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云 作品数:9 被引量:9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德兴铜矿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德兴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2012年 德兴矿集区位于赣东北地区,是中国东部中生代钦杭成矿带中的大型铜金铅锌矿集区之一,集中了铜厂、富家坞和朱砂红斑岩铜钼(金)矿、银山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和金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与样品采集的基础上,对铜厂、富家坞、朱砂红及银山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德兴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的LA-MC-ICP-MS锆石U-Pb的4组年龄分别为:(171±1.2)Ma(铜厂)、(172±0.68)Ma(富家坞)、(173±1.3)Ma(朱砂红)、(176±1.5)Ma(银山),表明这些岩体均为中侏罗世的产物。样品Hf两阶段模式年龄平均值分别为861 Ma、876 Ma、904 Ma和941 Ma,正的εHf(t)平均值在4.34-5.54,Zr/Hf比值接近于上地幔的Zr/Hf比值。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组分,但在岩浆演化中遭受了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幔源物质在德兴矿集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兴矿集区4个矿床成岩成矿的最重要时期在170-175 Ma,该矿集区岩浆热液系统持续活动可能是该大型矿集区形成的重要原因。 水新芳 赵元艺 郭硕 吴德新 朱小云 王增科关键词:LA-ICP-MS ZIRCON U-PB HF 德兴铜厂斑岩铜矿脉体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2 2012年 德兴铜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和富家坞等3个矿床组成。在详细的野外脉体填图基础上,文章把德兴铜厂斑岩铜矿的成矿脉体划分为A脉、B脉、D脉和H脉等4种类型。研究发现,A脉的形成与钾化蚀变有关,脉体不规则且不连续,以粒状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少量黄铁矿±少量黄铜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B脉的形成与钾质硅酸盐水解有关,脉体较规则且连续,以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石英颗粒呈典型的梳状或长柱状对称于脉壁生长;D脉的形成与石英-绢云母化蚀变有关,以黄铁矿±石英±黄铜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脉壁发育绢云母晕;H脉的形成与碳酸盐化有关,以方解石±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这4种脉体分别记录了成矿流体演化至不同阶段,热液蚀变作用的特点及其与Cu-Mo硫化物沉淀的关系。脉体的宽度-间距定量统计分析表明,脉体宽度(T)服从于幂次分布定律;脉体间距(S)服从于负指数分布或介于对数正态分布与负指数分布之间。脉体宽度分维值D值(0.91~1.35)普遍〉1,反映脉体系统的连通性较差,矿化程度较弱。脉体间距变差系数Cν值(0.49~0.92)均〈1,说明脉体簇生聚集程度较低,矿化程度较弱;处于脉体聚集中心的脉体,代表着热液流体运移的通道,制约着其他脉体的展布。 王翠云 李晓峰 肖荣 杨锋 王增科 朱小云关键词:地质学 斑岩铜矿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子矿物成分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011年 德兴斑岩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斑岩型矿床,其Cu储量约为850万t,Mo储量约为30万t,Au储量约为20t(芮宗瑶,1984)。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碰撞拼合带内,江(山)-绍(兴)断裂带(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碰撞缝合线)的北西侧(华仁民,2000;Wang等,2006;潘晓菲等,2009)。矿田所处区域内出露的地层比较齐全,其北西侧广泛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 刘玄 范宏瑞 胡芳芳 胡保根 朱小云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斑岩铜矿床 扬子地块 华夏地块 子矿物 不发育 江西德兴朱砂红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9 2013年 朱砂红斑岩铜矿位于德兴斑岩铜矿矿集区的西北方向,紧邻铜厂铜矿。本文在前人有关德兴铜矿研究基础上,以铜矿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内容,通过野外详细的岩芯采样,室内石英斑晶、石英脉和方解石脉中包裹体测试及数据整理分析后初步发现:朱砂红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大致可以分成五大类型(富液型包裹体、富气型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型和固液两相型);相比铜厂整体成矿温度略低,盐度略高;由成矿流体压力47.27~184.47MPa,推导出成矿深度达2~4km,以及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流体中含有CO2、H2S和CH4等挥成份气体,它们可能与Au等元素的运移成矿有关。因此,从包裹体性质推测朱砂红铜矿不只是斑岩铜矿,可能是浅成热液斑岩型铜金矿床。此外,朱砂红矿区成矿流体来源至少有两种:高温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伴随流体演化期次大致可以划分出3个成矿阶段:硅酸盐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即主成矿阶段,温度:200~340℃,盐度:2.0%~15%NaCl)、碳酸盐-硫酸盐硫化物阶段。同时,均一温度、盐度及压力等暗示在流体演化和成矿过程中岩浆流体发生过沸腾或不混溶作用。 吴德新 赵元艺 吕立娜 许虹 郭硕 刘妍 朱小云 王增科 水新芳关键词:斑岩铜矿 流体包裹体 德兴朱砂红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2012年 德兴铜矿田构造上处于由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拼合而成的华南板块内部(Gilder et al.,1996),空间上靠近十万大山-杭州裂谷带北段和江(山)-绍(兴)断裂带的北西侧(华仁民等,2000;王强等,2004)。朱砂红矿床则是德兴铜矿田三大矿床最北西端的一个,其南东方向依次为铜厂、富家坞铜矿床; 张天福 潘小菲 杨丹 李岩 胡宝根 朱小云 赵苗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床 成矿流体演化 江西德兴朱砂红斑岩铜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5 2016年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毗邻赣东北深断裂;该矿田由富家坞、铜厂及朱砂红矿床组成,属世界超大型斑岩铜矿。本文在系统的野外观察及室内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探讨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H、O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矿石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O值范围为8.4‰~11.2‰,与之平衡的δ^(18)O_(H_2O)值范围分别为0.44‰~3.14‰,含矿石英脉中石英的δD值范围为-73.2‰~56.9‰,成矿流体以岩浆分异热液及天水热液为主。矿石中硫化物δ^(34)S组成变化范围较窄,为-4.3‰^-0.9‰,多数集中在0值左右且在S同位素直方图上呈塔式分布特点,表明具有岩浆硫(0±3‰)的特征。矿石硫化物中Pb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079~18.643、15.545~15.578和38.058~38.595。朱砂红矿床硫化物中Pb同位素组成与德兴含矿斑岩大致相同,明显区别于源自双桥山群地层的矿石中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斑岩,并非双桥山群浅变质地层。朱砂红矿床的流体来源为岩浆分异热液及天水热液的混合,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斑岩,矿床发育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德兴矿区三个矿床对比研究表明,朱砂红斑岩型矿床H、O同位素特征与铜厂斑岩铜矿床大体一致,成矿流体来源基本相似;三个矿床中S同位素表现为从东南的富家坞矿床向西北的朱砂红矿床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范围基本保持一致,朱砂红矿床可能比铜厂矿床及富家坞矿床受更多围岩物质混染;三个矿床Pb同位素总体显示出壳幔混合铅的特征。三个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矿床的差异可能源自岩浆与围岩混染程度的不同。 杨波 水新芳 赵元艺 朱小云 王增科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德兴铜厂斑岩铜(钼金)矿床蚀变—矿化系统流体演化:H-O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2 2012年 江西铜厂斑岩铜(钼金)矿床是德兴斑岩矿集区最大的矿床。文章根据铜厂矿床发育的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蚀变组合特征,和已厘定的铜厂矿床脉体类型,选取代表不同蚀变-矿化阶段的石英、黑云母、绢云母及绿泥石等,进行单矿物的H、O同位素测试。石英和黑云母单矿物O同位素,与石英、黑云母平衡流体的δ18O值和δD值联合示踪结果显示,铜厂矿床早期A脉(不规则疙瘩状A1脉、石英-黑云母A2脉和石英-磁铁矿A4脉)和中期B脉(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斑铜矿)形成时,成矿热液均为岩浆流体来源,但B脉可能混入了少量大气降水;晚期低温D脉和碳酸岩脉(180~200℃)的成矿热液全部为大气降水来源。斑晶黑云母平衡水的δ18O和δD值变化范围较大表明,黑云母形成时的热液系统主要为岩浆水,局部受区域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染,也可能与少量黑云母斑晶受到后期绿泥石化、水云母化蚀变有关。绿泥石蚀变主要由岩浆流体作用形成,但混入了一些大气降水,导致其δ18O值少量降低。绢云母平衡的水的δ18O值和δD值(4.6‰和-19.4‰)表明,绢云母是大气降水与千枚岩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说,铜厂矿床钾硅酸盐化、绿泥石化蚀变,以及钾硅酸盐化阶段形成的A脉和B脉,均由岩浆流体作用引起,大气降水在绿泥石化阶段进入蚀变-矿化系统,而绢云母化、晚期低温D脉和碳酸盐脉均是大气降水作用的产物。 潘小菲 宋玉财 李振清 胡保根 朱小云 王增科 杨丹 张天福 李岩关键词:成矿热液 德兴朱砂红斑岩型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朱砂红矿床是德兴铜矿田的3大矿床之一,与铜厂、富家坞矿床呈NW向展布。为了查明该矿床的热液蚀变系统、矿化特征及成矿流体性质,文章选取朱砂红矿区5条勘探线上的21个钻孔,通过详细的岩芯编录和岩相学观察,依据矿物组合、脉体穿切关系及蚀变特征,将该矿区内的脉体分为A脉、B脉、D脉及后期碳酸盐和硫酸盐脉,A、B及D脉为主要的矿化脉,共有14种类型。对各期脉体内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显微测温、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显微分析(LRM),从而详细示踪了成矿流体演化及蚀变-矿化过程。经研究得知,该矿区流体演化过程包括:成矿早期A脉形成阶段,发育4种脉体类型,其脉体多呈不规则状、顺板理团块状,发育的流体包裹体以富气相和含单子晶或多子晶相(还见有金属硫化物)组合为特点,均一温度为350~550℃,w(NaCleq)主要集中在52.9%~69.9%(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和2.9%~16.8%(气液两相包裹体)2个区间内,该阶段的流体与早期的钾长石化蚀变关系密切;成矿中期B脉形成阶段,发育5种脉体,以平直为显著特征,发育富气相包裹体和单子晶包裹体,还含有部分富液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48~405℃,w(NaCleq)主要集中在38.6%~58.0%和0.9%~10.6%范围内,由于该阶段裂隙发育,成矿流体发生了减压沸腾作用,大量金属发生沉淀,是Cu(Au)、Mo的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晚期D脉形成阶段,共有5种脉体类型,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还有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27~326℃,w(NaCleq)为0.4%~5.1%,该阶段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黄铁绢英岩化和绿泥石-水云母化,伴有Mo矿化及少量Cu矿化。朱砂红矿区热液流体的演化总体上是,从早期的高温、中-高盐度的岩浆热液,向成矿晚期中-低温、低盐度的岩浆热液+大气降水混合流体转变。气液相成分激光拉曼显微分析(LRM)结果显示,在朱砂红矿区流体的演化� 张天福 潘小菲 杨丹 李岩 胡宝根 朱小云 赵苗关键词: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江西德兴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子矿物SEM-EDS研究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的制约 被引量:13 2011年 江西德兴斑岩铜钼矿床Q+Py±Cp±Cc脉、(黄铁)绢英岩和Q+Py+Mo±Cp脉中发育大量多相(透明、暗色子矿物)包裹体。本文以详细的显微观察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为基础,利用SEM-EDS(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多相包裹体内的子矿物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分析结果表明,Q+Py±Cp±Cc脉石英中发育的透明子矿物包括绢云母、石盐、水氯镁石、白云石、铁氯化物、磷灰石和含稀土元素磷酸盐;暗色子矿物包括赤铁矿、铁氧化物和黄铜矿。(黄铁)绢英岩石英和黄铁矿中透明子矿物包括石盐、(硬)石膏、绢云母、硫酸镁、菱镁矿、六水泻盐和(Fe、Cu、Mg)碳酸盐和硫酸盐,暗色子矿物包括磁铁矿、赤铁矿、金红石和黄铜矿;Q+Py+Mo±Cp脉石英包裹体中发育的子矿物相对较少,透明子矿物包括石盐、菱铁矿和钾长石;暗色矿物为赤铁矿。它们中发育种类繁多的子矿物,表明热液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多种盐类以及高氧化态子矿物出现指示流体具有高盐度-高氧化态的特征。此外,还鉴别出了黄铜矿、赤铁矿和磁铁矿等金属矿物,这表明热液含有丰富的成矿物质,这些成矿物质随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以黄铜矿等金属矿物从热液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矿床内的主要矿体。结合蚀变矿物组成观察,我们认为Q+Py±Cp±Cc脉、(黄铁)绢英岩和Q+Py+Mo±Cp脉中子矿物组成很可能不代表原始流体的化学成分,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围岩矿物由于水-岩反应被分解,同时释放出Na、Ca、Mg、Fe等元素进入热液,形成了上述种类多样的子矿物。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发现,(黄铁)绢英岩和中Q+Py+Mo±Cp脉含石盐多相包裹体通常与富气包裹体或者CO2包裹体紧密共生,这表明热液在被捕获前发生了相分离(或沸腾)作用,而这一过程必然会导致富液包裹体盐度的升高,因此不能排除这些高盐包裹体是� 刘玄 范宏瑞 胡芳芳 胡保根 朱小云关键词:SEM-EDS 热液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