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烧伤
  • 6篇愈合
  • 5篇创面
  • 3篇血管
  • 3篇严重烧伤
  • 3篇严重烧伤患者
  • 3篇炎症
  • 3篇脏器
  • 3篇伤患者
  • 3篇烧伤患者
  • 3篇创面愈合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血管形成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炎症反应综合...
  • 2篇胰岛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7篇施燕
  • 8篇张勤
  • 6篇廖镇江
  • 5篇刘健
  • 5篇刘琰
  • 5篇章雄
  • 4篇郑捷新
  • 4篇窦懿
  • 3篇牛轶雯
  • 3篇张杰
  • 2篇徐正鹏
  • 2篇张剑
  • 2篇郜敏
  • 1篇郇京宁
  • 1篇黄晓琴
  • 1篇李明忠
  • 1篇宋菲
  • 1篇白伦
  • 1篇嵇晓芸
  • 1篇王文奎

传媒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伤后24h内入院、烧伤面积≥50%总体表面积的严重烧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入液静滴连续14d。烧伤后1、3、7、14d检测两组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心肌酶谱。结果治疗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恢复较明显,能较好度过休克期、感染期和围手术期,病情相对平稳。患者28d生存率为100%,死亡率为3.13%,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可有效保护严重烧伤患者的脏器功能。
刘健郑捷新施燕牛轶雯张勤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严重烧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及抗菌药使用变化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变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缓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单位5717例住院患者创面、导管、血液、大便、尿液、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计算各年标本送检率与细菌检出情况.分析5年间球菌与杆菌菌株数之比、细菌分布情况、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行相关分析.用WHONET 5.4软件处理细菌一般情况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数据,对其他数据行x2检验与Bivariate相关分析.结果 (1)5年间标本送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2%~76.1%,χ2=5.583,P>0.05).送检的各类标本共检出菌株1675株,细菌检出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菌株来源:创面1434株、导管39株、血液29株、大便3株、尿液13株、痰液157株.5年间球菌、杆菌菌株数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134~181:126,χ2=14.806,P<0.01).(2)各年主要检出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8%~42%)、铜绿假单胞菌(占10%~25%)及鲍氏不动杆菌(占10%~19%).(3)5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911~308.095,P值均小于0.01),其中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前4年呈下降趋势,第5年有所反弹.(4)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的使用强度呈降低趋势;万古霉素的使用强度始终处于前列,呈逐渐上升趋势.(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79~0.978,P<0.05或P<0.01).结论 笔者单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需要通过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策略性更换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窦懿章雄张勤施燕
关键词:烧伤抗菌药抗药性
一种用于人体瘢痕注射的瘢痕注射加压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人体瘢痕注射的瘢痕注射加压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下侧设置有螺纹,所述套管的外侧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垫块,所述套管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套管的内侧设置有针管,所述套管的底部通过螺...
施燕窦懿张杰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中残留甲醛和戊二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中残留戊二醛和甲醛的含量,并探索降低醛类物质残留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异体皮(对照组)及猪ADM(单纯实验组)中戊二醛和甲醛含量。采用0.9%氯化钠溶液联合碘伏冲洗和0.9%氯化钠溶液浸泡(浸泡时间为1、12、24 h)两种方法处理猪ADM,分别为冲洗实验组、浸泡1 h组、浸泡12 h组及浸泡24 h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基质中残留戊二醛和甲醛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未检出对照组及单纯实验组中戊二醛成分,单纯实验组甲醛含量为(643.62±16.85)μg/g,较对照组的(35.04±14.39)μg/g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564,P<0.01)。与单纯实验组相比,冲洗实验组甲醛含量降至为(240.02±6.64)μg/g,浸泡1 h组、浸泡12 h组及浸泡24 h组残留甲醛含量分别降至(84.68±0.96)μg/g、(69.47±11.34)μg/g和(85.00±4.10)μg/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89、57.347、48.950、55.776,P均<0.01);浸泡1 h组,浸泡12 h组及浸泡24 h组甲醛含量均低于冲洗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0.107、22.476、34.396,P均<0.01);浸泡1 h组,浸泡12 h组及浸泡24 h组组间甲醛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56,P=0.113)。结论猪ADM中甲醛含量显著高于异体皮,0.9%氯化钠溶液浸泡1 h以上可大幅降低猪ADM中甲醛含量,可作为降低猪ADM细胞毒性的有效和经济的手段。
裴庆徐正鹏章雄杨沛瑯嵇晓芸宋菲刘琰施燕
关键词:戊二醛脱细胞真皮基质
浅析9年间7323名灼伤整形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布
从1958年建立新中国烧伤学科开始,到今天已经过了50多个年头,烧伤学科在老一辈专家带领下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休克液体复苏、感染和混合移植的角度将烧伤作为外科学模型,解决了当时外科学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正是通...
施燕张勤
半纤维素单纯闭合敷料对烧伤或整形手术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半纤维素单纯闭合性敷料Veloderm促进烧伤整形手术刃厚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Veloderm外敷于首次烧伤或整形手术刃厚供皮区创面(试验组,n=24),以临床常用且疗效确定的凡士林油纱布作为阳性药平行对照(对照组,n=24),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后第7天的创面愈合百分率、累计痊愈率及总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Veloderm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以及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25±1.11)d和(7.00±0.93)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试验组创面愈合百分率、累计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5.69)%、87.50%和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37±8.92)%、58.33%和8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病例。结论纤维素单纯闭合性敷料Veloderm外敷对烧伤或整形手术供皮区创面的愈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使用安全性良好。
刘健郑捷新施燕张勤廖镇江
关键词:烧伤供皮区创面愈合
头孢舒巴坦复合制剂对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抑菌效应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估头孢舒巴坦复合制剂对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抑菌效应。方法收集引起血流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各30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第三代复合制剂头孢噻肟/舒巴坦(CTX/SBT)、头孢曲松/舒巴坦(CRO/SBT)和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T)及单方制剂头孢噻肟(CTX)、头孢曲松(CRO)、头孢哌酮(CPZ)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50%最低抑菌浓度(MIC50)。结果复合制剂的抑菌效应均优于单方制剂,MIC50的降幅可达4-8倍。CTX/SBT的抑菌效果优于CRO/SBT和CPZ/SBT,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50降至32-64μg/m L,与CTX单药相比降低了8倍。结论 3种第三代头孢舒巴坦复合制剂对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均优于单方制剂,其中CTX/SBT的抑菌效果最好,尤其是针对产ESBLs菌株。
徐正鹏施燕窦懿王文奎
关键词: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体外
糖尿病创面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生成增加对巨噬细胞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炎症体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创面中增高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对巨噬细胞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体表达和活化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I型糖尿病模型,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DNase组,以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大鼠每日创面给予0. 9%氯化钠溶液(30 u L); DNase组创面给予DNase I30μL(10 mg/m L),连续给药8 d。伤后第1、5、9、14天,麻醉大鼠,拍摄创面照片。伤后第2、5、9、14天取创面组织,检测创面NET及AIM2炎症体相关蛋白表达。提取大鼠腹腔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佛波酯(0. 1 g/m L)刺激中性粒细胞诱导其形成NET,NET可被DNase I降解。巨噬细胞设为对照、NET和DNase 3组,分别与未经刺激的中性粒细胞、NET以及DNase I降解的NET共培养12 h。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AIM2炎症体相关蛋白AIM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β前体蛋白(pro-IL-1β)、caspase-1 p20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蛋白质印迹检测糖尿病组第2、5天Cit-H3、AIM2和IL-1β蛋白表达量(0. 136±0. 080,1. 119±0. 186,0. 918±0. 163; 1. 022±0. 270,1. 047±0. 123,1. 442±0. 177)均高于正常组(0. 043±0. 010,0. 600±0. 060,0. 172±0. 176; 0. 215±0. 420,0. 747±0. 052,0. 556±0. 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 153、-4. 562、-5. 367、-. 232、-3. 898、-6. 012,P值均小于0. 05)。佛波酯可诱导中性粒细胞生成NET,NET组巨噬细胞AIM2、pro-IL-1β、IL-1β、caspase-1 p20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1. 113±0. 132,1. 098±0. 170,1. 129±0. 114,1. 083±0. 162)较对照组(0. 251±0. 067,0. 068±0. 237,0. 105±0. 155,0. 314±0. 16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 050、-10. 388、-15. 455、-5. 828,P值均小于0. 05)。DNase组(0. 729±0. 092,0. 549±0. 115,0. 701±0. 172,0. 496±0. 031)则明显下调以上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刘丹郜敏余天漪杨沛琅张萌张杰刘琰章雄施燕
关键词:糖尿病伤口愈合
丝素真皮组织支架应用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动态观察丝素真皮多孔支架于大鼠皮肤缺损创面应用后的血管化过程。方法以大鼠背部皮肤缺损为动物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实验组采用丝素多孔支架加自体薄皮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真皮组织缺损创面,对照组以海绵加自体薄皮移植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和6周取材,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标本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两种材料植入后,1周后可见对照组炎症反应明显,实验组肉芽组织化较快。随着材料肉芽组织化,植入材料逐渐降解,以对照组较为明显。在第6周,可见丝素支架内完全充满组织,细胞数量减少,胶原排列呈编织状,形成组织相对成熟。而对照组部分区域未完全充满组织,细胞数量较多,形成组织相对幼稚,胶原排列有时呈现集束状。免疫组化显示:在术后1~4周,两组创面组织中CD34和VEGF表达逐渐升高,实验组VEGF在第3周达到高峰(15.8±3.7)%,CD34在第4周达到高峰(8.4±2.0)%,对照组二者表达高峰滞后。实验组CD34表达在第2、3、4周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31、0.022、0.039,P<0.05)。实验组VEGF表达在第2、3、4周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23、0.033、0.041,P<0.05)。结论丝素多孔真皮支架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后,早期可以促进VEGF和CD34表达,有利于组织血管化,后期促进组织成熟,加快组织重塑化过程。
张剑施燕廖镇江李明忠白伦
关键词:丝素蛋白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胰岛素治疗在烧伤休克复苏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应用胰岛素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休克复苏液体需要量、患者尿量及脏器功能的影响,初步探索胰岛素治疗在烧伤休克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诊入院大面积烧伤患者42例,抽签法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按照"瑞金公式"计算初始复苏所需胶晶体量,并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尿量等情况做相应增减。每日水分补充,常规治疗组给予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胰岛素治疗组给予由葡萄糖溶液、常规胰岛素、氯化钾及维生素配置而成的GIKC溶液。记录两组患者第一个24h实际输注胶、晶体量,并根据体重和烧伤面积计算第一个24h单位胶(晶)体量;记录第一个24h尿量及休克期(伤后72h)总尿量,计算单位尿量;同时检测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及伤后肝肾功能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胰岛素治疗组第一个24h单位胶体量为(0.72±0.09)ml.kg-1.1%TBSA-1,较常规治疗组(0.86±0.25)ml.kg-1.1%TBSA-1明显减少(P<0.05)。休克期单位尿量,胰岛素治疗组(1.87±0.51)ml.kg-1.h-1较常规治疗组(1.42±0.59)ml.kg-1.h-1明显增加(P<0.05)。胰岛素治疗组伤后第二天起血小板计数高于常规治疗组。伤后第二天起胰岛素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并于大部分时相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期应用胰岛素可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复苏所需胶/晶体溶液需要量、增加尿量,同时可减轻组织损伤程度和保护脏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在严重烧伤休克复苏中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施燕张勤郑捷新牛轶雯刘健章雄廖镇江刘琰
关键词:胰岛素休克复苏血管通透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