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云

作品数:214 被引量:1,745H指数:2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7篇医药卫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9篇新生儿
  • 53篇早产
  • 51篇早产儿
  • 51篇产儿
  • 27篇监护
  • 26篇重症
  • 25篇重症监护
  • 23篇出生体重
  • 21篇低出生体重
  • 21篇新生儿重症
  • 2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9篇血性
  • 18篇缺血
  • 18篇病房
  • 16篇重症监护病房
  • 16篇监护病房
  • 15篇低出生体重儿
  • 15篇婴儿
  • 14篇新生儿重症监...
  • 11篇缺血性脑损伤

机构

  • 212篇复旦大学
  • 5篇奥克兰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湖北省妇幼保...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甘肃省妇幼保...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加拿大多伦多...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12篇曹云
  • 58篇陈超
  • 40篇胡晓静
  • 36篇周文浩
  • 33篇邵肖梅
  • 25篇程国强
  • 24篇蒋思远
  • 18篇张澜
  • 16篇张玉侠
  • 16篇王来栓
  • 16篇杨毅
  • 13篇张蓉
  • 13篇李丽玲
  • 13篇黄国英
  • 12篇周琦
  • 11篇周建国
  • 11篇王艺
  • 11篇杨红
  • 10篇徐虹
  • 10篇张晓波

传媒

  • 29篇中华围产医学...
  • 29篇中国循证儿科...
  • 8篇中华儿科杂志
  • 7篇中国新生儿科...
  • 6篇中国当代儿科...
  • 6篇临床儿科杂志
  • 6篇中国实用儿科...
  • 6篇中国儿童保健...
  • 4篇复旦学报(医...
  • 4篇国际儿科学杂...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华护理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大众医学
  • 2篇护理研究
  • 2篇上海护理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7篇2023
  • 14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19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袋鼠式照护对早产儿生理、行为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9年
袋鼠式护理(KC)最早始于波哥大,当时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0%[1]。缺乏暖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一台暖箱里面放置2名甚至更多的婴儿,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母婴分离状态也使得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研究者发现将婴儿放到母亲裸露的皮肤上进行大面积的皮肤接触,不仅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还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2],20世纪80~90年代该研究结果得以广泛传播,很多NICU都纷纷开展了KC。
胡晓静张玉侠庄薇曹云陈超周文浩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袋鼠式护理早产儿神经发育生理照护
一种用于早产儿的保温保湿保护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早产儿的保温保湿保护衣,包括衣身,所述衣身采用保温保湿材料制成;所述衣身为方形,所述衣身的中部上方设置有开襟,所述开襟的上方设置有帽子,所述衣身上设置有脐带出口;所述帽子内设置有抽拉装置,所述开襟...
李丽玲胡晓静曹云周文浩
文献传递
先天性结核一例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报道1例先天性结核患儿诊断及治疗过程。患儿系胎龄36周阴道娩出,小于胎龄儿,配方奶喂养,生后28 d因发热入院。患儿母亲孕24~28周低热、咳嗽,未予治疗,产后确诊为"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入院体格检查发现肝脾大;辅助检查提示贫血、C-反应蛋白高、肝功能损害;胃液结核涂片检查示抗酸染色找到抗酸杆菌;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胸腹部X射线检查示两肺多发结节影及条索影;腹部MRI示肝脾弥漫结节样异常信号;四肢长骨X射线检查示双侧股骨干见少许骨膜反应。入院后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阿米卡星四联抗结核治疗,期间体温反复、体重增长缓慢,C-反应蛋白波动于15~22 mg/L,肺部结核病灶较前消退,但肝脾结核病灶无明显变化。入院第39天患儿家属办理自动出院后失访。
金宏娟吴小颖黄英庄德义曹云
关键词:结核
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renomedullin,pro—ADM)浓度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探讨其评估新生儿感染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定量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12月间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56例新生儿(非感染160例,普通感染114例,重症感染82例)进行pro—ADM血浆水平测定,并同时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得出pro—ADM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临界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CRP的诊断效率相比较。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Wilcoxon检验。结果重症感染组pro—ADM为(2.079±1.195)nmol/L,较普通感染组和非感染组[(1.025±0.421)nmol/L和(0.853±0.488)nmol/L]明显升高(P〈0.01)。感染是血浆pro—ADM水平变化的独立因素,且呈正相关(r=0.78,P〈0.01)。pro—ADM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效率较CRP高,其敏感性为71.95%,特异性为87.23%。pro—ADM在新生儿重症感染危重组中水平[(2.498±1.140)nmol/L]较非危重组[(1.810±1.162)n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而PCT水平在危重病例与非危重病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感染时pro-ADM水平升高,重症感染时尤为明显;pro—ADM对早期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夏庆曹云杨毅陈超钱甜
关键词:蛋白质前体肾上腺髓质素婴儿脓毒症
未成熟脑的可塑性与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被引量:9
2003年
曹云邵肖梅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脑损伤未成熟脑
2014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新生儿专业组会议纪要被引量:1
2015年
2014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新生儿专业组系列会议再次于12月6-7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次会议主要是详细汇报及讨论前期选定的18个有针对性的临床问题,对前期应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和评估(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评价系统形成的工作表进行回顾及评审,为2015年10月将更新的新生儿复苏指南进行准备。
曹云冯琪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正压通气脐带结扎GRADINGPEEP
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乙酰水解酶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检测感染新生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其乙酰水解酶(PAF-AH)的活性,探讨两者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日龄<30d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感染部位和程度分为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依据日龄分为早期新生儿(≤7d)和晚期新生儿(>7d)。采集研究对象桡动脉血标本,对全身感染组中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在感染的第1、3、5和7天增加采集桡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浆PAF水平(μg.L-1)和PAF-AH活性(μmol.L-1.min-1)。分析感染程度、性别、日龄和出生体重对血浆PAF水平和PAF-AH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感染组PAF水平和PAF-AH活性的差异,观察全身感染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患儿血浆PAF水平和PAF-AH活性在病程1~7d的变化趋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247例新生儿,男146例,女101例;平均日龄9.2(1~57)d;平均胎龄35.85(27~43)周;平均出生体重2517(906~4750)g。全身感染组91例,局部感染组63例,非感染组93例。①新生儿血浆PAF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P=0.000);血浆PAF-AH活性与感染程度及日龄(P均为0.000)相关。②全身感染组血浆PAF水平(9.5±8.1)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5.3±3.2)及非感染组(4.6±3.5)。早期新生儿中,全身感染组血浆PAF-AH活性(5.7±2.7)显著低于局部感染组(7.3±2.9)和非感染组(7.3±2.5)。晚期新生儿中,全身感染组血浆PAF-AH活性(7.0±2.5)显著低于局部感染组(9.7±2.2)和非感染组(9.7±2.7)。③全身感染组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9/12例存活患儿在病程的1~7d血浆PAF水平呈下降趋势,PAF-AH活性呈上升趋势。3/12例死亡患儿中两者的变化趋势则相反。④全身感染组31/91例确诊败血症患儿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血浆PAF水平(13.1±11.0)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5.4±3.9),PAF-AH活性(4.9±2.1)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7.9±2.4)。结论新生儿严重感染�
蒋思远曹云杨毅陈超熊曼
关键词:新生儿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新生儿早发型细菌感染诊治进展
本文结合新生儿早发型细菌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及其临床表现,介绍了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免疫调节疗法,并论述了其临床预防措施。
曹云
关键词:新生儿患者发病机制
中国新生儿协作网2019年行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的极早产儿病死率的队列研究
2022年
背景近年来我国胎儿医学发展迅速,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各种胎儿宫内手术,但目前胎儿医学干预效果评价多基于单中心、小样本数据并局限于围产期结局,缺乏胎儿生后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描述2019年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NN)57家NICU收治的极早产儿中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者的现状及预后。设计队列研究。方法以CHNN收录的极早产儿为队列人群,以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胎儿镜激光凝固术、选择性减胎术、宫内输血、体腔内积液引流术、减羊水术、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术)者为暴露组,采用倾向性评分的方法1∶4匹配未接受产前干预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病死率(NICU院内、生后28 d、生后7 d)和主要并发症[严重脑损伤、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病死率。结果2019年CHNN数据库共收治极早产儿9520例,接受胎儿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患儿共187例(2.1%),其中选择性减胎术69例,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取样术66例,减羊水术42例,胎儿镜激光凝固术20例,宫内输血10例,体腔内积液引流术2例。暴露组极早产儿NICU全因病死率为15.5%(29/187),其中22例死亡发生在生后7 d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BPD(41.7%)、败血症(11.8%)和严重脑损伤(9.4%)。匹配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接受产前干预的极早产儿NICU全因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生后7 d内全因死亡(RR=1.69,95%CI:1.06~2.71),早发败血症(RR=3.20,95%CI:1.28~7.99)发生风险高于对照组。结论CHNN 2019年NICU入院极早产儿中接受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的患儿占2.1%,接受宫内手术和/或产前侵入性操作并不显著增加极早产儿NICU死亡或并发症的发生率。
武伟顾昕玥石静云赵芳萍蒋思远周文浩周文浩曹云
关键词:宫内手术
新生儿社区与医院内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社区与医院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对新生儿RSV感染尤其是院内RSV感染肺炎进行有效防治。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4月新生儿科共收治RSV肺炎65例,所有患儿均有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经X线、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检测确诊,其中社区感染56例,院内感染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将9例院内感染患儿与国外2005年报道的9例院内暴发感染RSV的新生儿临床特点等进行比较。结果院内感染RSV患儿平均出生体重(中位数2625.0g)低于社区感染者(3342.5g),临床表现较严重,需进行重症监护治疗者较社区感染者多(P<0.05)。院内感染RSV患儿均存在基础疾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8例。9例院内感染RSV肺炎患儿与国外报道的院内感染暴发的患儿比较,平均胎龄(35+5周、30+3周)及出生体重(2625.0g、1757.0g)较大(P<0.05);需要吸氧的人数、机械通气人数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疾病严重程度相仿。结论新生儿院内RSV感染与社区感染相比病情更为严重。新生儿RSV感染常合并细菌感染。要重视RSV院内感染的防治。
张澜曹云钱甜陈超徐锦蔡小狄王瑾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医院内感染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