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新猷

作品数:108 被引量:622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20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25篇动物
  • 18篇小鼠
  • 16篇免疫
  • 16篇肝癌
  • 12篇病毒
  • 11篇动物模型
  • 11篇癌细胞
  • 10篇肿瘤
  • 10篇肝癌细胞
  • 9篇人肝
  • 9篇人肝癌
  • 9篇裸鼠
  • 8篇复合皮
  • 7篇异体
  • 7篇皮移植
  • 7篇成骨
  • 6篇人肝癌细胞
  • 6篇淋巴
  • 5篇骨细胞

机构

  • 8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兰州军区乌鲁...
  • 5篇空军军医大学...
  • 3篇陕西省肿瘤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08篇施新猷
  • 27篇李六金
  • 22篇师长宏
  • 18篇李秦
  • 17篇王四旺
  • 14篇金昌德
  • 14篇张海
  • 14篇张志培
  • 14篇谢艳华
  • 12篇娄清林
  • 11篇孙纪元
  • 9篇陈璧
  • 8篇汤朝武
  • 8篇赵佐庆
  • 8篇朱德生
  • 8篇姜笃银
  • 8篇缪珊
  • 7篇崔正军
  • 6篇贺中民
  • 5篇黄立军

传媒

  • 26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上海实验动物...
  • 6篇中国实验动物...
  • 6篇中国比较医学...
  • 5篇中国兽医科技
  • 4篇青海科技
  • 4篇中国实验动物...
  • 3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沙棘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畜禽传染...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10篇2001
  • 27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12篇1997
  • 6篇1996
  • 5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狂犬病毒3aG株糖蛋白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构建含狂犬病毒 3a G株糖蛋白的重组质粒p CI- neorab G,为进一步表达及 DNA免疫做准备 .方法 从感染了狂犬病毒 3a G株的鼠脑组织中提取总 RNA进行 RT-PCR,扩增出编码糖蛋白的基因片段 ,重组入 p UC19克隆载体 .再将 p UC19rab G中的糖蛋白基因片段亚克隆入 p CI- neo真核表达载体 .结果 从 3a G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的糖蛋白基因片段 ,克隆成功 p UC19rab G;经亚克隆 ,筛选鉴定获得了 p CI- neorab G 重组质粒 .结论 构建成功狂犬病毒p U C19rab G重组质粒 ,亚克隆成功 p CI- neorab G重组质粒 ,为下一步表达及
张海李六金施新猷娄清林李秦姜焕宏赵世君
关键词:狂犬病毒RT-PCR糖蛋白基因克隆
牛煅烧骨与体外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的相容性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观察煅烧骨与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 ,为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取材丰富的牛松质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煅烧骨 (true bone ceram ic,TBC)为载体 ,将体外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到 TBC,4,10和 2 0 d取材 ,行扫描电镜观察 ,设对照组 .结果  4d后 ,煅烧骨面及孔内即有了细胞贴附生长 ,2 0 d全部长满 ,有胶原纤维形成 ,对照组则没有 .
许永华施新猷胡蕴玉刘健顾为望彭磊刘丹平
关键词:煅烧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组织相容性
人肝癌细胞系HCC-9724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建立一株肝癌细胞系 HCC- 972 4,为肝癌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无菌切除肝癌手术标本 ,6只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 ,体内连续传 3代后 ,取移植瘤体外培养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并进行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核形分析 ,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荷瘤鼠中 AFP的表达 .结果 移植模型原代获得率为 33.3% ,潜伏期为 5 2 d,自第 3代后肿瘤获得率为 10 0 .0 % ,潜伏期为 16 d,该模型移植瘤具有生长稳定 ,移植成功率高 (10 0 % ) ,潜伏期短 (10 d) ,无自发消退等特点 ,裸鼠移植瘤标本体外培养得到肝癌细胞系 HCC-972 4(简称 H) ,其形态结构 ,排列方式和移植瘤的分化程度与原发瘤保持一致 ,且遗传学特性包括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 ,众数维持在 6 2~ 6 6之间 ,占 75 .0 % ,细胞周期分析 G1 期5 3.5 % ,G2 期 19.5 % ,S1 期 2 7.0 %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 2 3d,建立的裸小鼠人肝癌模型具有典型的肝细胞癌特征 ,持续分泌甲胎蛋白 (AFP) .结论 通过裸鼠体内移植瘤建立的肝癌细胞系 HCC- 972 4,与原发癌保持相同的生物学特性 ,体外连续传代 6 mo以上 ,细胞形态不变 ,生长周期恒定 。
师长宏施阳施新猷朱德生李六金
关键词:细胞培养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
高低不同转移特性人骨肉瘤克隆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建立高低不同转移特性的人骨肉瘤克隆细胞株 .方法 通过克隆技术和细胞电泳 ,从我们建立的骨肉瘤细胞系 L TH- OS(简称 S)中获得两株细胞 S1 和 S2 ,测定两种细胞的增殖率 ,利用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 ,比较细胞的转移特性 .结果  S1 的细胞电泳率高达 1.0 ,S2 最低为 0 .70 ,S1 的群体倍增时间为 30 .8h,S2 为 45 .0 h.克隆形成率分别为 5 .2 %和 2 .1% ,裸鼠右后肢皮下接种 S1 和 S2 发现S1 成瘤快 ,且瘤体大 ,原位接种时 S1 出现广泛的肺转移 .结论  S1 和 S2 是从
师长宏施新猷李六金朱德生
关键词:成骨肉瘤细胞克隆
转染﹀G基因HHCC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转移特性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利用转染 βG基因的 HHCC细胞构建裸鼠转移模型 .方法 将 HHCC细胞和转染 βG基因 HHCC细胞体外培养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 ,并采用裸鼠脾脏种植法对转βG基因 HHCC细胞的转移特性进行研究 .接种后 6 0 d,收集转移灶 ,常规制备光镜片 ,HE染色 .结果 转染βG基因 HHCC细胞内多见颗粒性物质 ,微绒毛及突起增多 ,溶酶体增多 ,内质网及核糖体丰富 ,糖元颗粒堆积 ,某些细胞出现变性、坏死 .转 βG基因 HHCC和 HHCC相比较 ,其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 ,S期细胞增多 (P<0 .0 5 ) ,G2期细胞减少 (P<0 .0 5 ) ;裸鼠脾脏种植后 6 0 d,发现实验组出现广泛转移在肝、肾、肠系膜淋巴结的肉眼可见的转移灶 ,而对照组仅出现肝内播散 .结论 转染βG基因可增强
金昌德施新猷仇凯李六金
关键词:肝癌细胞株HHCC肿瘤转移
培养的自体角朊细胞膜片与异体真皮重组复合皮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探讨用自体培养的角朊细胞膜片(CKS)及异体真皮重组复合皮移植后的成活机理和组织学变化。方法以30只 SD 大鼠为实验动物,分为自体 CKS 组硬异体复合皮组。术后90天内定期检查并取活检标本作组织学检测,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伤口愈合,表皮-真皮连接区的重建和异体真皮的归宿等。结果自体角朊细胞膜片成活尚好,但其质地及组织学结构欠佳,且太薄易磨损和破溃;胶原纤维增生并排列错乱,创面明显收缩。异体复合皮组不仅移植物成活好,且质地、组织结构、创面收缩及抗磨损等方面均优于 CKS 组,移植后90天仍能看到异体真皮成分,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结论体外培养的自体角朊细胞膜片不适用于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而异体真皮复合皮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崔正军陈璧汤朝武姜笃银施新猷
关键词:异体真皮复合皮皮肤移植
标准化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被引量:1
1996年
标准化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李秦,朱德生,施新猷,娄清林,杨贵忠(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西安市710032)关键词实验动物,设施,标准,建设随着实验动物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实验动物标准化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实验动物标准化包括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化...
李秦朱德生施新猷娄清林杨贵忠
关键词:实验动物
Ⅳ型胶原酶在肝癌小鼠移植瘤中的表达
1999年
通过肝被膜下注射和皮下注射癌细胞悬液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原位移植和异位移植的肝癌小鼠模型,并观察造模效果。通过酶谱法分析不同模型中Ⅳ型胶原酶比活性。
陈伟陈伟施阳
关键词:肝癌小鼠
人肝癌淋巴结高转移特性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从肝癌细系 HCC- 972 4(简称 H )中分离出淋巴结转移性克隆 HCC- 972 4- P(简称 P) ,比较两者异同 ,以揭示肿瘤转移的机制 .方法 采用裸鼠肝脏移植法 ,将 H原位接种于裸鼠肝脏 ,5 0 d时 ,肝内长出约 1.7cm× 0 .6 cm大小的肿瘤呈分叶状 ,质地较软 ,周围血供丰富 ,瘤组织与邻近脏器粘连 ,有明显的浸润和转移 ,取其淋巴结转移灶反复接种连续 3代 ,经体外培养后 ,克隆筛选得到淋巴结转移细胞株 P.结果  P与 H相比 ,前者细胞周期短 ,在软琼脂内克隆形成率高 (P<0 .0 1) ,原位肝移植时 ,潜伏期短 ,瘤体大 ,形成广泛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P<0 .0 5 ) .结论 采用裸鼠肝原位移植法 ,经体外培养 ,克隆筛选 ,获得的 P克隆是淋巴结高转移性细胞株 .
安家泽窦科峰师长宏施新猷
关键词:细胞培养细胞系
免疫缺陷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其肿瘤相关免疫机制的探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缺陷小鼠中的人肝癌细胞生长情况以及T,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探讨免疫缺陷小鼠肿瘤模型制作的意义。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四种免疫缺陷小鼠,分别为:B细胞缺陷的CBA/N,T细胞缺陷的Balb/c-nu,T,B细胞缺陷的SCID及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观察其生长特点;作鼠脾细胞毒试验,测定外周血CD4^+,CD8^+数分数和荷瘤鼠血清Ig含量的变化;作肝癌细胞凝集试验。 结果:CBA/N和用BALB/c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SCID(B-PBL-SCID)鼠不成瘤,nude、SCID和用CBA/N鼠外周血淋巴细重建的SCID(C-PBL-SCID)小鼠全部成瘤;SCID鼠的瘤体比裸鼠瘤体长的更快,肝内接种转移率更高、转移范围更大。接种瘤细胞的BALB/c和CBA/N鼠脾细胞对癌细胞杀伤力较强,免疫重建的SCID鼠脾细胞毒杀伤较小。接种瘤细胞的鼠CD4^+数分数都下降,CD8^+变化不大,CD4^+/CD8^+比值下降。具有B细胞的实验鼠均测得Ig在mg·L^(-1)水平,并能使癌细胞产生凝集反应。 结论:SCID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研究的理想小鼠;小鼠成瘤率与T细胞相关,T细胞在异种瘤移植排斥中起主要作用;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在抗肿瘤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张志培赵佐庆张盈华黄立军施新猷
关键词:免疫缺陷小鼠肿瘤模型免疫机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