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 作品数:18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武汉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调脂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通过观察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运动耐量等指标的影响,探讨调脂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标准治疗+调脂治疗)和对照组(标准治疗),均于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血脂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常规检查。疗程6个月。对2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Nt-proBNP及运动耐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较治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VE/VA)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Nt-proBNP浓度均降低(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运动耐量(6分钟步行距离测定)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与治前比较,2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能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左室射血分数和运动耐量的改善与标准抗心衰治疗无差异。 祝炜 张云鹂 戴旭辉 马艳 文飞关键词:调脂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舒张功能 运动耐量 冠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冠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以异山梨酯(消心痛)为治疗药物每次5mg,1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冠脉通胶囊,5粒/次,3次/日,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患者甲皱微循环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对异常心电图的ST变化有明确疗效,能明显改善甲皱微循环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雷健 陈烈 柯于鹤 吴勇宏 田立群 张帆 冷沁 文飞关键词:冠脉通胶囊 冠心病 微循环 回顾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及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李佐民 田立群 张帆 贺立群 文飞 雷健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术后 相关并发症 囊袋并发症 永久起搏器植入 缓慢型心律失常 应用指征 抗栓药物治疗时代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囊袋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目前的强化抗栓治疗策略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02-03-2012-12期间,在我院首次植入或更换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植入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有632例患者在我院植入或更换永久心脏起搏器,共有29例患者出现起搏器囊袋并发症。443例(70.09%)患者使用抗栓药物治疗,其中发生早期囊袋并发症18例(4.74%),发生晚期囊袋并发症6例(1.81%)。189例(29.91%)患者未使用抗栓治疗药物,其中发生早期囊袋并发症3例(1.59%),发生晚期囊袋并发症2例(1.06%)。与未使用抗栓治疗药物相比,使用抗栓治疗药物明显增加早期囊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4.74%:1.59%,P<0.05)。晚期囊袋并发症主要见于高龄、糖尿病以及低体重患者。结论:目前的强化抗栓治疗策略明显增加起搏器植入早期囊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 贺立群 吴艳霞 雷健 李佐民 昌薇 柯于鹤 邓次妮 徐全胜 戴榕 张帆 文飞 田立群 冷沁关键词:抗栓治疗 囊袋并发症 囊袋血肿 前列地尔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高危人群CIN的效果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高危人群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的CIN高危(CIN危险积分≥16分)患者26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21例(接受常规水化治疗)和前列地尔组(142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于PCI术前、术后48h、72h分别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胱抑素C(CysC)、β痕迹蛋白(β-TP)水平,并比较两组CIN发生率、需血液净化治疗比例及死亡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48h、72h SCr均显著升高,GFR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前列地尔组术后48h、72h的SCr[72h:(190.04±28.92)μmol/L比(141.10±21.18)μmol/L]显著降低,GFR水平[72h:(26.0±4.4)ml/min比(36.4±4.9)ml/min]显著升高;CysC[72h:(1.75±0.74)mg/L比(1.47±0.55)mg/L]和β-TP水平[72h:(1.53±0.50)mg/L比(1.22±0.38)mg/L]显著降低(P<0.05或<0.01);前列地尔组CIN发生率(30.6%比18.3%)、需血液净化治疗比例(10.7%比3.5%)显著降低,P分别=0.001,0.045。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728)。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高危CIN患者肾功能、降低CIN的发生率及需血液净化治疗率,值得临床推广。 余浩 祝炜 柯于鹤 余志华 田立群 段刚峰 文飞 郑琼莉关键词:前列地尔 肾透析 黄连降脂合剂对AS大鼠气体信号分子H_2S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AS大鼠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调控的影响,并探讨黄连降脂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降脂合剂组、氟伐他汀组。12周以后酶法检测血脂,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去蛋白法检测H2S含量。结果正常组几乎无表达,中药组和氟伐他汀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H2S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黄连降脂合剂可能通过上调H2S的水平,从而防治AS形成。 文飞 田立群 郑琼丽 段刚峰 周红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低氧预适应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HPC)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阿霉素组、HPC+阿霉素组。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量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细胞LDH漏出量显著增加(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显著(P<0.01);与单纯阿霉素组相比,低氧预适应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LDH漏出量显著降低(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霉素导致心肌细胞氧化损伤,低氧预适应可能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水平对其起保护作用。 文飞 张帆 冷沁关键词:低氧预适应 阿霉素 心肌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人参皂苷Rb1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人参皂苷Rb1干预过氧化氢处理的心肌细胞,检测细胞活力,MTT法计算心肌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V&PI检测凋亡发生水平。结果人参皂苷Rb1能明显降低过氧化氢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改善细胞活力(P<0.01);降低LDH漏出量(P<0.01);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水平(P<0.01)。结论人参皂苷Rb1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损伤,稳定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文飞 张帆 冷沁关键词:人参皂苷RB1 心肌细胞 凋亡 线粒体 流式细胞术 黄连降脂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炎症反应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他汀组(氟伐他汀混悬液10 m L·kg^(-1)·d^(-1),灌胃)和中药组(黄连降脂合剂10 m L·kg^(-1)·d^(-1),灌胃)。连续8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的血脂及主动脉组织中ICAM-1mRNA、NF-κB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和中药组大鼠血脂多项指标水平明显改善(P<0.05),ICAM-1和NF-κB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与他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降脂合剂明显抑制AS大鼠血管ICAM-1和NF-κB的表达,显著改善AS大鼠血脂水平,从而发挥抗AS作用。 田立群 柯于鹤 祝炜 段刚峰 郑琼莉 文飞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核因子-ΚB CYP2C19指导高危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左主干或前降支近端病变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判明有无氯吡格雷药物抵抗,指导PCI术后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明确基因检测指导的治疗作用。方法:2014-01-2016-02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患者中,选取210例为左主干或前降支近端病变的病例,连续分为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治疗组(A组112例,若为氯吡格雷慢代谢,则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与常规治疗组(B组98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分析两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MACE发生情况。结果:A组112例患者中,17例(15.2%)基因检测为氯吡格雷慢代谢型,更换为替格瑞洛治疗。术后3个月时总体MACE发生率A组低于B组(4.5%∶12.2%,P=0.039),A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低于B组(1.8%∶9.2%,P=0.037);然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时,两组总体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4.3%,P=0.092),但A组仍保持较低趋势。结论: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有助于对氯吡格雷慢代谢患者进行针对性替换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这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的临床MACE发生率。 余志华 祝炜 柯于鹤 余浩 文飞 田立群 冯莹 陈昌贵 郑琼莉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