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越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斜视
  • 2篇直肌
  • 2篇显微镜
  • 1篇悬吊
  • 1篇眼压
  • 1篇樟柳碱
  • 1篇整复
  • 1篇治疗外伤
  • 1篇上斜肌
  • 1篇上斜肌麻痹
  • 1篇上直肌
  • 1篇视功能
  • 1篇手术疗效
  • 1篇手术疗效分析
  • 1篇手术显微镜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内斜
  • 1篇内斜视
  • 1篇内直肌

机构

  • 7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张越
  • 4篇田晓丹
  • 4篇崔丽红
  • 3篇王丽杰
  • 1篇亢晓丽

传媒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改良Yokoyama术治疗高度近视固定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行改良Yokoyama联合内直肌悬吊术治疗高度近视限制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8例高度近视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进行视力,眼轴,眼位,眼球运动,牵拉试验,CT或MRI检查。在显微镜下行改良Yokoyama联合内直肌悬吊术对患者的眼位进行矫正,术后平均随访1年。结果 (1)眼位和眼球运动:术前患眼均处于内下斜位,患眼各个方向均受限,处于固定位。术后患眼第一眼位正位,眼球向外、上转明显改善。(2)被动牵拉试验:术前8例患眼均存在内直肌挛缩,牵拉抵抗,术后抵抗消失或部分缓解。(3)影像学CT/MRI。结论术前显示患眼眼外肌出现移位,眼球向颞上方疝出,术后眼球回到肌圆锥内。结论显微镜下行改良Yokoyama联合内直肌悬吊术后患者眼位及眼球运动均恢复良好,是矫正高度近视固定性内斜视较好的一种手术方法。
张越崔丽红田晓丹
关键词:显微镜高度近视
不同年龄段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03/2017-04于我院行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分为A组110例,年龄3~5岁; B组100例,年龄6~8岁; C组90例,年龄9~12岁。三组患儿均行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斜视度数、融合功能及立体视锐度。结果:术后6wk,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 7%,明显高于B组(67. 0%)和C组(68. 9%),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三组患儿斜视度数、融合功能、立体视锐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wk,三组患儿斜视度数下降,立体视锐度与融合功能均明显改善,且A组患儿斜视度数和立体视锐度弧秒值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融合功能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年龄与术后双眼视觉恢复、重建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术后视觉恢复越好。
田晓丹崔丽红张越
关键词:年龄间歇性外斜视视功能
复方樟柳碱治疗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血清MDA SO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10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MDA与SOD含量、血液流变学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复视面积多于对照组,三棱镜斜视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含量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可增加麻痹性斜视患者无复视面积,减少三棱镜斜视度,降低血清MDA含量,增加SOD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张越崔丽红田晓丹陈双叶李雪
关键词:麻痹性斜视复方樟柳碱丙二醛
手术显微镜下经泪阜部结膜切口整复爆裂性眶内壁骨折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经泪阜部结膜切口治疗眶内壁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术显微镜下经泪阜结膜切口进行眶内壁骨折复位手术30例,检查手术前后的视力、复视程度、眼球运动、眼球突出度及三维CT图像,并随访6~12个月。结果30例中29例手术后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明显改善。1例眼球运动障碍术后仅得以改善。结论手术显微镜下经泪阜部结膜切口进行爆裂性眶内壁骨折复位术,效果良好。
张越王丽杰
关键词:眶内壁骨折手术
手术治疗外伤致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外伤致晶体脱位继发的青光眼进行超乳+人工晶体缝合+前段玻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40例外伤后导致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用药不缓解的患者,进行超乳+人工晶体缝合+前段玻切手术,术后随访1~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矫正视力:光感~0.1,6例,0.1~0.2,17例,0.3~0.5,12例,0.6~1.0,5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眼压仍有波动,应需联合应用药物,术后1月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其中3例3月后仍需应用降眼压药物,但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超乳+人工晶体缝合+前段玻切手术是外伤致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
张越王丽杰
关键词:晶体脱位高眼压
氯替泼诺、氟米龙、环孢素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氯替泼诺、氟米龙、环孢素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MGD)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80只眼)中MGD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均以卡波姆眼液为基础用药,分别联合0.5%氯替泼诺眼液、0.1%氟米龙眼液、1%环孢素眼液,各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的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和眼压(IOP)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氯替泼诺组、氟米龙组,环孢素患者治疗后的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各组患者治疗后的SchirmerⅠ结果和IOP均无显著变化。患者的干眼不适症状较用药前明显改善。但环孢素组患者眼部不适感高于其他组;氟米龙组患者发生2例IOP升高。结论氯替泼诺、氟米龙在MGD中效果明确,而氯替泼诺比氟米龙相对安全。环孢素疗效优于卡波姆,但患者耐受性差。
张越王丽杰
关键词:氯替泼诺氟米龙环孢素
单眼上斜肌麻痹伴同侧上直肌亢进或挛缩综合征手术治疗
2016年
目的观察下斜肌减弱联合同侧上直肌后徙手术治疗单眼上斜肌麻痹伴同侧上直肌亢进或挛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临床确诊为单眼上斜肌麻痹伴同侧上直肌亢进或挛缩综合征患者12例,所有患者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15△,麻痹眼侧歪头试验阳性,向麻痹眼方向注视时垂直斜视度比第一眼位〉5△,上方所有注视眼位均上斜,对侧眼上斜肌功能过强。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治疗,手术将下斜肌后徙于下直肌颞侧止端后3mm,上直肌后徙3-5mm,合并水平斜视者同时予以矫正。结果术前患者均有代偿头位,中度9例,重度3例;术后所有患者代偿头位均有改善,头位消失者6例,轻度倾斜者4例,中度倾斜者2例;术前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24.8±5.2)△,术后(6.0±2.8)△;术后歪头试验10例阴性,2例轻阳性;术后术眼有轻度上转受限,无双眼复视。结论下斜肌减弱联合同侧上直肌后徙手术是治疗单眼上斜肌麻痹伴同侧上直肌亢进或挛缩综合征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代偿头位和垂直斜视,未引起明显上转受限。
崔丽红亢晓丽田晓丹张越
关键词: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