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贺

作品数:30 被引量:258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20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管理学
  • 6篇东方管理
  • 5篇知识员工
  • 4篇反生产行为
  • 3篇东方管理学
  • 3篇管理实践
  • 3篇管理学研究
  • 3篇管理研究
  • 2篇学科
  • 2篇研究方法
  • 2篇中国管理
  • 2篇中国式
  • 2篇中国式管理
  • 2篇组织公民
  • 2篇组织公民行为
  • 2篇脱节
  • 2篇文化
  • 2篇理学
  • 2篇公民行为
  • 2篇管理学在中国

机构

  • 29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9篇彭贺
  • 2篇苏勇
  • 1篇顾倩妮
  • 1篇刘莉
  • 1篇苏宗伟
  • 1篇苏东水
  • 1篇吕逸婧
  • 1篇徐千里
  • 1篇刘韡

传媒

  • 11篇管理学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学术月刊
  • 2篇管理科学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当代财经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管理评论
  • 1篇2011世界...
  • 1篇第三届海峡两...
  • 1篇第十届世界管...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东方管理的研究策略被引量:4
2009年
东方管理研究包括了东方管理科学研究、东方管理思想史研究、东方管理伦理研究以及东方管理哲学研究。东方管理科学研究应该以中层理论为突破口;以质性方法作为理论生成手段,以定量方法作为理论验证工具。东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应该从表层研究向深度理论建构发展;突破传统考据研究方式,转向规范的质性研究;将意识形态纳入研究变量,克服自身价值的干扰。东方管理伦理的研究应从企业社会责任转向本土商业价值再造;具体方法上应该描述与理解并举;不回避意识形态,强化价值引导功能。东方管理哲学研究应从对管理本质的把握转向对管理实践的批判;以问题为中心,强化分析力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强化规范功能。东方管理研究包含了众多研究领域,这决定了东方管理研究需要多种研究策略的综合运用。
彭贺
关键词:东方管理管理伦理管理哲学
东方管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渊源、精髓与框架被引量:34
2006年
东方管理学是扎根于中华文化,融合东西方管理精华的当代管理新理论。经30余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结构。在简要概述东方管理学体系形成的3个阶段的基础上,阐述了东方管理理论的渊源,以及“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精髓,并详尽地介绍了东方管理学的体系框架——学、为、治、行、和。
彭贺苏宗伟
关键词:东方管理中国式管理
反生产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是独立构念吗:基于中国的数据
以包含250个样本的中国知识员工调研数据对反生产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是否为独立构念进行探索。相关分析表明,反生产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r=-0.39);反生产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之间的相关...
彭贺
关键词:知识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中国文化
文献传递
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被引量:19
2007年
有关管理与文化的争论不应再纠缠于文化是否影响管理,而应该去研究文化究竟如何影响管理实践,以及如何在管理理论中考虑文化要素。文化不仅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对管理理论来说更是建构地方性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点。在中国的管理研究中,对文化的不同处理构成了3种研究途径:管理中国化研究、中国管理研究以及管理普适性研究。从当前中国实践的需求来看,中国管理研究是最为迫切需要的。中国式管理不仅存在,而且应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
彭贺
关键词:文化
东方管理研究的历程、现状与挑战
作为我国管理学科中的一个亮点,东方管理学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东方管理研究团队不断扩大、学术研讨会日渐增多、文献积累也越来越丰硕、东方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影响力日益扩大.未来的东方管理研究面临三大挑战:从理论...
彭贺
关键词:东方管理管理学科
文献传递
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及测量被引量:15
2011年
运用问卷调研方法,通过4项子研究,探讨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及其测量。子研究1运用归纳法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归纳为8大类、66小类;子研究2编制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包括失德行为、抵制行为、钻空子行为、消极服从行为、保守知识行为、撒谎行为6个维度;子研究3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六因素结构拟合度最佳,内部一致性系数分析以及与效标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子研究4进一步对六因素结构模型的稳定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问卷可以作为未来的基本研究工具,而且对知识型企业也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彭贺
关键词: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撒谎行为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知识工作设计被引量:8
2009年
个体的认知负荷水平是知识工作设计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工作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重构工作任务中认知元素的方法来调整内在认知负荷、通过消除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外部干扰来减少无关认知负荷、通过强化个体专注力来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基于这种新视角为知识员工的工作设计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法。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设计方式,以使知识员工的生产效率达到最佳。
彭贺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知识员工
管理学研究中的“价值无涉”与“价值涉入”被引量:4
2011年
在目前的主流话语中,管理学研究与价值判断俨然已成为2个截然对立的词汇。"价值无涉"被视为管理学研究的基本准则,然而,管理学作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兼具人文特质的学科,要做到完全的"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与其信奉虚假的"价值无涉",不如主动承认价值判断的地位,并将其限定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价值涉入"也是体现研究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彭贺
关键词:价值无涉管理学研究
反生产行为理论研究综述被引量:23
2010年
对反生产行为的研究取向、结构、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与预防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评论,并指出反生产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应该尽快对反生产行为层级体系进行全面整理,加强预防干预策略的系统研究,进行实验和纵向研究,将研究对象聚焦到知识员工、并强化中国文化背景的研究。
彭贺
关键词:反生产行为越轨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维度
作为研究者的管理者:链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被引量:7
2012年
不仅理论本身的原因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管理者不愿意使用理论或者不正确使用理论也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对管理者实践逻辑本身的分析就非常必要。基于对管理者实践逻辑的分析,管理者不仅应作为研究对象进入研究过程,即对管理者的实践智慧进行研究、吸纳和提炼,而且应作为研究主体进入研究过程。弥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不仅要基于实践的逻辑去构建理论,更要研究实践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的研究者。
彭贺
关键词:管理理论管理实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