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越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英译
  • 4篇译本
  • 4篇英译本
  • 3篇中国文化
  • 3篇文化
  • 3篇国文
  • 3篇翻译
  • 2篇译者
  • 1篇虚假
  • 1篇压机
  • 1篇译者文化身份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彰显
  • 1篇智能控制
  • 1篇水压机
  • 1篇评论者
  • 1篇文学翻译
  • 1篇模锻
  • 1篇模锻水压机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9篇张越
  • 3篇陆宣鸣
  • 2篇张映先
  • 2篇周继能
  • 2篇曹贤跃
  • 1篇周璇
  • 1篇王华
  • 1篇周俊峰
  • 1篇云忠
  • 1篇喻寿益
  • 1篇张材
  • 1篇桂卫华
  • 1篇谭建平
  • 1篇辛红娟
  • 1篇张友旺
  • 1篇胡燕瑜
  • 1篇谢永芳
  • 1篇易幼平
  • 1篇胡志坤
  • 1篇贺地求

传媒

  • 1篇辽宁师专学报...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4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葛浩文英译看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以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为蓝本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以莫言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英译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葛浩文的翻译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影响。葛浩文译笔精湛,通过对葛浩文成功翻译实践的深入细致分析,不难发现他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海外有效传播。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呼吁社会各界有组织地采用积极战略,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有效传递。
辛红娟张越陆宣鸣
关键词:中国文化
300MN模锻水压机同步控制系统
谭建平曹贤跃黄明辉周继能张友旺张越刘昊陈其超周俊峰刘光壁张材贺地求易幼平赵晓林云忠
“三万吨模锻水压机生产线改造”是对300MN水压机同步平衡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完成了高精度同步补偿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研制了基于磁致伸缩超声波位移传感器的高精度倾斜信号检测系统,设计了基于流量控制方式的PID控制...
关键词:
关键词:水压机模锻水压机
基于工人可信度的众包任务推荐方法研究
随着众包服务越来越受欢迎,以发布众包任务的方式合作完成特定任务的现象越发频繁,众包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即为工人推荐合适的任务。为了更好地确保分配效果,在为工人推荐任务之前会考虑到众包工人的可信性,然而工人信誉的来源难以得到...
张越
关键词:众包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问题与反思——以《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英译本为范例
2015年
2012年,莫言借由葛浩文等翻译家的辛勤工作走上诺贝尔文学奖殿堂,大大缓解了中国人的"诺奖饥渴"情绪。但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瓶颈犹存。文章以莫言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英译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尚存的问题。葛浩文译笔精湛,他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海外有效传播,但由于翻译深受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因素的操纵,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仍不容忽视。通过对操纵理论的学习和对葛浩文翻译的探析,发现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现存的问题,并倡导采用积极战略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有效传递。
张越
关键词:中国文化
大型航空航天构件热处理装备智能控制系统
桂卫华喻寿益贺建军李迅曹贤跃张越周继能周璇王华李兰君胡燕瑜谢永芳胡志坤
该成果成功地对24m、31m大型立式淬火炉实施了自动化技术改造。成果如下:建立了大型立式淬火炉内温度场分布数学模型,计算出测点温度和工作室锻件温度的差值,保证了温度设定值的准确性,并提出基于分布参数系统的解耦算法,提高了...
关键词:
关键词:智能控制
葛浩文翻译思想探究——以莫言作品《人与兽》翻译为例
2013年
莫言斩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多杰出的汉学家为其穿针引线,葛浩文就是其中不可小觑的一位,他呕心沥血翻译了莫言众多作品,传达出了莫言作品中的人性情结,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葛浩文虽认同翻译有着"背叛"和"重写"的角色,但是融合以"忠实"为首要原则的翻译思想,他的译文无疑达到了与原作形神契合的特点。
陆宣鸣张越张映先
谈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操纵——以莫言《爱情故事》葛浩文英译本为范例被引量:6
2013年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而译者文化身份及翻译的操纵理论也逐渐为译学界所热议。通过对莫言短篇小说《爱情故事》葛浩文英译本的研究,探讨了葛浩文文化身份在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三方面对《爱情故事》英译的操纵。评析翻译优劣不可仅拘泥于文本研究,只有综合考虑隐藏在翻译背后的各种因素,才能使翻译研究更加全面完善,与时俱进。
张越
关键词:译者文化身份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以莫言《红高粱家族》葛浩文英译本为范例被引量:7
2017年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译者文化身份和译者主体性得以彰显。本文通过对莫言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研究,探讨了葛浩文译者主体性在文本选择、文本解读和翻译过程三方面的显现。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译者主体性的和谐发挥将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带来十分有益的启示。
张越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红高粱家族》
寻找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灵药”——以葛氏英译为例
2014年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国人为之振奋,使得中国小说在海外的推广度和接受度有所提高,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海外的认可度进一步加强。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依旧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本文着眼于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中的著名短篇小说《灵药》,立足于葛氏英译,结合"翻译原型"以及"译者比喻",尝试寻找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灵药"。
陆宣鸣张越张映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