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可可

作品数:48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水稻
  • 19篇基因
  • 13篇胁迫
  • 10篇蛋白
  • 10篇植物
  • 9篇低磷
  • 8篇植株
  • 8篇耐低磷
  • 7篇低磷胁迫
  • 7篇无机磷
  • 7篇磷饥饿
  • 7篇磷胁迫
  • 6篇稻根
  • 6篇水稻根
  • 6篇水稻细胞
  • 6篇水稻植株
  • 6篇转基因
  • 6篇耐低磷胁迫
  • 5篇液泡
  • 4篇蛋白质

机构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浙江省农业科...
  • 13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作者

  • 48篇易可可
  • 15篇王芳
  • 14篇邓敏娟
  • 9篇吴平
  • 8篇吴运荣
  • 7篇赵红玉
  • 7篇徐磊
  • 7篇阮文渊
  • 4篇刘洪家
  • 3篇刘非燕
  • 2篇孙静文
  • 2篇杨玲
  • 2篇郑炳松
  • 2篇黄帼
  • 2篇周洁
  • 2篇王小兵
  • 2篇吴忠长
  • 2篇宋阿琳
  • 2篇陈青爽
  • 2篇毛传澡

传媒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植物生理与分...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Acta B...
  • 1篇Journa...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5
  • 5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磷素吸收与转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8年
磷素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其含量约占植物干重的0.2%。由于磷元素作为许多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关键组分,且参与植物体内许多的生理生化反应,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离不开磷元素。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地吸收和利用磷素的分子调控机制。本文将重点阐述水稻中无机磷从土壤吸收进根系再转运到地上部并进行分配的分子机制,并对今后的水稻磷素吸收和转运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水稻根系主要通过定位在细胞膜上的磷酸盐转运体(Phosphate Transporter1,PHT1)吸收土壤中无机磷。当无机磷被吸收进入根系细胞内部后,通过质外体和共质体两种养分的运输途径,将其运输到根中维管束,并通过PHO1将无机磷由根系加载到地上部。然后水稻根据其地上部不同组织器官对无机磷的需求进行分配,而多余的无机磷将储存在液泡内,维持细胞内无机磷的平衡。目前对磷酸盐转运体吸收磷素的分子机制研究较为清楚,但对于磷素在植物体内的储存、分配和再利用过程的机制还研究较少。液泡作为水稻无机磷储存的主要部位,对于维持细胞内无机磷的平衡尤其重要;节是水稻营养元素(包括磷素)在地上部进行分配的重要部位。但目前对于定位于液泡膜上和节上的磷酸盐转运体的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未来挖掘与解析水稻体内负责磷素储存、分配和再利用的磷酸盐转运体及其作用机制,能为培育磷高效利用的水稻提供新的依据。
徐壮王婉瑕徐磊易可可
关键词:水稻无机磷液泡
RLI1蛋白在调控水稻叶片夹角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LI1蛋白在调控水稻叶片夹角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RLI1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叶片夹角中的应用;所述RLI1蛋白如SEQ ID No.1所示,或将SEQ ID No.1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
易可可阮文渊郭美娜王俊敏
文献传递
苗期耐低磷毛叶苕子品种的筛选及其磷效率类型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筛选毛叶苕子耐低磷品种,并评价其磷效率类型,为毛叶苕子磷高效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苗期水培的方法,以22个毛叶苕子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低磷(2μmol/L Pi)和正常磷(200μmol/L Pi)处理下,测定毛叶苕子的主根长、株高、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地上部全磷含量和磷累积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各毛叶苕子品种的耐低磷能力,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毛叶苕子品种的磷效率综合值以评价其磷效率类型。采用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水培试验的筛选结果,挑选耐低磷及低磷敏感品种各2个,在低磷(0 mg/kg P_(2)O_(5))和正常磷(200 mg/kg P_(2)O_(5))处理下,测定株高、地上部干重和全磷含量,并计算磷利用率。在低磷及正常供磷的水培试验中,主根长、株高、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地上部全磷含量和磷累积量在不同毛叶苕子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地上部干重和磷累积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基于上述2个指标的聚类分析,将22个毛叶苕子品种分为耐低磷型、中间型和低磷敏感型3类,其中耐低磷型品种包括徐苕3号、法国毛苕、78-171毛苕、山东早熟苕、沪3-1毛苕和78-103毛苕,低磷敏感型品种包括81-245毛苕、青苕1号、苏联苕子和74-60毛苕。基于磷效率综合值,将22个毛叶苕子品种的磷效率类型划分为正常磷高效低磷高效型(双高效型)、正常磷低效低磷低效型(双低效型)、正常磷高效低磷低效型和正常磷低效低磷高效型4类,其中双高效型品种有徐苕3号、法国毛苕、徐苕2号、沪3-1毛苕、特早熟毛苕和山东早熟苕,双低效型品种有葡萄牙毛苕、苏联苕子、81-243毛苕、新疆毛苕、青苕1号、内毛叶苕、关中毛苕、81-84毛苕和81-245毛苕。盆栽试验中,在正常磷处理下,徐苕3号和法国毛苕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和磷累积量都显著高于青苕1号及81-245
朱瑞利毛琳琳王龙易可可孙静文
关键词:毛叶苕子耐低磷磷效率
不同磷形态对水稻根系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2022年
为了探索不同磷形态处理下土壤、水稻根际和根内环境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从而挖掘不同磷形态下水稻根际中介导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细菌群落特征。以籼稻(kasalath)为试验材料,采集南京的低磷土壤进行为期8周的水稻盆栽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16S rDNA Illumina测序),并结合土壤有效磷浓度和水稻生物学指标,分别比较不同磷形态处理下水稻生长和根际土、根内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发现,有机磷和无机磷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其中与不加磷对照相比,无机磷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全磷含量,有机磷处理与无机磷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在根际土和根内细菌中,有机磷和对照处理植株细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无机磷处理;不同磷形态下水稻的根系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P<0.001)低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不同处理中主要细菌包括: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Ignavibacteriae、绿弯菌门(Chloroflexi)。无机磷处理与对照、有机磷处理相比较,在根际土壤和根内细菌中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相对丰度较低,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Ignavibacteriaceae显著高于对照和有机磷处理,其中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在根际、非根际土壤及根系相对丰度均低于对照和有机磷处理。根际土细菌多样性与植株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根系细菌多样性与地上部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效磷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根系细菌丰富度与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磷酸酶活性和植株全磷呈显著负相关;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
王萌范分良易可可徐磊徐壮张佳音孟莉王赛李旭宋阿琳
关键词:磷形态水稻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
毛叶苕子磷饥饿响应基因VvPHR1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2023年
【目的】磷饥饿响应因子PHR(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在植物根系发育和磷养分吸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阐明毛叶苕子VvPHR1基因生物学功能,为培育磷高效型绿肥作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毛叶苕子VvPHR1基因序列。采用酵母单杂交方法验证VvPHR1基因的转录激活功能,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分别遗传转化野生型和突变体(Atphr1)拟南芥,获得超量表达VvPHR1基因和突变体功能回补转基因材料。对正常磷(1 mmol/L Pi)和低磷(1μmol/L Pi)的培养基中生长30天的拟南芥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中VvPHR1及下游磷转运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对转基因材料进行表型分析,测定其主根长、鲜重、总磷及无机磷(phosphate,Pi)含量。【结果】毛叶苕子转录组中有13个PHR基因,转录本129590、96227、120424与拟南芥的PHR1相似度最高,其中转录本120424在低磷诱导下表达量最高,将该转录本命名为VvPHR1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1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36.5 KD,等电点为6.04。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该基因与蒺藜苜蓿和大豆PHR1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VvPHR1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酵母单杂交结果显示,VvPHR1基因在酵母细胞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能够激活下游报告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低磷胁迫下转VvPHR1基因拟南芥中VvPHR1基因及其下游调控的磷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进一步研究转VvPHR1基因植株表型发现,在正常磷培养基中,野生型与转VvPHR1基因型拟南芥,以及突变体与突变体回补型拟南芥之间植株长势、主根长、全磷和无机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而在低磷培养基中,转VvPHR1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及突变体回补型拟南芥与突变体相比,主根更长,且植株全磷和无机�
毛琳琳朱瑞利易可可段志龙王秀斌周卫孙静文
关键词:毛叶苕子转录因子低磷胁迫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植物营养与抗逆分子生理机理
基于基因定位分析原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植物营养与抗逆分子生物机理是一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我们实验室有关的研究进展情况.
吴平易可可胡彬吴运荣张立平曾广文
关键词:植物营养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氮磷饥饿诱导的水稻糖转运体基因的cDNA克隆和鉴定(英文)被引量:3
2002年
运用快速扣除杂交 (RaSH)方法构建了水稻氮饥饿诱导的cDNA文库。从该文库获得了一个cDNA克隆OsNSI1 (Oryzasativanitrogenstarva tion inducible 1 )。该全长cDNA编码 5 77个氨基酸 ,蛋白分子量为 6 1 .2kD。推测得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糖转运体有很高的同源性。水合性分析表明OsNSI1包含有 1 2个跨膜区域和一个中心亲水环。这些数据提示OsNSI1是一个糖转运体蛋白。Southern印迹分析表明OsNSI1是一个单拷贝基因。Northern印迹分析表明OsNSI1主要在叶及根中表达 ,氮。
陈青爽黄帼易可可王小兵刘非燕吴平
关键词:水稻CDNA克隆
蛋白质OsVPE2在调控植物液泡无机磷输出能力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OsVPE2在调控植物液泡无机磷输出能力中的应用。蛋白质OsVPE2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提高出发植物中蛋白质OsVPE2的表达量和/或活性,得到转OsVPE2基因植物;与水稻品种石狩白毛相...
易可可徐磊赵红玉
文献传递
水稻根尖特异表达启动子Pro-Os04g24469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根尖特异表达启动子Pro-Os04g24469及其应用,该启动子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由该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衍生的且有同等功能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含有...
王芳邓敏娟徐磊赵红玉易可可
文献传递
印度梨形孢在提高毛叶苕子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印度梨形孢在提高毛叶苕子耐干旱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将印度梨形孢纯化培养液应用在遭受干旱胁迫的毛叶苕子上。结果显示印度梨形孢处理能提高毛叶苕子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本发明简单易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易可可郭贞慧阮文渊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