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荻绮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18例VSD封堵术后CLBB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接受VSD封堵术并经心电图检测确诊CLBBB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9±2.33岁(3岁2个月~10岁5个月),男性11例、女性7例,随访时间中位数5年(3个月~10年)。14例无心力衰竭患儿中4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CLBBB即恢复,随访3~6个月各项指标均无异常;8例随访5~10年,无不适,心电图无变化,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房利钠肽均无异常,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增大;2例接受封堵器取出及VSD修补术,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余无异常,另1例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随访1年QRS波时限较术前缩短,心功能无异常,LVDD增大。4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3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术,1例行左室起搏,术后QRS波均<150 ms;1例行CRT术后3天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另3例随访1~2年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VSD封堵术后早期出现CLBBB患儿,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若无效,可选择手术取出封堵器,但有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若合并心力衰竭,CRT或左室起搏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 陈轶维赵文婥王顺民杜欣为吉炜朱荻绮陈丽君张志芳李奋
- 关键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IL-6和IL-10在小儿肺炎相关脓毒症中的意义
- 目的小儿脓毒症是PICU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肺炎是引起儿童脓毒症最主要的原因。本研究通过测定促炎和抗炎两方面的代表性细胞因子——IL-6和IL-10,判断小儿肺炎相关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水平及其在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价值...
- 朱荻绮李璧如赵醴钱娟杨燕文任宏胡肖伟张建王莹
- 文献传递
- 儿童经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预后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预后及反流发生或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及反流加重的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24例术后新发三尖瓣轻度以上反流,发生率为2.1%;5例术前合并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患儿中4例反流较术前减轻;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未发生重度需要手术干预的三尖瓣反流。单因素分析发现介入手术时间、残余分流是介入术后新发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封堵器大小(OR=1.48,95%CI:1.13~1.9)、残余分流(OR=6.53,95%CI:1.69~25.30)是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后有一定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但一般不会出现需干预的后果。手术时间越长、封堵器型号越大、残余分流的存在是导致术中或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 邓云霞赵文婥傅立军沈捷陈轶维吉炜朱荻绮李奋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三尖瓣反流
- IL-6和IL-10在小儿肺炎相关脓毒症中的意义
- 目的小儿脓毒症是PICU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肺炎是引起儿童脓毒症最主要的原因。本研究通过测定促炎和抗炎两方面的代表性细胞因子——IL-6和IL-10,判断小儿肺炎相关脓毒症的炎...
- 朱荻绮王莹
- 文献传递
-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21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复查分析川崎病所致严重冠脉病变患儿的进展情况,并评价心脏超声(心超)对此类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冠脉病变分级达到Ⅳ级及以上的川崎病患儿,要求纳入对象接受过至少2次的冠脉造影,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病变进展情况;并将心超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21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6例,中位发病年龄为3岁6个月,初次冠脉造影的中位年龄为7岁11个月,发病时间与初次造影中位间隔时间为4年5个月;造影复查时的中位年龄为9岁2个月,与初次造影中位间隔时间为1年3个月。初次造影发现有13例患儿存在冠脉狭窄或闭塞,其中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并在1年后复查造影,结果显示桥血管通畅,未见明显狭窄。15例患儿在后续随访中,心超发现病变进展并行造影复查,其中8例患儿冠状病变较前明显进展,并有1例患儿于术中行冠脉内球囊扩张术,1例复查后行CABG。在21例患儿初次造影时,共发现16处冠脉狭窄或闭塞;而同期心超仅提示1处冠脉狭窄。21例患儿初次造影时共发现28处中大型冠脉瘤,将心超和冠脉造影对此28处冠脉瘤的测量直径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最大直径差值为(1.63±2.33)mm,95%CI为−2.95~6.21 mm。结论·川崎病所致严重冠脉病变可能是不断进展的;对病变严重的患儿,心超可能对冠脉狭窄或闭塞存在漏诊或误诊,对冠脉瘤直径测量存在一定误差,需定期复查冠脉造影。
- 张锰崔青朱荻绮张玉奇钟玉敏沈捷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
- 48例儿童肺动静脉瘘临床分析
- 2022年
-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畸形疾病,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与相对性的静脉之间形成了扩大迂曲的血管瘤,使未经肺毛细血管氧合的肺动脉血直接进入肺静脉回到左心进入体循环,进而导致发绀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肺动静脉瘘虽然罕见,但是如果不积极干预,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咯血、血栓栓塞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收集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48例PAVF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旨在为儿童PAVF的治疗提供依据。
- 李凌禹朱荻绮李奋傅立军张玉奇高伟刘廷亮郭颖钟玉敏沈捷
- 关键词:肺动静脉瘘肺毛细血管血栓栓塞咯血肺动脉肺静脉
-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应用于儿童肝移植术后移植物肝脏失功能2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例早期移植物肝脏失功能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替代疗法在此类患儿中的临床意义。例1原发病为胆道闭锁,例2原发病为尼曼匹克病,2例患儿肝移植术后均出现移植物肝脏失功能和多脏器功能不全。术后2 d启动间断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方案,经1周干预后2例患儿均成功逆转了急性期的多脏器功能不全,肝功能得到恢复。儿童肝移植术后可尝试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这一技术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并可改善继发的多脏器功能不全。
- 孙思娟张建奚悦玲周昀箐朱荻绮任宏王莹钱娟
- 关键词: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