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航

作品数:124 被引量:58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建筑科学
  • 2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应力
  • 26篇预应力
  • 26篇混凝土
  • 22篇剪力
  • 17篇钢筋
  • 15篇建筑
  • 14篇抗震
  • 13篇剪力墙
  • 12篇组合梁
  • 9篇混凝土梁
  • 9篇钢筋混凝
  • 9篇钢筋混凝土
  • 9篇高强
  • 8篇抗震性
  • 8篇抗震性能
  • 8篇缆索
  • 8篇剪力键
  • 7篇桥梁
  • 6篇预应力混凝土
  • 6篇载力

机构

  • 122篇东南大学
  • 13篇河海大学
  • 6篇江苏省交通规...
  • 5篇香港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山东建筑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4篇东南大学建筑...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建筑科...
  • 1篇南京建筑工程...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青岛建筑工程...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江苏省交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作者

  • 123篇戴航
  • 21篇徐文平
  • 15篇袁爱民
  • 13篇刘其伟
  • 12篇周安
  • 11篇张继文
  • 11篇李秉南
  • 10篇陈凯
  • 9篇王新定
  • 8篇孙逊
  • 8篇夏叶飞
  • 8篇丁汉山
  • 8篇卢建峰
  • 8篇焦安亮
  • 6篇葛文杰
  • 6篇张冰
  • 5篇孙大松
  • 5篇张佑启
  • 5篇关国雄
  • 4篇傅传国

传媒

  • 8篇工业建筑
  • 6篇建筑结构
  • 6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东南大学学报...
  • 5篇工程力学
  • 5篇建筑技艺
  • 4篇新建筑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建筑学报
  • 3篇建筑与文化
  • 2篇世界建筑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钢结构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江苏建筑
  • 2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建筑师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内体外混合配束节段预制箱梁受弯性能试验被引量:18
2015年
为了探索体内体外配束比对节段预制箱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考虑3种水平的体内体外混合配束比,制作3根节段预制拼装箱梁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了体内体外不同配束比下,节段预制箱梁的变形特点、裂缝分布特征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体内束布置越多,节段预制箱梁的承载力越高;梁体变形主要集中在节段接缝处;梁体的裂缝是沿胶接缝的素混凝土开裂,张开的接缝沿梁高方向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极限承载力状态下,体外束的应力可达1 400-1 600 MPa,应力增量可达35%-45%;当梁体破坏时,普通钢筋的累积应变仍小于钢筋屈服应变,建议普通钢筋按照构造配筋配置。
袁爱民吴闻秀孙大松戴航
关键词:受弯性能破坏模式
型钢混凝土及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PSRCB)是在普通型钢混凝土梁(SRCB)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利用型钢混凝土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利用预应力技术改善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性能,从而发挥更好的结构综合效能。鉴于目前国内外对PSRCB进行的试验研究较少,本文对8根PSRCB和6根对比SRCB进行了全过程载荷试验。试验研究表明,与SRCB相比,PSRCB具有如下特点:较好的抗裂性能;同等M/Mu下,裂缝向上延伸高度和受拉钢筋应力大大减小从而使最大裂缝的宽度变小,裂缝闭合性能较好;承受外荷载前,存在反向挠度对正常使用性能有利,随着预应力度的加大极限挠度减小,且变形恢复性能较好;同等截面条件下,可以实现更高的正截面承载力。
徐杰傅传国戴航李玉莹赵国栋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预应力挠度
预应力在钢-混凝土组合梁剪力键中的传递被引量:8
2006年
针对混凝土翼板设置后张预应力的连续组合梁,建立预应力从梁端混凝土向组合梁全截面传递的力学模型,根据连接件剪切滑移本构关系及预应力束对称截面处的界面滑移为零的边界条件,解得混凝土翼板轴力、钢梁轴力及界面剪力的分布函数,求得组合梁考虑连接件柔性的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结果表明,影响组合截面内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剪力连接件的滑移刚度、预应力束长度及混凝土板与钢梁的轴向刚度比;预应力束越长,界面剪力分布越平缓,界面滑移愈小。
周安刘其伟戴航周正洋
关键词:预应力组合梁剪力键滑移
带水平短缝墙及低剪力墙的动力反应和耗能分析被引量:10
1992年
为改善普通低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延性低剪力墙方案:带水平短缝墙,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这种延性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较为理想。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低剪力墙的恢复力模型,并用此模型编制了非线性动力反应程序,用直接输入地震波的方法,计算分析了它们不同的动力、耗能反应,并由此对不同类型低剪力墙性能予以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带水平短缝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戴航陈贵
关键词:延性剪力墙结构动力反应
基于技术逻辑的结构形态生成研究——以树形结构为例
2021年
树形结构因其高效的结构性能与生动的形态特征,已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文章以树形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树形结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树形结构的技术发展史,剖析结构体系特点以及单体构形要素之间的技术逻辑,厘清树形结构力、几何、材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树形结构提出新的设计思路。
程南溪戴航
关键词:树形结构结构系统
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724所改造设计为例被引量:8
2012年
论文探讨了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与方法,并以724所改造实践为例,总结了项目的改造设计原则及规划、建筑设计策略。
张冰戴航孟霞
关键词:民国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建筑设计
明晰、张力和动态——对于结构配置及其表现性的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结构的配置工作不仅要解决必然的技术问题,同样也需要综合考虑表现性等相关议题。针对蓬皮杜艺术中心、仙台媒体中心、关西国际机场所代表的三种不同情形,分别结合"明晰"、"张力"和"动态"的概念,从不同视点对其中的结构配置策略及其表现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程云杉戴航
关键词:表现性蓬皮杜艺术中心仙台媒体中心
一种张弦式的双曲拱形屋面板梁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弦式的双曲拱形屋面板梁结构,混凝土双曲拱板作为拱形张弦梁结构的受压区上弦,拱形张弦梁的折线形钢丝拉索作为屋面双曲拱板的受拉区下弦,拱形张弦梁和屋面双曲拱板组合使用,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吊装拱形张弦梁到单...
徐文平袁吉汗强玮良郭进邓欣戴航黄明卢建峰
一种内置塑料排水管的无粘接预应力钢管混凝土巨型柱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塑料排水管的无粘接预应力钢管混凝土巨型柱,在内部均匀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浇筑管内混凝土,插入塑料临时排水管,在混凝土初凝前,张拉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排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多余水份,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徐文平陈凯戴航朱筱俊孙逊张先龙焦安亮彭勋王甜刘洋陈旭周军艳徐皖南
文献传递
基于栓钉柔性连续预应力组合梁挠度增量理论解被引量:1
2007年
将连续梁分解成有端弯矩作用的简支梁,根据分离体挠曲变形协调,建立界面切向力与法向力的关系方程;与界面连接件的剪力滑移物理方程联立,可解得界面切向剪力及滑移的分布函数,以分解简支梁在内支座处的滑移应变及挠曲线的二阶导数相同等作为连续梁的边界条件,求解积分常数,从而导出考虑界面滑移的连续组合梁挠曲线方程。结果表明:连续梁在中支座处虽然滑移为零,但滑移应变不为零;跨中最大弯矩截面的滑移计算结果为零,与实际吻合,因此可作为一个边界条件,独立求解跨中有弯矩极值点的边跨滑移挠曲线方程,进而逐跨求解挠度增量。
周安戴航刘其伟
关键词:组合梁滑移剪力键挠度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