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牙鲆
  • 5篇家系
  • 3篇抗病
  • 3篇爱德华氏菌
  • 3篇病家系
  • 3篇迟钝爱德华氏...
  • 2篇牙鲆鱼
  • 2篇牙鲆鱼苗
  • 2篇鱼类
  • 2篇鱼类育种
  • 2篇鱼苗
  • 2篇育种
  • 2篇育种技术
  • 2篇全基因
  • 2篇全基因组选择
  • 2篇良种
  • 2篇良种培育
  • 2篇抗病力
  • 2篇抗病良种
  • 2篇腹水病

机构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海阳市黄海水...

作者

  • 10篇张英平
  • 9篇陈松林
  • 8篇王磊
  • 6篇田永胜
  • 6篇刘洋
  • 5篇范彩霞
  • 4篇王娜
  • 3篇陈红林
  • 3篇杨英明
  • 2篇刘万军
  • 2篇李仰真
  • 2篇沙珍霞
  • 2篇邵长伟
  • 2篇姜静
  • 2篇齐文山
  • 2篇高峰涛
  • 2篇刘寿堂
  • 2篇邓寒
  • 2篇翟介明
  • 2篇刘峰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鲆抗迟缓爱德华菌病家系建立与抗病性能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为筛选出抗迟缓爱德华菌的牙鲆家系,实验以已经选育出的牙鲆抗病和快速生长家系以及从韩国引进的选育群体为亲本建立了牙鲆家系56个,并对其中32个家系进行了迟缓爱德华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了迟缓爱德华菌对牙鲆家系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3.69×105CFU/mL后,从每个家系中随机抽取75尾,按照0.2 mL/10 g体质量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的菌液,并设置1次重复。人工感染时水温控制在(19±1)℃。从32个家系中共选取4 800尾5月龄牙鲆幼鱼进行感染,16 d实验结束后统计各家系存活率为8.2%~66.1%,平均存活率为31.2%。不同家系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感染能力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筛选出6个存活率高于45%的抗病家系,发现2007年筛选出的抗鳗弧菌病家系F0768的后代家系在迟缓爱德华菌感染后的存活率普遍很高,表现出抗迟缓爱德华菌病的能力。研究为选育抗鳗弧菌病和抗迟缓爱德华菌病的牙鲆优良品系奠定了基础,对牙鲆抗细菌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及抗病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英平陈松林孙何军王磊范彩霞范彩霞于洋张文婷杨英明张永珍田永胜邓寒陈红林刘肖峰
关键词:牙鲆迟缓爱德华菌家系抗病力
一种牙鲆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优良品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建立了牙鲆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牙鲆鱼苗及其抗病力测定方法、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群体筛选方法、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家系筛选方法以及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家系特异微卫星标记...
陈松林张英平刘洋孙何军田永胜王磊范彩霞高峰涛沙珍霞王娜
文献传递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迟钝爱德华氏菌和耐高温家系筛选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冷温性、底栖型海水鱼类,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重要海水养殖经济鱼类。1992年以来,牙鲆人工养殖业发展迅速,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大规模开展了牙鲆工厂化、网箱和池塘...
张英平
关键词:牙鲆家系迟钝爱德华氏菌抗病力耐高温选育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鱼类抗病良种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鱼类抗病良种培育方法,弥补传统育种技术的不足,为鱼类抗病高产优质良种培育提供分子育种方法,解决鱼类养殖业中缺乏全基因组选择方法的问题,为鱼类养殖业提供抗病优良品种选育的技术手段,实...
陈松林刘洋刘峰李仰真邵长伟王磊王娜周茜刘寿堂翟介明郑卫卫张英平孙河军杨英明
文献传递
“鲆优1号”牙鲆和亲本群体的表型及遗传性状变异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牙鲆是我国及大西洋沿岸天然捕捞和养殖的主导品种,对其遗传资源保护及养殖新品种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人工培育的牙鲆养殖新品种“鲆优1号”(ZJ)、其父本韩国牙鲆群体(KS)、母本F0750家系(JX)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利用SSPS程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体长/体宽,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眼径/眼间距,侧线鳞和尾鳍条6个性状与父本或母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做为鉴别“鲆优1号”的标志性表型性状。“鲆优1号”与母本无显著差异(p〉0.05)性状占50%。与父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性状占33.33%。筛选了24个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KS、JX、ZJ和FJ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总共扩增出143个等位基因。4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大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ac),平均观测杂合度大于平均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G)分析显示:KS〉JX〉FJ〉ZJ,说明人工选育导致了遗传杂合度的降低。24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牙鲆群体中的遗传偏离指数(D)在-0.7597到0.1884之间,在KS、JX、ZJ和FJ群体中分别有10、16、11和17个位点显著(p〈O.05)或极显著(p〈0.01)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24个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R)在0.0767N0.2586之间,平均为0.1468,表明14.68%的变异来自种群间,85.32%的变异来自种群内。Nei’s遗传距离显著,KS和FJ遗传距离最近(0.2825),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7539);ZJ与JX遗传距离最大(0.4205),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6567)。本文研究表明:“鲆优1号”具有明显的表型和遗传特征,与父母本及反交群体比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种内和种群间遗传分化,为“鲆优1号”的种质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田永胜齐文山姜静王磊王磊张英平刘万军陈红林
关键词:牙鲆表型性状
一种牙鲆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优良品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建立了牙鲆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牙鲆鱼苗及其抗病力测定方法、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群体筛选方法、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家系筛选方法以及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家系特异微卫星标记...
陈松林张英平刘洋孙何军田永胜王磊范彩霞高峰涛沙珍霞王娜
文献传递
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2009和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方法,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牙鲆家系43个和65个,选取2009年的33个家系和2012年的43个家系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共筛选出13个抗病家系,其中3个家系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10个家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13个家系包含F3家系、雌核发育一代和二代家系各1个,F2家系3个,在以上6个家系中,除了1个F2家系,其他家系的亲本均来自于抗病家系且鳗弧菌感染存活率的变异系数都低于10%。对连续三代抗病家系进行分析,发现在上述13个抗病家系和2007年筛选出的3个抗病家系共16个抗病家系中有13个家系来自于中国牙鲆抗病群体相关,结果表明,部分F1、F2、F3和雌核发育家系较好地遗传了其亲本的抗病性能,抗病性能稳定,为培育抗鳗弧菌病的牙鲆品系或品种奠定了基础。
王磊王磊陈松林张英平范彩霞刘洋刘洋田永胜邓寒谢明树李文龙
关键词:牙鲆家系F2F3雌核发育鳗弧菌
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筛选出中国牙鲆群体的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实验采用分群分析法对102个牙鲆个体(感病56个,抗病46个)进行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首先构建了抗、感基因池(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各15个),并利用17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了扫描;对于在抗、感池间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引物,用构建基因池的30个个体对其进行了第一次单个体验证;对于在第一次单个体验证中差异显著的引物用102个个体进行了第二次验证。结果显示,有4对引物(scaffold440_22585、scaffold826_5003、scaffold703_4284和scaffold185_597)在抗、感基因池间扩增出了差异条带;经第一次单个体验证,表明scaffold826_5003(P=0.023)和scaffold185_597(P178bp=0.028,P173bp=0.009)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呈显著性差异;经第二次单个体验证,发现scaffold185_597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0.9%和14.3%(P=0.001),差异显著;对scaffold185_597在10个抗病个体中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了克隆并测序,经BLAST比对,证实其为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基因组与细胞工程研究室公布的牙鲆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_597中的一段,同源性达到96%。研究表明,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_597可能与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
范彩霞陈松林王磊刘洋刘洋
关键词:牙鲆淋巴囊肿病微卫星标记
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牙鲆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养殖、捕捞和自然增殖的主要鱼类,但是人工养殖病害多、生长慢,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牙鲆选择育种。本文利用筛选和培育的F1、F2代牙鲆家系核心群体,构建了F3代家系52个,在生长到196d时,对家系1 560尾鱼苗全长、体宽、体质量、全长日增量和体重日增量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和计算,获得7 800个数据。采用"加性-显性"线性模型、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计法(MINQUE)对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加性方差分量、显性方差分量、随机方差分量、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亲本加性效应、杂交随机效应等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202、1206、1226和1211家系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同时显著高于其他家系。以上5个生长性状的加性方差分量比率为(0.099±0.01)^(0.24±0.02),显性方差分量比率(0.30±0.02)^(0.31±0.02),随机方差分量比率(0.48±0.02)^(0.61±0.01),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0.099~0.24,广义遗传力0.38~0.54,以上遗传参数均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综合比较18个亲本5个性状的加性效应预测值,发现F0917、F0908、F0905、F0915、F09125和KS(韩国牙鲆)亲本在5个性状上都具有极显著的正向效应(P<0.01),其他亲本5个性状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负向加性效应。对42个杂交组合显性随机效应进行预测,D(2×6)、D(2×18)、D(3×4)、D(7×12)、D(7×14)和D(8×13)6个杂交组合在5个性状上都表现为极显著(P<0.05)正效应,利用这些杂交组合建立家系将促进牙鲆以上5个性状的生长。本文研究结果,为牙鲆优良家系的建立及新品种的培育初步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家系,同时为牙鲆进一步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田永胜陈红林齐文山姜静张英平刘万军李宝玉刘寿堂孙德强陈松林
关键词:牙鲆遗传力加性效应显性效应
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鱼类抗病良种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鱼类抗病良种培育方法,弥补传统育种技术的不足,为鱼类抗病高产优质良种培育提供分子育种方法,解决鱼类养殖业中缺乏全基因组选择方法的问题,为鱼类养殖业提供抗病优良品种选育的技术手段,实...
陈松林刘洋刘峰李仰真邵长伟王磊王娜周茜刘寿堂翟介明郑卫卫张英平孙河军杨英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