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玉明

作品数:71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化学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电容
  • 14篇合金
  • 11篇电极
  • 10篇纳米
  • 9篇力学性能
  • 9篇超电容
  • 9篇力学性
  • 8篇电沉积
  • 8篇电极材料
  • 8篇电容器
  • 7篇表面处理
  • 6篇镁合金
  • 6篇比电容
  • 5篇氧化物
  • 5篇纳米晶镍
  • 5篇纳米片
  • 5篇
  • 4篇电容器电极
  • 4篇镍铜磷合金
  • 4篇泡沫镍

机构

  • 71篇南京工程学院
  • 7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南京德邦金属...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共昌轧辊...

作者

  • 71篇戴玉明
  • 41篇王章忠
  • 39篇巴志新
  • 12篇朱帅帅
  • 10篇方信贤
  • 6篇张振忠
  • 6篇张保森
  • 6篇李长振
  • 5篇周衡志
  • 4篇薛亚军
  • 4篇周剑秋
  • 4篇贺显聪
  • 4篇谈玲华
  • 4篇张传香
  • 4篇王怡
  • 4篇朱科宇
  • 3篇杭祖圣
  • 3篇王倡春
  • 3篇陶学伟
  • 3篇张少明

传媒

  • 7篇金属热处理
  • 4篇中国冶金教育
  • 4篇南京工程学院...
  • 3篇材料导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现代技术陶瓷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国制造业信...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现代冶金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原位生长制备氧化钴纳米片超电容电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长制备氧化钴纳米片超电容电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对钴片基体进行预处理,去除其表面的油脂和氧化物;将预处理过的钴片基体置于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震荡浸泡,取出后烘干,真空保存待用;将待用钴片进行氧化处理,得...
戴玉明朱帅帅王章忠赵玉全李长振吴文婷
文献传递
TiC沉淀析出对Fe-28Mn-6Si-5Cr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
2013年
借助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及硬度计对固溶态和时效态Fe-28Mn-6Si-5Cr合金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拉伸断口形貌的扫描电镜观察、变形组织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不同拉伸变形量和压痕载荷下弹性性质的表征测定,探讨了TiC沉淀析出对强度、硬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弹性性质和形变硬化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e-28Mn-6Si-5Cr合金具有伪弹性和形变硬化"双-n"行为,其塑性变形以孪生方式为主。TiC沉淀析出抑制位错滑移,导致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大大降低以及形变硬化指数n1和n2明显减小,但硬度略有升高,弹性性质显著改善。拉伸断裂失效机制因TiC沉淀析出由固溶态准解理断裂演变为时效态微孔聚集型断裂。
王再友戴玉明张炎王红星
关键词:力学性能
糖精钠对电沉积纳米晶镍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镀层,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RD对不同糖精钠浓度下制得的镍镀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显微硬度计、DSC及全电位测试仪对镀层的硬度、热稳定性和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镍镀层晶粒尺寸随着糖精钠浓度升高先增后降,浓度为10g/L时晶粒尺寸最小;当浓度低于15g/L时,镀层表面较为光滑、明亮;镍镀层的显微硬度在糖精钠浓度为10g/L时达到最大值,显微硬度与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基本符合Hall-Petch方程;镍层晶粒的失稳长大温度随糖精钠浓度的增加在305℃上下波动;当糖精钠浓度为10g/L时,镍层的耐蚀性最好。
巴志新戴玉明张振忠周建秋张少明
关键词:纳米晶镍脉冲电沉积糖精钠
Ni-W-Cu-P沉积机制及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1
2016年
分别采用浸泡和电化学实验方法对Ni-W-Cu-P镀层在常温和高温20%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用SEM,EDS及XRD对镀层的沉积机制、成分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形Ni-W-Cu-P核心合并生长形成条状组织;共沉积W和Cu可显著提高Ni-W-Cu-P非晶的热稳定性;400℃热处理非晶的耐蚀性优于镀态非晶和500℃热处理纳米晶的;延长腐蚀时间,非晶和纳米晶镀层的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增大,阻抗则下降;Ni-W-Cu-P非晶和纳米晶镀层的腐蚀机制分别是选择性腐蚀和点腐蚀.
方信贤薛亚军戴玉明王章忠
关键词:阻抗谱
一种基于深度网络模型的电动汽车动力锂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网络模型的电动汽车动力锂电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历史数据库中的锂电性能数据,并生成数据集;S2、对数据集的锂电性能数据进行预处理;S3、将处理后的锂电性能数据输入深度网络...
夏佳琪蔡雨腾史清烁周卫强葛城彤崔译文储鹏葛范婷李灿张洪观罗姝雯黄栋倩朱兴宇戴玉明
ZrO_(2)用量对镍−钼−二氧化锆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2023年
以硫酸镍和钼酸钠为主盐,在镀液中添加ZrO_(2)纳米颗粒作为陶瓷相,通过直流电沉积方式制备了厚度为6.9~8.7μm的Ni–Mo–ZrO_(2)复合镀层。研究了ZrO_(2)用量对Ni–Mo–ZrO_(2)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ZrO_(2)质量浓度的增大,Ni–Mo–ZrO_(2)复合镀层中ZrO_(2)的质量分数增大,表面形貌、耐磨性和耐蚀性先改善后变差,纳米硬度先升高后降低。镀液中ZrO_(2)质量浓度为10 g/L时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最佳,ZrO_(2)质量浓度为20 g/L所得Ni–Mo–ZrO_(2)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都最佳。
张超李维贵欧阳思亦戴玉明戴玉明
关键词:电沉积二氧化锆复合镀层
表面处理对不锈钢夹层结构板胶接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使用环氧树脂结构胶粘剂,通过未表面处理和5种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对不锈钢/铝蜂窝夹层结构板胶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甲醛法、硫酸-重铬酸钾法和盐酸-氢氟酸法均具有较高的胶接强度,胶接界面剥离后为内聚破坏;若配合适当的表面机械粗化,胶接强度将进一步提高;考虑到盐酸-甲醛法表面处理的环境协调性较好,建议实际生产采用该方法。
王章忠巴志新戴玉明王孜凌
关键词:不锈钢夹层结构胶接表面处理环境协调性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PID参数的电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PID参数的电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是将粒子群算法单元、模糊控制系统和PID控制系统单元依次串联构成一个闭环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利用目标温度值和实测温度值的偏差、偏...
任媛丛园戴玉明崔译文郑驰远陈柯莹肖江婷刘肖伟王馨悦陈佳怡季奕吴则路崔梅雨孙宇恒龚捷
NiO/C的微波-辅助合成及电容性能研究(英文)
2016年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有序介孔碳(OMC)和OMC负载氧化镍(xNiO/C)(x=0.01,0.12,0.04)试样。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循环伏安法(CV)用来测试样品的物化性能。负载了NiO的介孔碳孔径稍有下降,表明纳米粒子嵌入介孔碳的孔壁。然而,负载了适量NiO后的碳仍保留完整的介孔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ICP数据显示了微波-辅助法负载NiO的高效性。超过400 F·g^(-1)的高比电容和高电化学稳定性再次证明了该负载方法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传香戴玉明贺显聪巴志新周衡志
关键词:微波辐射比电容
一种硫代锡酸铟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代锡酸铟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氯化亚锡、硫酸铟和硫脲溶解于溶剂中,磁力搅拌至形成均匀混合溶液,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高温密闭反应一段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交替使用乙醇和超纯水进行离心清洗,然后真空干燥...
戴玉明曾钰涵丛园姜通通黄沈虎黄贺贺高雅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