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先涛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腔内
  • 4篇腔内治疗
  • 3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瘤
  • 2篇瘤腔
  • 2篇瘤腔内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性
  • 2篇腹主动脉
  • 2篇超声
  • 1篇弹簧圈
  • 1篇低流量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修复术
  • 1篇修复术后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李先涛
  • 6篇郭平凡
  • 3篇张金池
  • 3篇蔡方刚
  • 3篇戴贻权
  • 3篇刘学强
  • 2篇何天敏
  • 2篇庄晖
  • 2篇吴捷
  • 2篇詹腾辉
  • 2篇陈宏宇
  • 1篇叶真
  • 1篇叶小剑
  • 1篇庄勇
  • 1篇陈瑞权
  • 1篇苏秋妮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Angiosome理念在糖尿病足及下肢重度肢体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angiosome理念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和下肢重度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临床应用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FontaineⅣ期)患者42例(48条肢体)和CLI(FontaineⅣ期)患者40例(42条肢体),分为DF组和CLI组,2组患者均按angiosome理念打通下肢病变血管,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受累血管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115,P=0.004),CLI组中受累的股浅动脉(x2=7.981,P=0.005)及胭动脉(x2=5.026,P=0.025)显著多于DF组;2组患者技术成功率(DF组75%,CLI组76.19%,P=0.896)、临床成功率(DF组70.83%,CLI组83.33%,P=0.162)、大截肢率(DF组8.33%,CLI组7.14%,P=0.833)、死亡率(DF组7.14%,CLI组5.00%,P=0.5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足和CLI下肢受累血管的分布明显不同,但临床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以angiosome理念为基础的腔内治疗能改善糖尿病足和CLI治疗的临床成功率,尚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支持angiosome理念的临床应用.
李先涛郭平凡庄晖蔡方刚张金池刘学强戴贻权吴捷詹腾辉何天敏
关键词:糖尿病足足溃疡腔内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9例(共21条肢体),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腔内治疗。结果 19例患者中,重度肢体缺血(卢瑟福分级4~6级)6例,间歇性跛行(卢瑟福分级2~3级)13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2例,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11例,含碘对比剂过敏2例,肾衰竭2例。21条肢体中,泛大西洋介入学会协议(TASC)A级12条、TASC B级6条、TASC C级3条。1例TASC C级病变腔内治疗失败,转开放转流手术,余18例20条肢体均治疗成功,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踝肱指数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7±0.12vs 0.89±0.15,P〈0.05)。术后1个月病变段通畅率100%(20/20),术后6个月通畅率90.00%(18/20)。术后随访期间肾功能无恶化。结论对于存在对比剂肾病风险、含碘离子对比剂过敏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下肢动脉成形术是较好选择。
戴贻权庄勇陈宏宇李先涛叶真郭平凡
超声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腔内主动脉修复(EVAR)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7月1日-2020年11月1日收治并成功实施EVAR术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共62例,术后1个月内分别行CT血管造影(CTA)及CEUS检查,两种检查的相隔时间<1周。分别记录内漏发生情况、瘤体直径和检查时长。结果CTA判断总的内漏发生率为22.58%,CEUS为25.81%,二者对1型/3型内漏的判断一致,1型2例,3型1例;而对2型内漏,CTA诊断了11例,CEUS诊断了13例,CEUS比CTA多发现的2例均为EVAR术中使用瘤腔弹簧圈栓塞患者。CTA测量瘤体的直径为(54.2±9.2)mm,CEUS为(53.4±11.1)mm,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应用于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随访是安全有效的。
李先涛叶小剑林奕辰郭平凡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超声造影CT血管造影
低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的腔内治疗(附132例分析)
2016年
目的总结低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的腔内治疗经验。方法 2009年7月~2014年7月,对低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132例,采用聚桂醇经皮硬化治疗61例,无水乙醇经皮硬化治疗3例,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polymer,Onyx)经皮硬化2例,联合聚桂醇、无水乙醇、Onyx、平阳霉素或弹簧圈经皮硬化66例。结果随访6~66个月,平均18.8月。治愈57例(43.2%),显效51例(38.6%),好转18例(13.6%),无效6例(4.5%)。1例(0.8%)治疗时发生一过性病灶疼痛。结论腔内治疗是低流量先天性血管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案。
詹腾辉苏秋妮蔡方刚庄晖张金池刘学强吴捷戴贻权何天敏李先涛陈宏宇郭平凡
关键词:先天性血管畸形腔内治疗
15例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取出经验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下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取出方法和技巧。方法对15例医源性血管内异物患者(包括中心静脉导管2例、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导管2例、深静脉输液港导管6例、可回收滤器3例和穿刺血管鞘断端、V18导丝头端各1例),根据异物种类、残留血管腔位置及血管腔大小,分别采用介入和外科手术或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处理。结果采用外科手术取出1例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导管及1例V18导丝;对1例可回收滤器,先用介入方法将下腔静脉滤器移至髂股静脉,再用外科手术方法取出;用EV3鹅颈式抓捕器、三叶草式抓捕器或自制抓捕器介入取出其余12例血管内异物。所用时间20min~4h,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介入方法可取出医源性血管内异物,必要时可行局部手术切开或介入联合外科手术局部切开取出。
刘学强郭平凡张金池蔡方刚李先涛
关键词:医源性疾病放射学介入性
术中弹簧圈瘤腔栓塞应用于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术后Ⅱ型内漏高危人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术中弹簧圈瘤腔栓塞在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术后Ⅱ型内漏高危人群中预防Ⅱ型内漏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Ⅱ型内漏高危患者共112例,其中术中弹簧圈瘤腔栓塞组36例(栓塞组),施行标准EVAR术76例(标准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栓塞组术中使用栓塞的弹簧圈数量平均(2.72±1.16)个(1~7个)。中位随访时间25.9个月,口型内漏发生率标准组为30.3%(23/76)高于栓塞组的11.1%(4/36)(x^2=4.90,P=0.027)。多因素分析发现Ⅱ型内漏的危险因素为无瘤腔栓塞和瘤腔体积≥128 cm^3。在大瘤腔亚组中,瘤腔栓塞组的Ⅱ型内漏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EVAR组(x^2=6.07,P=0.014)。结论术中弹簧圈瘤腔栓塞用于Ⅱ型内漏高危人群是安全有效的,其在大瘤腔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EVAR术后Ⅱ型内漏发生率。
李先涛黄燕燕陈瑞权郭梅红郭平凡
关键词:内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