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光灿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生物力学
  • 8篇骨折
  • 7篇内固定
  • 7篇股骨
  • 5篇颈骨
  • 5篇颈骨折
  • 5篇股骨颈
  • 5篇股骨颈骨折
  • 4篇生物力学研究
  • 4篇终板
  • 3篇压强度
  • 3篇抗压
  • 3篇抗压强度
  • 3篇脊柱
  • 3篇固定器
  • 2篇腰椎
  • 2篇内固定器
  • 2篇颈椎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机构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 9篇中南大学
  • 6篇广东医学院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葫芦岛市中心...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李光灿
  • 8篇李康华
  • 6篇魏波
  • 5篇郑连杰
  • 5篇李正维
  • 4篇李靖年
  • 3篇李志刚
  • 3篇梁捷予
  • 2篇赵文志
  • 2篇赵智
  • 2篇南丰
  • 2篇袁亮
  • 2篇冯大鹏
  • 1篇东海潮
  • 1篇楚同彬
  • 1篇王洪丽
  • 1篇沈为栋
  • 1篇王鸿飞
  • 1篇张春玉
  • 1篇王东昕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3篇2011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近段解剖学参数分析及对内固定设计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 对国人近段股骨标本进行测量分析, 为内固定装置的设计、改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测量54根防腐股骨标本的股骨头直径、股骨颈最小径线及 135°头颈轴长等 10项解剖学指标。结果: (1) 股骨头直径(46. 80±3 .73) mm; (2) 股骨头长径 (39 .18±4.32) mm; (3) 135°头颈轴长 (95.94±7 .69) mm; (4) 135°颈上缘头颈长 (84 .31±7. 06) mm; (5) 135°颈下缘头颈长 (100 .39±8. 99) mm; (6) 颈最小前后径 (26. 54±3 .19)mm; (7) 颈最小上下径 (32. 35±3. 31) mm; (8) 颈干角 (α) (127 .04±7 .11)°; (9) 颈中线与小转子轴线夹角(γ) (43. 22±4. 86)°; (10) 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延长夹角 (β) (16. 67±3. 87)°。结论: 所测数据可为股骨近段骨折内固定装置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参考。
魏波李光灿梁捷予李康华
关键词:股骨近段内固定
颈椎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颈椎终板不同位点抗压强度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颈椎标本(C3~7),共25个椎体50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 mm的平底压头以12 mm/min的速度进行连续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压缩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P﹤0.05);(2)下终板抗压强度大于上终板(P=0.000);(3)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抗压强度(P<0.05);(4)随着压力点逐渐外移,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5)处于不同角度的压力点,其抗压强度存在差异(P=0.029);(6)终板后部强于前部(P=0.003)。上终板后部抗压强度大于前部(P=0.000)。[结论]颈椎终板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下终板强于上终板,外周大于中央,后部强于前部。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抗压强度。
李光灿李靖年郑连杰李正维刘晓凯李志刚
关键词:颈椎终板抗压强度生物力学
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与椎板切除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常见于老年患者,颈椎管成形和椎板切除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方法,C_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后路修复后多见的并发症。目的:比较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与椎板切除内固定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方法: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纳入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4例,因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椎管成形组45例接受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颈板切除组89例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记录并评估修复后C_5神经根麻痹情况,比较两组间的颈椎前凸角度(Cobb角)及颈椎曲度指数,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颈椎前凸角度、颈椎曲度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椎管成形组治疗后2例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4%(2/45);椎板切除组10例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1%(10/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椎板切除内固定相比,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更低,其可广泛应用于多节段颈椎疾病的减压修复治疗。
冯大鹏许卫兵赵智袁亮李光灿南丰李正维
关键词:内固定器颈椎脊柱融合术随访研究
三维静态钉板系统固定对股骨上段骨质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械三维静态钉板系统与目前常用的动力髋螺钉及角钢板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对股骨上段骨质强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在国防科技大学力学实验室完成。选取10副甲醛溶液固定1年以内的成对股骨标本(广东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经X射线检查,排除有骨折、肿瘤、炎症、结核和明显骨质疏松等。随机分为三维静态钉-板系统及动力髋螺钉组和三维静态钉-板系统及角钢板组。每组采用三维静态钉-板系统及动力髋螺钉和三维静态钉-板系统及角钢板配对固定。随即取下,仅遗留钉道,制成模拟骨折愈合拆除内固定后的模型。然后将股骨安放于万能力学试验机上,以加载速度1mm/min作轴向加载至标本屈服(以载荷-位移曲线突然垂直下降为标志),并同步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①三维静态钉-板系统及动力髋螺钉组骨折愈合内固定拔出后模型极限载荷比较:本组模拟骨折愈合内固定取出后,垂直加载时三维静态钉-板系统组标本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明显强于动力髋螺钉组(6345.5,4538.6N,t=-4.980,P<0.05)。②三维静态钉-板系统及角钢板组骨折愈合内固定拔出后模型极限载荷比较:骨折“愈合”内固定拔出后,三维静态钉-板系统组标本最大载荷显著高于角钢板组(4187.6,3462.7N,t=-5.967,P<0.01)。结论:三维静态钉-板系统承载能力比动力髋螺钉和角钢板高,对股骨上段骨质强度的影响较小,可明显降低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风险。
魏波李光灿李康华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上段股骨转子间骨折
腰骶椎终板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研究腰骶椎终板不同位点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选用成人新鲜尸体腰骶椎标本(L1~S1)5具,共30个椎体55个终板,应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型号CSS-2205)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mm的平底压头以12mm/min的速度进行连续压缩加载实验,记录最大压缩力,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L1~S1上终板最大压缩力从68.81±8.12N增加至120.41±34.33N,各节段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L1~L4下终板最大压缩力从78.66±5.57N增加至120.44±29.27,L5降为106.65±16.10N,各节段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L1~S1上终板中央至外周最大压缩力从65.02±6.40N增加至110.61±10.63N,下终板中央至外周最大压缩力从68.09±9.43N增加至162.69±16.46N,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终板前侧最大压缩力为87.30±6.42N,后侧为89.25±14.30N,下终板前侧最大压缩力107.63±4.84N,后侧最大压缩力109.82±18.66N,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L3/4、L4/5上下终板的最大压缩力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余间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1~S1上终板强度逐渐增大;L1~L4下终板强度逐渐增大,L4~L5减小;腰骶椎上、下终板强度从中央至外周逐渐增大,前、后侧无差异;L3/4、L4/5间隙上位椎体下终板强度大于下位椎体上终板。
李志刚郑连杰李光灿陈湘柘夏重君
关键词:腰骶椎终板生物力学
腰椎爆裂骨折侧前方入路改良内固定方式重建腰椎前凸
2015年
目的研究侧前方改良内固定手术对腰椎爆裂骨折腰椎前凸恢复的可行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自2000年5月至2014年10月,统计了103例有完整资料的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20例患者接受传统侧前方手术,58例患者接受传统后路手术,25例患者接受侧前方改良内固定手术。测量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并作为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侧前方入路手术术前及术后的L2前凸角度为(-14.75±1.67)°和(5.63±0.91)°,L3为(-11.86±2.41)°和(6.71±1.50)°,L4为(-15.20±1.92)°和(11.60±1.14)°;随访1年后L2的前凸角度为(4.83±0.83)°,L3为(5.86±1.35)°,L4为(10.60±1.14)°。而侧前方入路改良内固定手术术前及术后L2前凸角度为(-13.36±2.29)°和(8.90±1.30)°,L3为(-13.11±2.57)°和(15.67±1.58)°,L4为(-13.40±2.40)°和(22.60±2.07)°。随访1年后L2的前凸角度为(7.81±1.08)°,L3为(14.67±1.41)°,L4为(21.2±2.05)°。传统后路手术L2术前及术后的前凸角度为(-8.53±2.08)°和(9.93±2.27)°,L3为(-9.39±1.88)°和(16.33±1.24)°,L4为(-10.90±2.02)°和(23.70±2.00)°。随访1年后L2的前凸角度为(9.03±1.99)°,L3为(15.50±1.25)°,L4为(23.10±1.60)°。传统侧前方手术与传统后路手术术后L2、L3、L4的前凸角度比较P值均小于0.05,传统侧前方手术与侧前方改良内固定术后L2、L3、L4的前凸角度比较P值也均小于0.05。侧前方改良内固定及传统后路手术术后L2前凸角度比较P值为0.181,L3P值为0.131 6,L4P值为0.351 4。改良6钉术式术后与随访1年的结果比较L2P值为0.054 3,L3为0.178 0,L4为0.243 3。结论侧前方入路改良内固定手术对腰椎爆裂骨折腰椎前凸的重建较传统侧前方入路手术更为满意。
张赫李正维冯大鹏赵智李光灿南丰袁亮
关键词:侧前方入路腰椎爆裂骨折腰椎前凸内固定
静态三维钉板系统与滑动鹅头钉固定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静态三维钉板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比较,评价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力学性能。方法:于2004-01/02在国防科技大学航空与航天材料学院进行力学实验。将11付成人股骨标本(苏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随机数字法分为两大组。骨折模型组(8付)和完整骨组(3付)。骨折模型组制备伴后部粉碎、Pauwels角70°的股骨颈大角度剪切骨折模型,再随机分为抗扭实验组(4付)和抗压实验组(4付),双侧分别以静态三维钉板系统或滑动鹅头钉固定,进行抗扭和抗压实验;完整骨组以同前固定后再取出,行破坏性抗压实验。抗扭实验的扭转轴与股骨干成25°,抗压实验的压力轴与股骨干成15°。观察①扭转实验中扭转相同角度时所需的扭矩,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距。②抗压实验中相同股骨头下沉位移时所需的载荷,相同载荷时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抗压极限载荷。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中抗压极限载荷。结果:①抗扭实验结果:在扭转30°以内时,扭矩随扭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出现分离。扭转相同角度所需的扭矩和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矩,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均大于滑动鹅头钉组(均P<0.05)。②抗压实验结果:比较股骨头下沉相同位移时所需的载荷、极限载荷以及相同载荷时的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与滑动鹅头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结果: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的抗压极限载荷大于滑动鹅头钉组[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为(6001±2660)N,滑动鹅头钉组为(2926±1443)N,P<0.05]。结论:①对股骨颈骨折模型的固定,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抗扭力优于滑动鹅头钉,轴向抗压力接近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拆除后骨强度的保留能力,静态三维钉板系统优于滑动鹅头钉。②静态三维钉板系统
李光灿李康华魏波梁捷予
关键词:内固定器生物力学股骨颈骨折
静态三维钉板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制静态三维钉板系统(STDSP),为临床提供一种具有更好抗压和抗扭性能,并可为后部粉碎的股骨颈骨折重建后部支撑的新型内固定器械。[方法]设计STDSP。骨折模型组以STDSP或TCS固定,进行破坏性抗扭和抗压实验;完整骨组以同前固定后再取出,行破坏性抗压实验。[结果](1)抗扭实验:扭转相同角度所需的扭矩和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距,STDSP组均大于TCS组(P<0·05);(2)抗压实验:股骨头下沉相同位移时所需的载荷和极限载荷,STDSP组均大于TCS组(P<0·05)。相同载荷时的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STDSP组小于TCS组(P<0·05);(3)愈合模型抗压实验:STDSP组的抗压极限载荷大于TCS组(P<0·05)。[结论](1)静态三维钉板系统(STDSP)的轴向抗压与抗扭能力以及内固定拆除后骨强度的保留能力,均优于3根松质骨螺钉;(2)初步认为STDSP是一种具有较好生物力学性能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
李光灿李康华魏波梁捷予
关键词:内固定生物力学股骨颈骨折
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通过测量全脊柱不同椎体上下终板不同位点的抗压强度,研究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C3~S1),共225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平底压头进行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破坏载荷。结果 (1)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呈颈腰椎较强、胸椎较弱趋势(P<0.01)。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在T1水平增大,然后再次逐渐减小,至T7降至最低,自T8开始增强,至L4达到强度最大值,L5复又降低后,S1再次增大。(2)除C5和T1外,下终板抗压强度大于上终板(P<0.01)。(3)除C5/6,T12/L1和L5/S1间隙外,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4)中央至外周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5)处于不同角度组的压力点,其抗压强度存在差异(P<0.01)。(6)全脊柱终板不同节段前后强度分布不同(P<0.01)。C3/4后侧终板强度大于前部,C5~7前后部大体持平,至T1再次后部大于前部,经过T2~5过渡段后,自T6~L3出现前部抗压强度大于后部,L4再次相对均衡,至L5、S1出现后部抗压强度大于前部。结论全脊柱不同节段终板和终板不同部位的强度分布与脊柱生理弯曲关系密切。抗压强度下终板高于上终板,外周大于中央,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
李光灿李康华郑连杰李靖年李正维刘晓凯李志刚
关键词: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破坏荷载力学测试生物力学
脊柱交界区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脊柱交界区终板不同位点抗压强度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的颈胸段、胸腰段及腰骶段,共65个椎体125个终板,采用环形取点的方式,对每个终板平面的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mm的平底压头进行连续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压缩力,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椎体为单位,颈胸段终板从C4开始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至C7达到最低点,C7~T1明显升高。胸腰段各椎体终板的抗压强度呈依次上升趋势,腰骶段L3、L4终板抗压强度继续上升,L5出现降低,S1节段再次升高。颈胸段与胸腰段抗压强度均小于腰骶段(P<0.01)。上下终板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各段椎体抗压强度下终板强于上终板(P<0.01)。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P<0.05)。由内至外,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颈胸段和腰骶段的后部终板抗压强度大于前部,而胸腰段为前部大于后部(P<0.05)。结论:不同节段终板的抗压强度分布规律不同,临床安放椎间置入物时需注意置入物的大小及放置位置。
李光灿郑连杰李靖年李正维刘晓凯李志刚
关键词:脊柱交界区终板抗压强度生物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