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祖祥

作品数:29 被引量:726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土壤
  • 6篇污染
  • 5篇酸根
  • 5篇磷酸根
  • 5篇
  • 4篇离子
  • 3篇发育
  • 3篇CR
  • 3篇PH
  • 2篇阳离子
  • 2篇有效磷
  • 2篇针铁矿
  • 2篇植物
  • 2篇植物修复
  • 2篇植物修复技术
  • 2篇植物有效性
  • 2篇中铬
  • 2篇丝光沸石
  • 2篇天然沸石
  • 2篇铁矿

机构

  • 24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纽卡斯尔大学

作者

  • 29篇朱祖祥
  • 12篇袁可能
  • 7篇黄昌勇
  • 7篇陈英旭
  • 5篇何振立
  • 5篇何增耀
  • 5篇王光火
  • 3篇唐世荣
  • 3篇章明奎
  • 2篇王人潮
  • 2篇莫慧明
  • 2篇骆永明
  • 2篇陆雅海
  • 1篇黄昌勇
  • 1篇朱荫湄
  • 1篇沈志良
  • 1篇朱永官
  • 1篇谢正苗
  • 1篇蒋秋怡

传媒

  • 9篇土壤学报
  • 6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土壤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土...
  • 1篇环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4篇1990
  • 4篇198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粉粒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被引量:11
1993年
对22个样品化验分析表明,土壤的粉粒部分具不可忽视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其大小与蛭石、云母等矿物数量有关。
章明奎朱祖祥
关键词:土壤阳离子
土壤中铬的有效性与污染生态效应被引量:76
1995年
本文研究了土壤中铬的有效性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0.05mol/LEDTA是土壤中有效态铬的较好提取剂;添加无机态Cr(Ⅲ)、Cr(Ⅵ)的盆栽土壤中有效态铬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低添加浓度下,水稻根系中铬浓度随生长时间延长而增高,茎叶中铬含量则相反,铬对水稻的毒性和吸收积累明显受土壤性质的影响。
陈英旭朱祖祥何增耀
关键词:有效态土壤生态效应生态学
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的研究─—电荷特性及其分类意义
1994年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的电荷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值,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阴离子交换量AEC,可变电荷量CECv/CEC_3.2,电荷零点pH_0,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②土壤的电荷特性与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和氧化物数量有关,它可以很好地显示土壤的发育程度,③土壤的电荷特性可用于土壤分类,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值。
章明奎俞震豫王人潮朱祖祥
关键词:第四纪沉积物土壤物理化学电化学
土壤、矿物对Cr(Ⅵ)吸附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9
1993年
本文研究了土壤、矿物对Cr(Ⅵ)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土壤中铝对Cr(Ⅵ)的吸附起着主要作用,土壤、矿物对Cr(Ⅵ)的吸附机制和磷酸根相似,以专性吸附为主,吸附过程中伴随着羟基的释放,溶液中磷酸根、氟离子和硫酸根等阴离子的存在,强烈抑制了土壤、矿物对Cr(Ⅵ)的吸附,而C1^-和NO_3^-的影响较小。
陈英旭朱祖祥何增耀
关键词:土壤矿物
有机阴离子对磷酸根吸附的影响被引量:107
1990年
在中性条件下,低浓度的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胡敏酸阴离子都能显著降低针铁矿、非晶氧化铝、高岭石和红壤对磷酸根的吸附,尤其在低磷吸附饱和度下效果更好。有机阴离子抑制磷酸根吸附的能力因有机酸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固相的表面特性而异。有机阴离子存在下吸附的磷酸根具有较高的同位素^(32)P交换活性和解吸率。测定了吸附平衡溶液中铁和铝的浓度。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pH 7.0),即使较高浓度的有机酸根(10^(-2)mol)也只能溶解极少量的铁和铝。有机阴离子络溶作用不足以说明固相吸附磷能力的显著下降。可见,有机阴离子降低磷酸根吸附的机制主要是竞争专性吸附。有机阴离子占据了一部分高亲和力的吸附位,从而降低了土壤固相吸附磷的量,增加了吸附态磷的活性。
何振立袁可能朱祖祥
关键词:磷酸根土壤
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影响磷酸根解吸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4
1992年
本文研究了吸附性阳离子、电解质浓度和组成影响几种矿物和土壤吸附态磷的解吸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性阳离子影响磷酸根解吸与离子桥有关。桥接静电场愈强,被束缚磷的释放就愈困难。电解质阳离子对磷酸根解吸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对表面负电荷的屏蔽效应。阳离子电价高,屏蔽作用大,磷解吸就少。电解质浓度影响吸附态磷的解吸主要与表面电位的变化有关。当pH>PZC值时,提高电解质浓度降低表面负电位,从而减少磷的吸附;当pH
何振立袁可能朱祖祥
关键词:阳离子电解质土壤磷酸盐解吸
有机络合态Cr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污染行为被引量:9
1994年
研究了不同有机络合态Cr对水稻生长发育、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Cr、柠檬酸铬和富啡酸铬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r浓度明显高于无机Cr(Ⅲ)处理的,对水稻的毒性要比无机Cr(Ⅲ)大.水稻吸收的Cr大部分积累在根系中,成熟期根系中Cr浓度最高,其次是抽穗期,分蘖期最低,根内Cr含量比茎叶、糙米要高1—2个数量级.水稻对有机络合态Cr吸收能力比无机Cr(Ⅲ)大,并且容易转移到茎叶中.
陈英旭朱祖祥何增耀
关键词:污染
大力开展矿山植物的研究、开发和保护被引量:4
1998年
矿山植物适应污染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生态学和污染进化研究价值。各地的大规模采矿作业已经或正在毁灭这些有价值的植被。发达国家对矿山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相对比较重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认识和资金等原因,一直比较忽视。本文对矿山植物适应污染环境的生长反应、矿山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人类活动对矿山植物毁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综述了国内外矿山植物保护现状,并就矿山植物的保护和未来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唐世荣朱祖祥黄昌勇
关键词:污染环境
天然沸石作为离子交换肥料的研究——Ⅱ斜发沸石对磷矿石的溶解及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被引量:10
1990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斜发沸石(Cp)对三种不同磷矿石的溶解作用及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发沸石上所吸附的阳离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增加磷矿石的水溶性磷的作用,其增溶量因矿石种类而异。而且不同斜发沸石还因其所吸附的阳离子种类不同,对水溶性磷的增溶效果也有极大差别。各种吸附离子对水溶性磷的增溶效果依次为:H.Al-Cp>Na-Cp>NH_4-Cp>K-Cp>Ncp>Mg-Cp>Ba-Cp>Ca-Cp.但就磷矿石中酸性枸溶性磷的溶解能力而言,同样用斜发沸石处理,其对所试三种磷矿石种类影响均不大。这些事实说明斜发沸石对磷矿石中磷的增效机制,主要是通过斜发沸石上的吸附性阳离子和磷矿石中Ca^(2+)离子的直接接触交换或溶液交换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吸附离子对Ca^(2+)离子的选择交换力大小的序列而加以解释。此外磷矿石本身的化学组成及结晶构造等特征不同,也是产生上述磷的增溶效果不等的原因。中性或微酸性水稻土施用斜发沸石能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Bray-Ⅰ磷),并使其固磷能力有所下降。而酸性较强的土壤则因有次生固磷作用,有效磷含量没有增加。
莫慧明王光火朱祖祥
关键词:丝光沸石斜发沸石
天然沸石作为离子交换肥料的研究——Ⅰ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的离子交换特性被引量:11
1990年
浙江省缙云沸石矿是我国最大的沸石矿之一。该矿主要由斜发沸石(Cp)和丝光沸石(Mdn)组成。两种沸石的交换性阳离子主要是Ca^(2+)和Na^+,其次是K^+,还含有少量的Mg^(2+)。不同阳离子型的斜发沸石对Ca^(2+)选择性大小的顺序是:Na-Cp>NH_4-Cp>K-Cp>Mg-Cp>Ba-Cp.K^+、Ca^(2+)在Na型斜发沸石上的竞争吸附可以用Gapon离子交换方程来描述,这时K^+-Ca^(2+)交换的Gapon系数约为14,表明斜发沸石对K^+具有特殊的选择性。
王光火莫慧明朱祖祥
关键词:斜发沸石土壤有效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