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毓晨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叶蜂
  • 8篇叶蜂科
  • 7篇叶蜂属
  • 7篇膜翅
  • 7篇膜翅目
  • 5篇锤角叶蜂科
  • 4篇英文
  • 3篇系统发育
  • 3篇狼蛛
  • 3篇狼蛛科
  • 2篇系统发生关系
  • 2篇系统发育研究
  • 2篇拒食
  • 2篇基因
  • 2篇害虫
  • 2篇发育研究
  • 2篇分子系统
  • 2篇NEW_SP...
  • 2篇LYCOSI...
  • 2篇苍耳

机构

  • 16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丽水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长沙环境保护...
  • 1篇华东药用植物...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9篇晏毓晨
  • 10篇魏美才
  • 4篇颜亨梅
  • 3篇贺应科
  • 2篇周琼
  • 2篇肖炜
  • 2篇王问学
  • 1篇刘炳荣
  • 1篇周虎
  • 1篇彭光旭
  • 1篇杨青
  • 1篇牛耕耘
  • 1篇朱雅安
  • 1篇袁金荣
  • 1篇杨华南
  • 1篇王常玖
  • 1篇刘高强
  • 1篇梁娟
  • 1篇聂海燕
  • 1篇章怀云

传媒

  • 6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Entomo...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蛛形学报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苍耳不同分离物对害虫的拒食和忌避活性被引量:14
2007年
为跟踪分离苍耳的活性成分,对苍耳叶和果实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萃取分离,测试各萃取分离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菜青虫(Pieris rapae)和桃蚜(Myzus persicae)的拒食、忌避(或产卵忌避)活性以及对其化蛹和羽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苍耳的乙酸乙酯分离物较之于甲醇水分离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在0.05 g/mL处理浓度下,苍耳叶乙酸乙酯分离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选择性拒食率高达100%和44.13%,对菜青虫非选择性拒食率为94%,对小菜蛾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都在50%以上,对桃蚜的选择性忌避率高于70%;同时,苍耳果实乙酸乙酯分离物处理叶片后,菜青虫幼虫无一化蛹,小菜蛾高龄幼虫发育为成虫的比率仅为对照的13.80%。以上结果提示,苍耳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分离相中,对菜青虫的作用效果好于小菜蛾。
周琼魏美才刘炳荣晏毓晨王问学
关键词:苍耳小菜蛾菜青虫桃蚜
中国叶蜂科(膜翅目)二新种(英文)
2009年
记述中国叶蜂科两新种:张氏斑腹叶蜂Empria zhangi Wei et Yan,sp.nov.和黄腹凹唇叶蜂Perineura xanthogaster Weiet He,sp.nov.。凹唇叶蜂属Perineura Hartig,1837是中国新记录属,斑胸斑腹叶蜂Empria(E.)rubicola Ermolenko,1971和黄唇斑腹叶蜂E.(E.)itelmena Malaise,1932是中国新纪录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晏毓晨魏美才贺应科
关键词:膜翅目叶蜂科
湖南“三难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2001—2002年间,对湖南祁东县的桃树林(样点A)、马尾松林(样点B)和廖家镇的芦竹林(样点C)的土壤动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三类林地中,蜱螨类和线虫类是优势类群,密度—类群指数(DG)为A>C>B,但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为C>A>B,相似性指数分析A与C之间的相似性最近,从土壤剖面分析来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且表层>上层>中层>下层。土壤动物季节变化是夏季低于冬季。以冬季土壤动物数量最高。甲螨类和矛线虫类是紫色页岩土基形成的主要"拓荒者"。
晏毓晨颜亨梅王常玖袁金荣林仲桂朱雅安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石灰岩林地
中国三节叶蜂属(膜翅目,三节叶蜂科)一新种及Arge xanthogaster种团东亚种类检索表(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记述采自记述中国三节叶蜂科三节叶蜂属1新种:白尾暗腹三节叶蜂Arge albocaudalica Wei,YanetHe,sp.nov.。本种与Arge xanthogaster(Cameron,1876)很相似,但腹部黑褐色,端部2节背板和锯鞘黄白色;后翅臀室柄短于后翅M室长,锯鞘背面观内侧切口很小,深度明显短于锯鞘侧叶端部宽;锯腹片14刃,第2节缝最长粗刺毛约等长于锯节宽度的3/4,节缝粗刺毛每节约9个,第8节缝最长粗刺毛等宽于该处锯节宽。定义了Arge xanthogaster种团,编制了该种团东亚地区已知种类检索表。
晏毓晨魏美才贺应科
关键词:膜翅目三节叶蜂科三节叶蜂属ARGE
A new species and a new record of Leptocimbex Semenov(Hymenoptera: Cimbicidae) from China被引量:3
2016年
A new species of Leptocimbex Semenov, Cimbicidae, Leptocimbex metallica Yan Wei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China. And Leptocimbex forsiusi Saini Thind, 1992 is recorded from China and re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new material insofar as the original description was not complete. A Leptocimbex forsiusi group is defined and a key to species of this group is also provided. The two known species of this group are only distributed in Himalayas region of Asia. Within China, these two species are recorded from the eastern part of Tibet. Leptocimbex forsiusi Saini Thind is also found in Uttar Pradesh in north India.
晏毓晨魏美才
关键词:SYMPHYTATENTHREDINOIDEATAXONOMY
苍耳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拒食和忌避活性(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为确定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对昆虫活性最高的部位,测试了苍耳不同器官(果实、叶、茎和根)甲醇提取物对几种重要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包括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菜青虫Pieris rapae,桃蚜Myzus per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拒食活性、产卵忌避活性或忌避活性.结果表明,苍耳的主要活性部位为地上部分,尤其是叶和果实,其次是茎,根的活性最低.拒食活性测试中,苍耳叶提取物对菜青虫最强,在所测试的浓度下,处理后24 h的选择性拒食率高达99.07%;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以果实和叶提取物最强,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高达82.87%和73.42%.产卵忌避/忌避活性最强的是苍耳叶提取物,处理后24 h对小菜蛾成虫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达88.57%,对萝卜蚜和桃蚜的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83.01%和62.50%,同时,苍耳果实提取物对小菜蛾、桃蚜和萝卜蚜的产卵忌避/忌避活性明显高于茎和根提取物.基于苍耳叶和果实提取物对害虫强烈的拒食、产卵忌避或忌避活性,有可能作为植物保护剂配方应用于害虫的综合治理策略中.
周琼魏美才晏毓晨王问学
关键词:苍耳拒食活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培养、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对实验课程研究模式的探讨,对实验课教学方法的革新,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系统性的科研设计意识。
晏毓晨蔡迪张美慧梁娟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福建细锤角叶蜂属(膜翅目,锤角叶蜂科)一新记录种
2022年
报道了2021年7月采自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中国福建省锤角叶蜂科Cimbicidae细锤角叶蜂属Leptocimbex一新记录种——格氏细锤角叶蜂Leptocimbex grahami Malaise,1939。该新记录种在福建武夷山叶蜂区系调查中被发现。标本保存于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昆虫模式标本室(原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LSAF])。
徐必晏毓晨戴海英刘萌萌李泽建
关键词:膜翅目锤角叶蜂科
中国狼蛛科娲蛛属(娲蛛亚科)分类地位的探讨
2007年
采用DNA测序方法,获得了中国狼蛛科Lycosidae4亚科6属26种mtDNA-16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比较来自北美狼蛛科豹蛛属2种豹蛛的同一基因序列,并选取漏斗蛛科1种蜘蛛作为外群,采用Bayesian方法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树。两种建树方法均支持娲蛛属和豹蛛属形成一大的单系;这一结果与现行狼蛛科传统分类体系中娲蛛属的分类地位有差别。据此,作者认为:娲蛛属和豹蛛属可以归为同一个分类亚单位。狼蛛科6属间的分子系统关系为(Pirata(Hippasa(Trochsa+Arctosa(Pardosa+Wadicosa))))。
晏毓晨颜亨梅
关键词:狼蛛科豹蛛属RRNA系统发生关系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对中国狼蛛科(Lycosidae)系统发育研究
2007年
将自测的中国狼蛛科Lycosidae4亚科6属26种和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北美2种豹蛛的mtD-NA-16S rRNA序列进行比较;以漏斗蛛科1种蜘蛛作为外群,对碱基序列的组成和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采用Bayesian方法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树。研究结果表明:16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为340bp到360bp,A+T含量平均为75%,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序列共有157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79个简约信息位点。狼蛛科各属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26 ̄0.200之间。2种建树方法均表明:科内的属及属内的种优先聚在一起;水狼蛛属相对马蛛属是狼蛛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分化较早;獾蛛属作为1个单系群与熊蛛属合为1个并系,属于狼蛛亚科。狼蛛科6属间的分子系统关系为(Pirata(Hippasa(Trochsa+Arctosa(Pardosa+Wadicosa))))。
晏毓晨颜亨梅
关键词:狼蛛科系统发生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