒及罹患糖尿病对女性中老年人得分有影响。大部分中老年人喜欢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年龄大的老年人更接受视频科普。结论新型科普方式促进骨健康管理有益,可改善中老年人群骨健康认知程度。
吴升辉王开阳王韬岳华李广翼程萌旗浦少锋徐义明陈宇杰叶吉忠陈圣宝施慧鹏
关键词:骨健康
股骨颈骨折对局部血供的损伤及评估——解剖基础及其临床运用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可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手术技巧及内固定排布和植入骨替代物等方法获得,但当前医疗技术水平尚无法完全逆转骨折产生的血供损伤。因此,在围手术期,全面评估股骨颈骨折后局部残余血供以避免医源性损伤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关于股骨颈骨外层面血供的解剖研究相对成熟,其运用主要涉及旋股内侧动脉和支持带动脉的评估,但不同损伤程度的预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当前,临床上尚无法直接观察到骨面的滋养孔,但可根据其分布的密集次序、进行合理的术前规划,尽可能保护残存血供,以避免后续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而骨内血供的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主要聚焦于头颈结合区,以探究股骨头坏死的机制。但关于股骨颈的其它区域骨内血管分布及交联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此外,后续研究可根据骨外血管走行、滋养孔分布及骨内血管网的特征建立完善的基于三层次结构综合的血供评估体系,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吴升辉缪语朱晓中李广翼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血管滋养孔
高风险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支架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强调手术治疗以达到早期愈合、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部分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伴发多种内外科疾病,使切开复位内固定成为禁忌。外固定支架因其独特优势,近年在临床重新受到重视。目前主要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并通过与空心钉、羟基磷灰石涂层斯式针等的结合,提高临床疗效。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外固定支架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价格低廉及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愈合时间和术后功能情况与内固定术相似。但外固定支架亦有针道感染、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通过抗生素应用、手术方法的改善等减少相应并发症。
李广翼张长青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支架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