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才杰
- 作品数:65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病例报道
- <正>病例1:男,46岁,2个月前左额部、颏部各出现一粟粒大丘疹,无痒痛,自用百多邦等药物治疗,约1个月后颏部皮损消退,左额部皮损逐渐增大形成斑块。查体:左额部可见2*2cm斑块,表面结痂。病理:真皮全层可见弥漫性小中等...
- 曲才杰尉莉
- 文献传递
- 硬化性脂膜炎1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女,74岁,左小腿反复水肿性红斑伴疼痛10个月,边界清,伴色素沉着,有触痛,皮温稍高。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毛细血管增生,含铁血黄素沉积,皮下脂肪小叶内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等混合性炎症浸润,局部可见膜性脂肪坏死,胶原纤维增生。诊断为硬化性脂膜炎。
- 熊娟娟毕健平曲才杰孙德祥张吕亚邓琪王艳菊
- 关键词:脂膜炎硬化性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产生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各检测30例来源于正常对照组、银屑病组及卡介菌多糖核酸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的量。结果卡介菌多糖核酸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银屑病组而高于正常对照(P<0.05),IL-4水平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通过降低IFN-γ的水平而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
- 李永喜毕健平曲才杰
-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银屑病寻常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 烟酸缺乏症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滕蔚曲才杰
- 关键词:烟酸缺乏症营养不良吡哆醇
- 梅毒性脱发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梅毒性脱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皮肤科1998年2月-2003年2月就诊的24例梅毒性脱发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分析。结果梅毒性脱发多发生在头顶、颞侧、枕部,如虫蚀状,也可发生弥漫性脱发,伴脱发区皮肤可有充血性红斑浸润,可伴眉毛、腋毛、阴毛脱落。结论梅毒性脱发易误诊,需加强梅毒血清检测。治疗以苄星青霉素为首选,毛发可完全恢复正常,不留瘢痕。
- 滕蔚曲才杰尉莉
- 关键词:梅毒性脱发
- p27~(kip1)、周期蛋白E在鲍温病及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 通过检测抑癌蛋白p27~/(kipl/)和周期蛋白E在鲍温病及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27~/(kipl/)和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在鲍温病及皮肤鳞癌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鲍温病及皮肤鳞癌的病因...
- 曲才杰
- 文献传递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2例
- 2012年
- 例1.男.25岁:因全身泛发淡红色丘疹15年,于2007年3月2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5年前不明原因双手背出现数十个绿豆大淡红色和浅褐色扁平丘疹,无自觉症状.未诊治.
- 陈海蓉黄勇曲才杰
- 关键词: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 沙利度胺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门诊确诊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沙利度胺100mg/d服用,对照组予雷公藤多苷60mg/d服用,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6.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是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有效药物。
- 史文毅王旭东曲才杰
- 关键词:沙利度胺扁平苔藓糜烂型口腔
- 综合治疗反常性痤疮被引量:2
- 2019年
- 报告综合治疗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1例。患者男,20岁。因头面部、躯干及会阴部出现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2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可见散在分布的绿豆大褐色色素沉着;腰骶部、双臀部、腹股沟及右侧阴囊可见散在分布花生米大的红色结节、囊肿、脓肿及溃疡,部分融合成片,伴有窦道形成,溃疡面可见脓、血性分泌物。诊断: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患者经过长时间内科治疗及外科换药,病情控制不佳,并出现低蛋白血症及中度贫血,后经外科行皮肤和皮下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联合局部皮瓣移植术及窦道切除术,取得较好的疗效。
- 张吕亚朱志军曲才杰毕健平
- 关键词:清创植皮
- 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血RPR滴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血RPR滴度及阴转率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梅毒患者资料,取外周血检测RPR滴度、阴转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IFN-γ、IL-4水平,并以44例梅毒患者和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试验组RPR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RPR阴转率在治疗后第6.9、12个月后分别为5.56%、16.67%、52.7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使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而导致梅毒患者血RPR低滴度及低阴转率。
- 李永喜张建明曲才杰毕健平李春霞
- 关键词:梅毒甲基苯丙胺免疫球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