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林淼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学科
  • 2篇思维
  • 2篇通识
  • 2篇通识教育
  • 2篇批判性
  • 2篇批判性思维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拔尖
  • 2篇本土
  • 2篇本土化
  • 2篇创造力
  • 1篇大学通识教育
  • 1篇动机
  • 1篇新生研讨课
  • 1篇学术
  • 1篇研讨课
  • 1篇扎根
  • 1篇哲学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施林淼
  • 1篇索文斌
  • 1篇潘柏
  • 1篇王守仁
  • 1篇蔡颖蔚
  • 1篇王俊
  • 1篇郑昱
  • 1篇沈群

传媒

  • 2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理论界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高校辅导员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效率与情谊——权威重合时的两难困境
2006年
本文主要研究当正式组织中的权威与非正式群体中的权威二合为一时可能会发生的两难困境:不能兼顾效率和情谊。本文主要认为正式组织中的权威和非正式群体中的权威职责的差异、权力来源的不同及由此导致权力强制性的不同是这两种权威在合一时出现了两难困境的原因。在本文最后提出利用权威的二合为一带来的优点——沟通上的优势来尽量走出这种两难困境。
施林淼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沟通
国内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本土化初期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南京大学的个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通识教育在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南京大学为个案,聚焦于课程层面,探析当前国内一流大学在通识教育本土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就整体路径而言,主要体现为从新生研讨课入手,逐步演进发展为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该过程中应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统一,并确立导向明确的课程评价体系;就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内部而言,课程数量、质量、结构问题交织,应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充分利用新兴教育技术开设慕课,建立常态化专门化课堂质量评价体系;就本土化初期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程产生的矛盾而言,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明晰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
施林淼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本土化
“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四年跟踪调查:南京大学案例
世界各国对精英人才培养的试验和探索始终未曾停歇。在高等教育层面,发达国家通过分层分类办学,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在培养拔尖人才上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施林淼
关键词:创造力批判性思维
文献传递
科教融合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被引量:3
2017年
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视角探讨教学与科研融合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尽管两者相统一、相融合的理念和逻辑随大学科研职能的扩展一再被强调,但现实中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对知识的闲逸好奇精神、对知识体系的深刻把握、对知识追求中伙伴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教学与科研融合的三个重要条件。而客观来看,这几个方面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造成了当前教学科研融合的困境。对此,除了在操作层面应该为教学科研的融合提供政策支持与激励外,在宏观层面还要推动教学学术的理念被广大教师所理解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消除我国长期形成的"科教两分"思维造成的消极影响。
张红霞施林淼潘柏
关键词:教学教学学术
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被引量:10
2016年
近年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不少高校建立起来,对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南京大学实践,探讨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理念、工作内容,提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致力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主动服务学校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推进教师教学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
王守仁施林淼
关键词: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科研
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被引量:48
2010年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南京大学于2009-2010学年内开设了70门新生研讨课,大致可分为学科导引式、前沿专题式、实践探索式和跨学科式4种基本范式。本文采用访谈法,分析了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一学年后的初步效果,发现该课程在帮助新生明确学习旨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术自信心、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合作学习习惯6个方面获得了正面反馈。
蔡颖蔚沈群郑昱施林淼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一流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内在动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通过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提升。通过对南京大学拔尖班学生四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热衷性维度四年中有显著变化,挑战性维度则没有显著变化。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则包括教学内容、学生对通识课程意义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课后师生互动的频率等。
施林淼
关键词:拔尖学生内在动机创造力批判性思维
社会分层视野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以慈溪市为考察点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及家庭化流动趋势的加强,牵涉到了越来越多的学龄人口。中国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1...
施林淼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内涵、定位和课程资源开发被引量:16
2013年
"课程化"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新模式,旨在科学地整合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内容,提升育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有自己特定的内容边界和相应的操作形式,需要对其在高校育人体系中进行合理定位。对"课程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开发,是该工作模式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王俊索文斌施林淼
关键词:辅导员课程化
扎根中国大地的通识教育本土化硕果——评《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
2017年
《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张亮、孙乐强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16年3月国家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指出,大学要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内已逐渐被各个大学所认同并付诸实践。但是,如同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所言,
施林淼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育本土化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