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琦

作品数:65 被引量:490H指数:12
供职机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抑郁
  • 20篇抑郁症
  • 18篇自杀
  • 13篇自杀行为
  • 10篇基因
  • 9篇阿尔茨海默病
  • 9篇痴呆
  • 8篇精神分裂症
  • 8篇分裂症
  • 6篇电图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血管
  • 6篇症状
  • 6篇疗效
  • 6篇脑电
  • 6篇脑电图
  • 6篇老年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机构

  • 2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0篇汕头大学
  • 17篇无锡市精神卫...
  • 7篇山东省安康医...
  • 5篇济宁医学院附...
  • 3篇中国江苏省无...
  • 3篇安康医院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杭州市公安局...
  • 1篇苏州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汕头市疾病预...

作者

  • 60篇张玉琦
  • 28篇李桂林
  • 13篇程灶火
  • 12篇徐文炜
  • 12篇徐清
  • 12篇李克
  • 8篇刘庆海
  • 8篇王爱荣
  • 7篇刘朝军
  • 7篇成义仁
  • 7篇袁国桢
  • 7篇吴越
  • 5篇陆春英
  • 5篇李鹏鹏
  • 5篇张明廉
  • 5篇蒋幸衍
  • 5篇朱建中
  • 4篇史桂芝
  • 3篇王宝恒
  • 3篇费静霞

传媒

  • 13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国外医学(精...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7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组(A组)与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组(B组)。治疗前和研究结束时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在治疗后的第2、4、6、8周末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减分率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治疗中各项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2分以上,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BEHAVE-AD量表评分两组组内比较,至第4周末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有效率为88.46%(46/52),显著有效率为67.31%(35/52);B组有效率为86.27%(44/51),显著有效率为64.71%(33/5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的不良药物反应。结论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有效。
张玉琦徐文炜程灶火吴越顾君汤莉季萍李桂林
关键词:奥氮平喹硫平多奈哌齐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高频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远期康复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远期康复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经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高频rTMS刺激(10Hz);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刺激部位均选择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刺激强度为80%运动阈值。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随访14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及随访14周时,观察组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SANS总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PANSS阳性因子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S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Hz rTMS模式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安全性较好。
徐清张玉琦程灶火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阿尔茨海默病(AD)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AD的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方法也较局限,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刘丹张玉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
小剂量碳酸锂对抑郁症维持治疗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碳酸锂对抑郁症病人维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匹配对照研究抑郁症病人在维持治疗中服用锂盐与否对病情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服用锂盐组在预防转相方面及防止复发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
袁国锋俞玉礼张玉琦李桂林
关键词:抑郁症碳酸锂病情复发
文献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舍曲林。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和综合护理干预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顿量表(CSS)、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HAMD=11.9050,MtMSE=-5.5822,tCSS=12.6566,MtBI=-17.9000;P均<0.001);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HAMD=8.6587,P<0.001;MtMSE=-2.8570,P<0.01;tCSS=2.2251,P<0.05;MtBI=-2.1007,P<0.05)。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AMD=2.1274,P<0.05;MtMSE=4.2260,P<0.01;tCSS=9.1274,P<0.001;MtBI=16.2776,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效果,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李桂林费静霞冷文娟李金香徐文炜张玉琦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护理干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8例在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药物治疗+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各54例。个性化护理干预前后分别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病理行为评定(BEHAVE-AD)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MMSE、ADL、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0908,2.2409;P<0.05;t=2.9766,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行为,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生活质量。
李桂林费静霞冷文娟李金香徐文炜程灶火张玉琦
关键词:心理干预个性化护理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
小儿屏气发作误诊30例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李桂林张玉琦
关键词:屏气发作反射性晕厥误诊小儿紫绀缺氧发作
单人用弹力球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单人用弹力球训练器,包括固定桩、伸缩杆,所述固定桩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的固定套;所述伸缩杆包括底杆及多节逐级连接的套杆,其中最外侧一节套杆下端与底杆相连接,在最内侧一节套杆...
赵幸福祖绍云王伟罗瑜季庆张玉琦周晓琴
文献传递
不同重复经颅磁刺激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5Hz组、10Hz组、伪刺激组,每组30例。3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刺激部位均选择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DLPFC),刺激强度为80%运动阈值,每天1次,每周5次,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比较,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SAN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9,39.73,31.90;P均<0.05),10Hz组较伪刺激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SAN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60,-5.70,-7.67;P均<0.05);10Hz组较5Hz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SAN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97,-5.80,-7.40;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10Hz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SAN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7.03,-7.23;P均<0.05);5Hz组和伪刺激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S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0Hz r TMS模式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
徐清张玉琦程灶火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安全性
胞磷胆碱钠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血管性痴呆(VaD)常常已处于认知障碍的终末阶段,治疗效果欠佳,为了对VaD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以延缓痴呆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针对VaD提出了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概念。VCIND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
张玉琦
关键词:胞磷胆碱钠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