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帆

作品数:41 被引量:487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长江
  • 9篇城镇化
  • 8篇经济带
  • 8篇长江经济
  • 8篇长江经济带
  • 7篇城市
  • 5篇影响因素
  • 4篇环境管制
  • 4篇FDI
  • 3篇人口
  • 3篇人口城镇化
  • 3篇实证
  • 3篇协调发展
  • 3篇旅游
  • 3篇空间自相关
  • 3篇城市群
  • 2篇地城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载力
  • 2篇职业教育

机构

  • 2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武汉工程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1篇李小帆
  • 15篇邓宏兵
  • 6篇张红
  • 5篇付书科
  • 4篇吴磊
  • 4篇黄璨
  • 3篇卢丽文
  • 3篇刘欢
  • 2篇吴超
  • 2篇倪琳
  • 2篇马静
  • 2篇罗腾飞
  • 1篇成金华
  • 1篇李会琴
  • 1篇张毅
  • 1篇唐鹏程
  • 1篇白永亮
  • 1篇王毅
  • 1篇杨宏兰
  • 1篇杨美玲

传媒

  • 4篇中国人口·资...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商业经济研究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西北人口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北方经贸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城市规划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特区经济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宝石和宝石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集聚对南北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2年
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显现且不断扩大成为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这一问题也已成为“十四五”区域发展规划待解决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中国2008年—2017年分省份数据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实证考察城市集聚效应对我国整体经济、南方地区经济以及北方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集聚效应对我国南北地区经济的影响呈“倒U”型,且集聚效应对北方经济的影响更大。指出,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在稳步发展南方经济的同时,重点关注北方地区,提高北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李易李小帆
关键词:经济增长系统GMM
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的联动效应被引量:10
2021年
基于2003年—2016年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相关数据,测度了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三废减排的耦合协调度,并进一步应用面板VAR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排放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减排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脉冲响应图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的减排具有长期效应,工业废水减排有助于倒逼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应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推动城市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李小帆卢丽文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面板VAR模型
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利用综合污染密集指数方法识别了11个行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与产业转移系数等方法探析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面板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1—2016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向黄河流域地区转移的趋势,污染密集型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呈现倒“U”型,但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布局在下游地区,2001—2016年呈现先向中上游地区扩散再进一步向下游地区集聚的态势。水污染型产业下游地区集聚明显,而中上游地区的土壤污染风险加重。(3)环境规制、产业集聚、要素成本是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卢丽文李小帆
关键词: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影响因素
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效率地区差异研究
2020年
自我国的扶贫工作在教育领域逐渐凸显成绩以来,职业教育在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家庭收入,改善地域经济落后状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效率测量对职业教育扶贫机制体制的深度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基于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所取成效与存在问题,借鉴投入产出原理,从"资源要素投入、推进过程保障、间接产出效益和最终脱贫成果"四个维度进行职业教育扶贫三大效率的测量,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效率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从而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深层次、宽领域、显成效的发展路径,将“造血式”扶贫落到实处。
刘怡李小帆
关键词:职业教育扶贫效率影响因素
专利分布不均衡与区域经济集聚增长——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被引量:5
2017年
知识产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近年来备受重视。但专利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机制,双方很可能互为因果。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市场潜能指数等对专利数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检验,发现GDP是专利的Granger原因,但是专利却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可能是专利同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匹配造成的。因此在制定专利政策时,需要强调城市间的合作,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应以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增长极,提前布局专利战略,实现地区专利和产业发展的最佳匹配,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李小帆付书科金明浩杨宏兰
关键词:经济集聚
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呈不均衡状态,造成不均衡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和旅游发展水平。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城镇化水平、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和旅游发展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的作用最为显著。最后,针对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优化与提升建议。
黄璨邓宏兵李小帆
关键词: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东湖风景区为例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水环境受到社会经济系统和旅游系统两个方面影响,本文通过选取社会指标(人口)、经济指标(GDP和灌溉面积)、旅游规模指标(游客量或旅游收入)和旅游开发程度指标(宾馆日接待人数)、富营养化(TP)、有机污染...
黄璨邓宏兵李小帆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水环境评价指标旅游景区
文献传递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水环境受到社会经济系统和旅游系统两方面影响,本文通过选取人口、GDP、灌溉面积、游客量、宾馆日接待人数、TP、COD、BOD等指标,构建水环境承载力多目标模型.同时,选取水果湖、汤菱湖和郭郑湖3个子湖对东湖风景区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对东湖风景区水环境承载力的权重,采用典型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计算了2011年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东湖风景区水资源承载力表现为灌溉面积和GDP承载度超标,而人口和旅游指标承载度未达到饱和,水质承载力各指标的承载度超标.水果湖、汤菱湖和郭郑湖的水环境承载力分别为4.03、3.86、3.95,均大大超出负荷.
黄璨邓宏兵李小帆李会琴
关键词:公共资源水环境承载力
中国生态消费发展指数测度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构建了涵盖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健康、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环境和谐五个维度的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2003-2012年中国及各省区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生态消费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全国生态消费发展指数处于1.530-4.702之间,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消费方式健康、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环境和谐、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对生态消费发展指数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但贡献大小依次降低。生态消费发展指数及变动幅度在不同区域、省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区域层面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3-2012年生态消费发展指数的均值依次为4.216,2.517和1.973,生态消费发展指数呈现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渐递减的状态。从省级层面看,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地区,而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地区。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来看,2003-2012年中国各省份生态消费发展指数的全局Moran’s I值均显著为正,表明各地的生态消费发展存在不断增强的空间集聚效应。由Moran’s I散点图分析可知,72.9%左右的省份表现为在地理空间上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高高和低低集聚分布为主),生态消费分布的"两极化"空间特征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生态消费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积极践行生态消费,完善引领生态消费的政策体系,寻求生态消费区域协调发展新渠道。
倪琳成金华李小帆杨昕
关键词:生态消费主成分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
2017年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内在的和外在的条件要求城镇化必须走优质高效的道路。然而目前对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还存在着争议。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就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各方面建设并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协调。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方式必然转型,并通过增长动力变化、市场环境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质量产生影响,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城镇化质量。
李小帆胡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