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解剖学
  • 7篇人骨
  • 5篇骨病
  • 5篇出土
  • 5篇出土人骨
  • 4篇周朝
  • 4篇西北郊
  • 3篇食管
  • 3篇食管入口
  • 2篇牙槽
  • 2篇医学教育
  • 2篇遗址
  • 2篇舌神经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骨
  • 2篇阻滞麻醉
  • 2篇文物
  • 2篇下牙
  • 2篇下牙槽
  • 2篇下牙槽神经

机构

  • 12篇郑州大学
  • 7篇河南医科大学
  • 5篇郑州市文物考...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郑州师范高等...
  • 1篇郑州工程学院

作者

  • 20篇李寄云
  • 8篇吴爱群
  • 7篇臧卫东
  • 6篇杜百廉
  • 5篇聂正明
  • 5篇陈雪梅
  • 3篇韩新巍
  • 3篇李逊霞
  • 3篇吴刚
  • 3篇王克聪
  • 3篇王又林
  • 2篇张华
  • 1篇任秀花
  • 1篇尚琳
  • 1篇李鸣
  • 1篇史帅涛
  • 1篇李治华
  • 1篇高晓群
  • 1篇任朝胜
  • 1篇张雁儒

传媒

  • 7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对30例成人头颈矢状断标本和100例下颌骨标本进行了解剖和观测。发现翼颌间隙的空间大小和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神经、舌神经的毗邻关系以及下颌孔的位置都有明显的变动范围。这些变动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成败有密切关系。提出进针点的部位可在下颌第三磨牙(牙合)面颊缘延长线上方0.5~1.0cm相对的颊粘模处,针刺方向与水平正中线的角度为43.7度,进针深度为22.6mm。认为常规的下牙槽神经阻滞有时会出现切牙麻醉不全,这可能与下颌舌骨神经的高位分支或舌神经与下颌舌骨神经有交通支有关。
聂正明吴爱群李寄云
关键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解剖学
对河南荥阳青台遗址人骨骨病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了解荥阳青台遗址人骨疾病的情况。方法 :用观察、测量和X线投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在 2 7例骨架中发现骨性产道和骶骼关节骨性融合异常 1例、脊柱唇样增生 4例、胫骨慢性骨髓炎 1例。结论 :在考古中发现骨性产道异常伴骶髂关节骨性融合。难产属首次报导。将该病病史向前推进约 6 0 0 0多年。
范章宪杜百廉李寄云李逊霞王又林张松林赵清
关键词:遗址人骨骨病考古
郑州西北郊洼刘两周遗址出土人骨的观测(一)性别、年龄、身高和四肢诸长骨的测量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获得两周时期人骨性别、年龄、身高和四肢骨长度的数据。方法 :采取观察和测量的方法研究761具人骨的特征。结果 :在 75 2具完整骨架中男性 45 6例 ,占 60 64 % ;女性 2 96例 ,占 3 9 3 6% ;该组人骨未成年 12例占 1 60 % ,青年 47例占 6 2 5 % ,壮年 2 2 5例占 2 9 92 % ,中年 3 0 2例占 40 16% ,老年 166例占2 2 0 7%。男性身高 1 47~ 1 70m ,平均 ( 1 5 8± 5 82 )m ;女性身高 1 3 8~ 1 62m ,平均 ( 1 5 3± 2 0 4)m。对四肢主要长骨作了测量 ,获得了大量数据。结论 :该遗址 761具骨架中 ,男性多于女性。活至老年者仅占2 2 0 7%。该遗址人群身高偏低、四肢骨也相应较短。
杜百廉臧卫东李寄云王文华刘彦锋张松林王克聪
关键词:人骨周朝性别年龄人体测量学
郑州西北郊洼刘两周遗址出土人骨的观测(二)颅骨的观测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颅骨的形态和疾病。方法 :采取观察、测量和拍照方法。结果 :发现额中缝 11例 ,二分颧骨 1例 ;牙齿异常发育 3例 ,第三磨牙萌出 :在男性上颌左、右侧 12 3 / 2 5 0 ,均占 49 2 0 % ;下颌骨左侧 173 / 2 5 0 ,占 69 2 0 % ,右侧 169/ 2 60 ,占 67 60 %。在女性上颌左侧 75 / 163、右侧 73 / 163 ,分别占 46 0 1%、44 79% ;下颌骨左侧 95 / 163 ,占 5 8 2 8% ,右侧 93 / 163 ,占 5 7 0 5 % ,下颌骨颏孔与牙齿对应位置关系而以对第 2前磨牙者百分率最高。发现的骨病有 :颅骨外伤 1例、下颌小头损伤 2例、颧骨骨髓炎 1例 ,龋齿 2 0 5例占 3 9 65 %。结论 :颅骨外伤、颧骨骨髓炎、二分颧骨、牙齿发育异常、均属考古中的首次报告。
魏育今杜磊李寄云王文华刘彦锋张松林王克聪
关键词:周朝颅骨骨病解剖学
郑州西北郊洼刘两周遗址出土人骨的观测(三)躯干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躯干骨的形态和骨病。方法 :采用观察、测量和拍照方法。结果 :取得了寰椎和枢椎各种径线的长度数据。发现寰枢正中关节囊部分骨化 15例 ,占 11.7%。另外发现 1例枢椎与第三颈椎骨化 ,8例胸椎椎体之间骨化 ,84例腰椎骨质增生与骨化 ,8例腰椎骶化 ,3例骶尾骨化 ,10例胸骨柄体骨化。 1例二头肋骨和肋骨骨瘤 ,3例骶骨裂 ,2例腰椎体骨瘤和 1例强直性脊椎炎被首次发现。结论 :躯干骨各种骨化属于老年退行性病变。
张松林王文华刘彦锋臧卫东李寄云王克聪杜百廉
关键词:周朝出土文物形态学
郑州西北郊洼刘两周遗址出土人骨的观测(四)四肢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四肢骨的形态和骨病。方法 :采取肉眼观察、仪器测量和拍照方法。结果 :发现 1例股骨髌骨骨化、1例股骨骨刺、1例胫骨骨刺。还发现 3例肱骨骨折、3例前臂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1例髂翼骨瘤、1例胫骨内踝部骨瘤和 2例佝偻病。发现左侧肱骨滑车上孔 5例 ,占 2 .12 % ;右侧者 4例 ,占 1.5 6%。还获得跟骨各径长度的数据。结论 :在三千多年前四肢骨的骨病相当多 ,由于当时医疗技术水平低 ,致残率高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
王文华刘彦锋张松林臧卫东李逊霞李寄云杜百廉
关键词:周朝出土文物四肢骨骨病
下颌舌骨神经与下颌切牙阻滞不全的关系被引量:1
1993年
在30例成人头颈矢状断标本上对下颌舌骨神经和舌神经进行的解剖观测发现:下颌舌骨神经自下牙槽神经分支的高度、毗邻及该两神经在下颌孔处的水平距离,均有明显的变异;并发现舌神经在舌侧沟内有交通支与下颌舌骨神经相连。观察了150例下颌骨颏后副孔分布的情况。结果提示下颌舌骨神经的这些变异可能是下颌切牙阻滞不全的解部学原因。
楚树敏吴爱群李寄云聂正明
关键词: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
声襞定位食管入口的解剖学观测
2005年
目的:为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颈部尸体标本38例,做正中矢状断面,用1/50mm游标卡尺和精密两脚规测量声襞与环状软骨下缘、会厌游离缘与环状软骨下缘、喉口与环状软骨下缘、环状软骨下缘与第五颈椎(C5)下缘平面之间的距离;并记录环状软骨下缘与颈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声襞与环状软骨下缘距离(2.391±0.426)cm;会厌游离缘与环状软骨下缘(4.324±0.756)cm;喉口与环状软骨下缘(5.890±0.944)cm;环状软骨下缘与C5下缘距离(-0.761±0.928)cm;环状软骨下缘76.4%位于C6体水平。结论:以声襞定位法放置高位食管内支架,可以充分利用上段正常食管,比颈椎定位法更加准确、合理。
陈雪梅李宛青李寄云任秀花吴刚韩新巍
关键词:食管入口
对河南考古出土人骨骨病的研究
从1971年到1997年,作者在考古挖掘现场对舞阳贾湖(距今7000~8000年)、淅川下王冈(距今6000~7000年)、郑州市北郊大河村(距今6000~7000年)、荥阳青台(距今5000~6000年)、孟津竹里(距...
杜百廉臧卫东景润峰王又林李寄云
关键词:考古出土人骨骨病
人体系统与局部解剖学教学法联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03年
吴爱群高艳李寄云
关键词:医学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