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巍
- 作品数:83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青海牦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及kisspeptin-10对其孕酮分泌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体外培养牦牛卵巢颗粒细胞,并研究Kisspeptin-10对其孕酮分泌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于屠宰场选取适宜卵巢后在4h内运回实验室,抽吸法提取细胞,并通过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抗体验证培养的颗粒细胞纯度,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CCK测细胞生长曲线;不同浓度的Kisspeptin-10、Verapamil单独或共同处理细胞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上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Ca2+浓度,ELLSA测上清内孕酮含量。结果显示,FSHR阳性率>97%,验证了细胞为卵巢颗粒细胞;使用含10%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可获得生长良好的牦牛卵巢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并伸出伪足,呈放射状生长。培养24 h后,颗粒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于72 h后进入平台期;Kisspeptin-10处理可显著增加颗粒细胞的活力,100 nmol·L^-1时可显著促进孕酮的分泌;钙离子阻断剂Verapamil会降低孕酮的分泌,于20、50 nmol·L^-1时,达显著降低水平(P<0.05);100 nmol·L^-1 Kisspeptin-10与不同浓度的Verapamil共同处理时,孕酮含量有所提升,但不能逆转其对孕酮分泌的抑制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Ca2+浓度,其结果与检测的颗粒细胞孕酮分泌水平相一致。综上,Kisspeptin-10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牦牛卵巢颗粒细胞孕酮分泌,其机制可能与胞内Ca2+浓度相关。
- 张琳钦张君徐尚荣彭巍黄荣舒适关凯文赵明旺
- 关键词:青海牦牛颗粒细胞孕酮
- 不同犊牛培育方法对育成公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9年
- 采用不同犊牛培育方法,考察对传统饲养条件、高效繁育技术条件下对后代公犊牛及育成种公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犊牛成活率、初选合格率、复选合格率和定选合格率分别为100.00%、95.00%、87.50%和80.00%,比传统对照组分别提高17.65%、26.67%、40%和60%,差异显著(P<0.05);与培育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的犊牛成活率、初选合格率、复选合格率和定选合格率分别提高5.27%、11.77%、12.91%和18.52%,差异显著(P<0.05)。采用犊牛培育技术,后代犊牛及育成牛生长发育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效提高牦牛种公牛培育合格率,从而为大量生产优质牦牛种公牛提供一条切实有效的生产方式。
- 彭巍徐尚荣
- 关键词:牦牛种公牛犊牛培育
- 不同犊牛培育方法对育成母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9年
- 采用不同犊牛培育方法,分别考察对传统饲养条件和高效繁育技术条件下对后代公犊牛及育成母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犊牛成活率达到97.23%,犊牛培育组的成活率、初选合格率、复选合格率和定选合格率分别为91.67%、80.56%和77.78%,分别比传统对照组提高12.90%、13.79%、11.54%和27.26%,差异显著(P<0.05)。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及体重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采用犊牛培育技术,后代犊牛及育成牛生长发育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效提高牦牛种母牛培育合格率,从而为建立优良种母牛核心群提供一条切实有效的生产途径。
- 徐尚荣彭巍
- 关键词:牦牛犊牛培育
- 牦牛卵巢颗粒细胞中Bmal1基因的表达试验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研究Bmal1基因在牦牛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本试验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Bmal1基因在体外培养的牦牛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并用qRT-PCR方法检测经地塞米松处理后24 h内不同培养时间点颗粒细胞中Bmal1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Bmal1在牦牛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Bmal1基因在不同培养时间点的颗粒细胞中呈节律性表达(P<0.05),振幅为0.28。表明牦牛颗粒细胞中存在Bmal1基因并且呈现规律性表达,Bmal1有可能是牦牛卵巢发育中的关键性生物节律调控基因。
- 赵明旺张君徐尚荣彭巍舒适黄荣张琳钦关凯文
- 关键词:牦牛BMAL1颗粒细胞免疫荧光QRT-PCR
- 家养动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2023年
- 自古以来,家养动物是我国农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满足人民的营养以及生活各方面需求的重要生物。代谢组学是根据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可能会为家养动物的科学饲养,疾病治疗提供帮助。本文阐述了家养动物(牛羊猪鸡等)关于代谢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今后科研人员对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 彭巍赵黄青付长其舒适张君雷初朝黄永震
- 关键词:家养动物代谢组学科学饲养疾病治疗
- 调控动物性状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基因转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lncRNA的表达水平通常低于mRNA,且无高度保守序列,缺少开放阅读框,但它们具有更强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lncRNA可以通过与DNA、RNA(mRNA,miRNA,环状RNA)和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来发挥其功能,因此可作为信号分子、诱导物等来调节复杂的基因表达网络。作为一种新的调节分子,lncRNA正在成为基因表达调控中新的重要参与者,且近年研究表明,其与家畜动物性状调控密切相连。本文对lncRNA在动物肌肉生长分化、脂肪沉积、毛囊发育和繁殖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lncRNA在家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 刘广理彭巍王红利刘贤张会侠张君杨国杰茹宝瑞雷初朝黄永震
- 关键词:脂肪沉积毛囊发育
- 一种藏羊繁殖用人工受精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藏羊繁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种藏羊繁殖用人工受精台,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箱体外部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螺纹管外部的螺纹杆。该...
- 黄荣彭巍
- 文献传递
- 初情期母牦牛发情期与乏情期主要生殖激素分泌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用ELISA对10头发情期内和5头乏情期内的初情期母牦牛进行24 h内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分泌情况检测并比较体重和解剖观察子宫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发情期母牦牛体重、子宫重、子宫颈-子宫体长、外阴-子宫体长均高于乏情期母牦牛(P<0.05),并且在发情期内发情母牦牛高于未发情母牦牛(P<0.05);发情期24 h内初情期母牦牛在GnRH、LH、FSH分泌量明显高于乏情期母牦牛(P<0.001);在发情期内发情母牦牛GnRH、LH、FSH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发情母牦牛(P<0.001)。对比发情期内未发情母牦牛与乏情期母牦牛,二者分泌量均较低,但是发情期内未发情母牦牛激素含量较高并且有较为明显的峰值出现。
- 王志强张洪波张君徐尚荣彭巍
- 关键词:发情期乏情期
- 牛输卵管中的母体—胚胎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2019年
- 本文从牛输卵管的特征及对胚胎质量的影响、胚胎对输卵管的影响、胚胎与输卵管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目前关于胚胎—母体在输卵管内沟通的研究进展,根据目前从体内研究中获得的知识,确定合适牛的体外培养模型,以促进牛早期胚胎—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 徐尚荣彭巍
- 关键词:输卵管
- 褪黑素清除氧化/硝化应激对配子和体外胚胎生产的影响
- 2019年
- 本文从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在体外胚胎培养过程中对胚胎氧化应激和硝化应激的影响及添加不同浓度的褪黑素与胚胎共孵育过程中具有有害或有利作用,研究褪黑素对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不同体外受精步骤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特别是神经—激素系统高度协调统一的季节性繁殖动物生殖生理学原理。
- 彭巍徐尚荣
- 关键词:活性氧活性氮褪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