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国庆

作品数:280 被引量:84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3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8篇建筑科学
  • 3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3篇火灾
  • 50篇消防
  • 47篇疏散
  • 43篇建筑
  • 24篇人员疏散
  • 24篇燃烧
  • 23篇数值模拟
  • 23篇值模拟
  • 22篇大空间
  • 21篇防火
  • 17篇燃烧特性
  • 17篇救援
  • 17篇管廊
  • 16篇综合管廊
  • 16篇灭火
  • 16篇FDS
  • 15篇排烟
  • 13篇火灾实验
  • 12篇高大空间
  • 10篇热辐射

机构

  • 278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洛阳市公安消...
  • 2篇国网河北省电...
  • 2篇应急管理部四...
  • 2篇江苏费尔曼安...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公安部消防局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龙岩学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济南市勘察测...
  • 1篇临汾市公安消...

作者

  • 279篇朱国庆
  • 56篇张国维
  • 24篇高云骥
  • 21篇潘荣亮
  • 17篇黄丽丽
  • 15篇季经纬
  • 14篇朱辉
  • 14篇于淼淼
  • 12篇何路
  • 12篇李俊毅
  • 12篇安伟光
  • 11篇刘洪永
  • 11篇吴维华
  • 11篇程远平
  • 11篇张磊
  • 10篇冯瑶
  • 9篇张磊
  • 9篇韩如适
  • 9篇陆峰
  • 9篇夏煜

传媒

  • 128篇消防科学与技...
  • 12篇中国安全生产...
  • 8篇中国安全科学...
  • 5篇2012中国...
  • 3篇工业安全与环...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大学教育
  • 3篇2013中国...
  • 2篇劳动保护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安全与环境工...
  • 2篇2007消防...
  • 2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25篇2023
  • 17篇2022
  • 6篇2021
  • 24篇2020
  • 16篇2019
  • 17篇2018
  • 24篇2017
  • 19篇2016
  • 37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22篇2012
  • 1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2
2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着火温度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了挤塑型聚苯乙烯(XPS)保温材料两种不同着火方式下的着火温度。采用南京江宁仪器分析厂生产的DW-02型点着温度测定仪对XPS的着火温度进行了测定。利用辐射引燃仪得到了2.2 cm厚挤塑型保温板在不同加热功率下的着火温度。结果表明:DW-02型点着温度测定仪测得的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材料的点燃温度约为355℃;热辐射引燃仪测得的2.2 cm厚保温板在不同加热功率下的着火温度是365-370℃,且引燃时间随着辐射引燃仪加热功率的增大而逐渐缩短;明火火源比热流辐射容易引燃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板。研究结论对FDS模拟挤塑型聚苯乙烯燃烧特性时,材料热解参数的设定有指引作用,对实际工程中遴选合适的外墙保温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韩如适朱国庆张国维张磊
关键词:外墙保温聚苯乙烯泡沫板着火温度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从热解气体浓度角度评估常用地板火灾危险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选取11种常用地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氧化模拟试验系统研究地板热解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及其浓度,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热解气体浓度的角度评估常用地板的火灾危险性。试验结果表明:地板热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有CO、CO_2、CH_4、C_2H_4、C_2H_6、C_3H_8、C_2H_2等,其中CO_2、CO浓度量级约为106 ppm;柞木地板的火灾危险性最大,刨花板地板的火灾危险性最小。该研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常用地板的火灾危险性,可为准确把握和评价室内火灾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刘淑金张宁朱国庆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火灾危险性评估
某机场航站楼消防设计分析及验证被引量:1
2015年
运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对某机场航站楼设计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引用了国内外常用的防火舱、燃料岛、限制火灾荷载等消防设计理念,解决航站楼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疏散距离过长等问题。利用FDS和Pathfinder数值模拟软件,对某机场航站楼火灾烟气和人员疏散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航站楼超规范部分在合理的消防措施保护下,可以实现人员安全疏散,为了增大安全阈值,建议增加挡烟垂壁的高度至0.7-1.0 m,完善联动排烟窗控制系统。此外,为保证登机桥疏散的可靠性,登机桥的门应该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发生火灾时需有专人负责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杨旭红朱国庆
关键词:航站楼防火设计FDSPATHFINDER
磨料水射流切割影响因素及切割深度预测模型被引量:8
2020年
切割破拆是实现高效应急救援的方式之一,针对现有破拆工具切割性能与适用性方面的不足,研究前混合磨料水射流(AWJ)用于破拆切割混凝土过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优化方法;主要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射流压力、横移速度、冲击角度、靶距等工艺参数对切割性能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切割深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切割深度受不同参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随射流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横移速度增大而减小,随靶距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最佳靶距为4 mm,随冲击角度呈现波动式变化,存在最佳冲击角度为80°;各工艺参数对切割深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射流压力、横移速度、靶距。
郭嘉赫戚绪尧王栋朱国庆陈良舟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正交试验法
一种面向油罐区火灾的消防作战力量智能部署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油罐区火灾的消防作战力量智能部署方法和装置,通过在GIS平台上加载油库厂区三维模型、人车三维模型、火灾动力学模型,构建三维的油库厂区消防作战的电子沙盘。利用火灾动力学模型中的火羽流模型以及热辐射模型,对...
潘荣亮黄迪朱国庆张国维于淼淼姜晓慧赵永昌李大燕
文献传递
智慧应急救援决策系统关键技术及其软硬件模块研发与应用
朱国庆张国维王献忠李允旺王义保陆军张媛媛王永生闫冰潘荣亮李登
该项目属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深入,物质和能量在城市中高度集中,导致灾害事故频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科学、高效、低风险地处置各种重特大灾害事故成为中国应急救援工作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应急救援...
关键词:
航站楼安全疏散策略分析及验证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对国内某机场航站楼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并利用FDS和Pathfinder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该疏散路线的可行性,针对潜在的危险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防火分隔的方法控制火灾发展规模。航站楼自身的结构特点决定了高大空间具有较高的蓄烟能力,可以采用自然排烟、非高大空间部分可以设置挡烟垂壁,采用机械排烟。增设航站楼水平方向安全疏散出口、调整候机区检票口前摆放的桌椅位置可防止其造成人员堵塞。以登机桥作为临时应急疏散通道,候机区内的旅客可根据疏散距离长短选择从登机桥或通过安检口到达陆侧安全疏散出口进行疏散,可以达到安全疏散的目的。
冯瑶朱国庆
关键词:航站楼排烟数值模拟安全疏散
消防员职业损伤因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为减少消防员职业损伤,促进消防队伍战斗力全面提升,采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等对影响消防员职业损伤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消防员职业损伤的关键因素,提出消防员职业损伤防控对策。研究表明,训练因子、休息因子、入职前身体活动因子、损伤防治教育因子是影响消防员损伤的4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78.906%。提出统筹训练规划,降低训练损伤,防范过度疲劳;强化体能基础,提升业务技能与心理素质,筑牢实战根基;健全损伤处理预案,加强损伤防治教育;推行精准医疗理念等对策。
董凯朱国庆宋春景陈文佳
关键词:消防员影响因素
办公建筑室内全尺寸轰燃实验温度和能见度
2014年
为研究办公建筑内轰燃发生前后温度和能见度的变化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在办公建筑内进行了全尺寸实体实验。结果表明:办公建筑封闭室内轰燃发生在着火后9min,轰燃后极短的时间内房间的温度急剧上升到1 155℃,轰燃发生后300s,走廊温度从50℃上升到700℃以上;走廊和室内烟气层温度增长速率的最大值分别为25.63、20.21℃/s。室内烟气在着火后55s已达到人员疏散的临界值,并在着火后70s时充满整个房间;走道内烟气在500s时充满整个走道,能见度急剧降低,影响人员安全疏散。
李利敏朱国庆
关键词:办公建筑轰燃温度能见度疏散
不同通风状态下腔室回燃救援危险性模拟分析
回燃作为受限空间火灾的一种特殊火行为,对消防员灭火救援过程带来极大风险。利用大涡模拟技术,建立木材燃料缩小尺寸的腔室回燃的场模拟模型,通过改变腔室的开口位置和大小进行了9组模拟试验。测量燃料上方温度、开口处温度、腔室内氧...
郭峰朱国庆殷飞
关键词:消防回燃灭火救援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